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兵
[摘 要] 大型制造業的生產往往環節復雜、風險因素較多,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需要提高應對生產風險的能力。文章在綜合分析牽引電機生產過程中的市場風險和項目風險的基礎上,從營銷、項目、車間、物流、采購等五個方面為應對生產風險提供了全面的生產計劃體系,解決了項目產能瓶頸和物料供應及市場運行等環節中不可控因素對電機這種工業品生產的影響,并具有將該生產計劃體系與現代化的SAP系統融合的潛力,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生產風險 牽引電機 生產計劃 體系
中圖分類號:F325.2 文獻標志碼:A
生產風險是指企業在原材料、設備、技術人員、生產工藝及生產組織等方面難以預料的障礙存在。特別是在工業品的生產過程中,由于生產風險的存在使得企業的產品經銷也受到不同的影響,諸如缺貨或者生產性能的下降都使得工業設備的生產受到嚴重阻礙。通過分析生產風險的產生過程可知,有效防范和應對生產風險需要在生產過程中精細化地安排生產計劃,通過有效制定生產計劃可以明確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風險環節并作出相應的管理性約束,以實現對既定風險的有效規避,特別是在生產風險環節增多、風險危害性較大的現代工業產品生產環節中,通過有效制定生產計劃,將與生產計劃相關的各個環節進行分析和控制,能夠更好地提高生產風險應對水平,消除風險對企業經營的負面影響。這也是在這一背景下研究生產風險防控背景下的生產計劃分析的重要價值。
一、牽引電機生產風險的主要類型分析
牽引電機作為一種重要的工業品,其生產過程由諸多彼此相關的環節構成,包括原材料的采購環節、生產環節、原材料物流環節等。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到產品的順利生產,因此其生產風險主要體現在如下環節中[1]。
(一)原材料采購過程的風險
生產性原料是牽引電機生產的主要資源,原材料采購受限于特定的渠道和特定的材料類型,因此與普通快速消費品的生產性資料采購存在極大的差異。由于牽引電機工藝繁復、材料類型多樣,因此采購環節可能持續較長時間,甚至有可能受到部分材料或零件難以及時供應而影響到整個產品的生產。因此在牽引電機的原材料采購過程中存在諸多風險,涉及到供應商供應能力、原材料供應價格的變動引起的風險、原材料供應品質的差異導致的產品質量風險等。
(二)生產過程的風險
生產過程是原材料在相應加工環節下變成成品的過程,主要在車間中進行的生產過程同樣是眾多環節彼此聯系、有機結合的。車間中既有一線裝配工人,也有負責管理和工藝實施、管理監督的管理人員,由于對目標管理缺乏統一而明確的理解及風險防范不到位,因而在生產管理的實踐過程中也會存在諸多的漏洞,比如牽引電機生產工序及委外較多,各環節信息傳遞、信息溝通不到位,設備工裝故障對產品生產制約,人員變動對生產的影響,異常處理不及時,存在諸多風險,導致生產過程中風險增加。
(三)原材料物流過程的風險
原材料的物流控制一直是我國工業品生產經營過程中常見的交點問題。精益物流是多數制造企業的共同目標,然而原材料物流過程中因計劃變更、倉儲條件、流通條件、預警機制不健全等諸多因素,容易導致產品生產的原材料供應鏈條斷裂,繼而影響到電機的持續生產。
二、牽引電機生產計劃編排分析
企業生產計劃是指企業未來生產活動的安排,是對企業生產任務做出的統籌規劃與安排,生產計劃的編排根據生產的要求和所要實現的目的具有不同的實現方式。但其基本的要素包括工藝設計、原料準備、設備配套、人員工時等的統籌協調。針對牽引電機生產過程中的風險類型做出以突破產能瓶頸、應對偶發風險和常態風險的生產計劃,實現總體生產過程的科學化、精細化,需要從以下幾個環節著手[2]。
(一)以營銷為先導確立生產項目計劃
經濟學中將產品的營銷列為指導生產的首要環節,只有銷路暢通才能保證生產性資金的完備,繼而為產品生產提供良好的保障。牽引電機作為一種資源耗量大、銷售價格高的大宗工業品,具有受眾市場窄小、潛在用戶范圍小的特點。受此影響,其生產必須在相應的訂單及合同保障下進行,詳盡的有關生產品種、數量、交貨時間和生產周期、工藝細節等信息的完善既保證了電機生產過程中的質量,也減少了生產性風險。在針對特定市場的生產計劃制定過程中,完成設備能力、勞動效率、工藝過程、生產進度、物流體系、采購供應等不同環節的信息評估,將生產計劃具體到生產過程,實施精益控制。
