文 /正春
鎮壓是小麥在高產管理措施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鎮壓后可以沉實土壤,減少透氣跑墑,減輕凍害發生程度,還會使根系與土壤密切接觸,增加對水分養分的吸收能力,促進弱苗的升級轉化。對旺長的麥苗,鎮壓后可以控上促下,抑制旺長,還能提高后期對倒伏、干熱風等不良條件下的抵抗能力,增產作用十分明顯。
鎮壓應選用重量足,操作簡便,鎮壓效果好的鎮壓器。提倡采用“辛牛”牌1YZ-2.2機械鎮壓機。作業前要對機具進行認真的檢查、保養與調整,使機具始終處于良好狀態,并進行試作業。一般情況下,試作業不超過10米。作業中速度要一慢二勻速,不能忽快忽慢,一般應保持在慢速檔,出現問題及時處理。
⑴播前鎮壓:秸稈還田的地塊,由于秸稈存在于土壤中,導致土壤過松,縫隙比較多,容易跑墑,容易導致播種過深。播種前鎮壓1遍,可以破碎土垡,可以沉實土壤,保證播種深淺一致,出苗均勻,有利于根系下扎,抗旱保墑。
⑵播種后鎮壓:秸稈還田的地塊,如果播后不鎮壓,小麥種子與土壤接觸不緊密,容易造成出苗困難。因此,小麥播種后要鎮壓1~2遍,以便提高出苗率,提高小麥苗期抗旱能力和越冬前后抗凍能力。
⑶返青期鎮壓:小麥返青初期,麥田土壤表層多處于蓬松、裂縫等過虛狀態,用專門的鎮壓機械鎮壓1~2遍,既壓實表層土壤,破除板結,彌補裂逢,又提高土壤耕作層的底部墑情,促進麥苗正常生長。
⑷起身前鎮壓:對于長勢過旺麥田,在返青期至起身期連續機械鎮壓2~3遍,時間間隔7天左右,控制主莖和大分蘗生長,可以控旺轉壯,加快分蘗兩極分化,改善群體通風透光條件,為保障冬小麥進入生殖生長的穗多、粒多、粒大起到積極主導作用。
要注意做到“六不壓”。即土壤過濕不壓,以免造成板結;有霜凍麥田不壓,以免損傷麥苗;鹽堿澇洼地麥田不壓,以防土壤板結,影響土壤通氣;已拔節麥田不壓,以免折斷節間,造成穗數不足;麥苗主莖未達到3葉1心時不能壓;開春后土壤未解凍時不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