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芹
從法院出來的老劉,坐在輪椅上哭了又笑,笑完再哭。由哭轉笑,妻子能夠理解,是勝訴高興的,那轉瞬即來的號啕大哭呢?
老劉摸了把一夜之間半白的頭發,再拍拍自己永遠也站不起來的雙腿,哭得更兇了。
時間倒回至一年前。那時的老劉雖年近50歲,但并不老,體育生出身和多年的健身習慣不僅讓他一直保持健美身材,還讓他成為廠工會的文體活動干事,在每周兩次的職工健身課中擔任教練,帶領職工們跳健身操。
沒想到,美好生活卻被自來水給沖沒了。
一天上午10點多,正在車間揮舞焊槍的老劉,突然接到小區物業的電話,說是自家跑水把樓下兩層都給淹了,很嚴重。
“壞了。”老劉才想起,早晨起床后發現停水了,他便打開衛生間水龍頭等來水,結果出門上班前就給忘記了。
老劉火急火燎地跟班長請了假,又火急火燎地騎上電動車,往家飛奔。
呼哧帶喘地到家,關掉水閥,看到只有衛生間被淹,老劉松了口氣,簡單收拾好后,便去被淹的14樓和13樓“慰問”。
14樓還行,清水房里裝著一個熱水器和洗衣機,房主老兩口很和善,表示電器沒壞就不要賠償了。
13樓就沒這么好脾氣了。剃著光頭的父子倆坐等在客廳,看到老劉一進門,立馬把他引到與衛生間一墻之隔的廚房,指著被水浸濕面積如臉盆大的墻紙及櫥柜,張嘴就要5000元,原因是被淹的都為高檔貨。
老劉肯定不同意,因為他一眼就看穿,這些不過是來自某家具批發市場的貨。一番爭執加講價后,終于把賠償降到1700元,強忍怒氣的老劉轉完微信,父子倆簽好收條,摔門而去。
正午時分,憋氣的老劉開始往單位趕,電動車越騎越快,思緒卻離馬路越來越遠——走神合計13樓那事兒去了。
說來也巧,這天的老劉猶如衰神附體,通過轉角時,被一輛突然沖出的機動車迎面撞倒在地,失去知覺,暈了過去。
醒來后,電動車換成了輪椅,老劉更憋屈了,心想:13樓訛人不對令人氣憤,但從責任上來講,屬實是自家跑水淹了他家,賠償是應該的。轉而看看自己,有些法律常識的老劉,知道當員工在上班時發生意外受傷,一般可認定為工傷,能夠獲得一定的補償,于是,他想為自己找到責任方,除機動車司機的賠償外,老劉還打算申請工傷。
老劉先是找到廠子,沒想到被勸退了,理由是老劉在上班時間因私事請假回家途中發生意外,這種情況不能算作上下班途中,所以即使申請,也不會通過的。
老劉不信,直奔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果不其然,沒被通過。
不服氣的老劉只好提起訴訟。可一審判決卻十分不如老劉意。法院認定老劉請假回家后又返回單位,不屬于法律規定的在“合理時間”內往返工作地與住所地,不能認定為工傷。
一審敗訴不僅沒按下老劉,反而把他的倔勁兒激發上來了,越挫越勇的老劉立馬又向中級法院提起上訴。“當時沒想那么多,可能是心里還抱有一絲希望,也可能是想給自己求個明白。”
事實證明,這絲希望沒白懷揣,二審判決認定老劉雖請假兩小時回家辦私事,但從家返回工作單位途中發生的交通事故是客觀事實,且交通事故責任為闖紅燈的機動車負全責,所以應視為在合理時間、合理路線的上班途中,認定為工傷。
這才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文中人物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