在具體生產項目計劃編排過程中,按照一般項目、重點項目、關鍵項目分配生產資源,且計劃中設定一定的保有產能,在項目交期提前的情況下可利用保有產能資源,保有產能亦可做車間處理,使月度計劃更加穩定,減少計劃的變更次數[3]。
(二)通過精益現場管理確立生產過程計劃
生產過程是產品市場價值的形成過程,生產環節必須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精益性,能夠貫徹生產計劃的相關要求并減少生產中的風險性因素的出現,比如安全風險、不良品率提高的風險等。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要重視現場管理,可采用現代化的精益生產體系安排生產諸過程。
首先,確立生產時間和關鍵項目的實現節點。根據產品的生產周期確定不同的人力與工時安排,比如牽引電機的生產過程可分為原料進場、定子與轉子加工、定子絕緣處理、總裝、測試等,在不同的生產步驟具有不同的生產特性,諸如定子線圈工序過程工藝復雜,因此需要比總裝和測試工序安排更多的時間;此外,對于項目的重點控制環節需要加大時間分配,以做到全面控制產品的質量風險。
其次,確立生產環境的管理,避免偶發風險。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偶發風險時常擾亂正常的生產秩序,使生產過程受阻,甚至危及產品的質量,給企業帶來風險。因此生產過程中要加強管理性計劃的制定,比如根據不同的生產環節對人員、機械、素材等進行統籌安排,并加強生產現場、設備及動能的管理,提高工裝、材料利用率、降低損耗,繼而提高生產計劃的實現水平[4]。
(三)通過信息化物流管理完善采購計劃
工業品生產過程中原料的采購與產品的運輸都需要健全的物流體系予以支持。新的市場環境下,傳統工業物流亟需實現轉型發展,而基于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將使得工業物流有了更加成熟穩定的上層貨物來源。新的時期工業企業可建立需求大數據將企業的需求和貨品周轉的要求便捷發布,使得原料采購與產品生產的環節彼此關聯,提高采購環節對整個生產計劃的支持。特別是在SAP系統的應用下,信息化的工業生產與需求解決模式具有了傳統工業生產過程所不具備的優勢,其普遍性、可靠性、易用性都有了較大的提升。
在這一過程中,可更加方便的確定企業生產性物料采購的到貨周期并調整采購計劃。為了盡可能地減少庫存積壓和原料采購資金的積壓,需要企業與供貨商做良好的溝通,在物料到貨前通知車間準備生產,做好準備性生產事宜,將庫存物料轉化為車間在制的時間盡可能壓縮,而當庫存物料不足之前(至少一周)可由生產車間聯系供貨商準備新一輪的物料,并協調成品轉運等事宜,保證在全生產周期物流輸送與采購環節都在持續推進,減少因為物流及采購信息的遲滯造成車間停產或大宗貨物積壓導致的生產受損問題的發生。
在這一過程中要重視工業生產過程與現代化物流的結合,利用SAP平臺為生產性資源的物流提供服務。同時也可更好的應對生產環節中的不可抗因素對原料采購質量的影響。
三、結語
生產風險的不斷擴大使得工業產品的生產以及相應公司的經濟效益受到極大地影響,因此在生產計劃的安排過程中需要針對性的考慮生產風險的應對。文章綜合分析了工業品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的生產風險,諸如物料采購、生產過程和原材料物流過程中的風險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產品的市場價值,甚至造成損失。因此需要從營銷、項目、車間、物流、采購等五個方面為應對生產風險提供全面的生產計劃編排,旨在實現牽引電機生產過程中的資源調配與運用更加合理、風險防控更加有效和管理效能穩步提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伍梅,劉淘文.基于線性規劃的企業生產計劃編制問題[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02):84- 87.
[2]趙建榮.煤礦企業在多變環境下的生產計劃動態編制[J].品牌研究,2018(06):76,79.
[3]季毅,彭響玲,毛守建.利用自制信息查詢系統優化生產計劃管理的研究[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8(08):218- 219.
[4]王惠惠.基于精益的項目主生產計劃編制方法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11):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