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彬
[摘 要]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國的金融市場相互之間影響程度越來越高,這也就使得商業銀行需要加強對其信用風險的管控,從而應對市場的競爭。文章針對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研究,以期能夠為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商業銀行 信用風險 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志碼:A
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變革,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也會隨之增加[1]。如果對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缺乏有效管控,將在很大程度上對金融市場的穩定造成不利的影響。文章針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管理進行研究,通過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基本概述
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較為常見的風險類型,主要是由于商業銀行的債務人未能夠按照合同的要求履行相應義務,或者其債務人的信用質量發生變化所導致的風險。信用風險會對金融產品的實際價值產生影響,從而會導致商業銀行利益的損失。在商業銀行中,信用風險的成因和類型均較為復雜,一般而言主要包括違約風險和結算風險,違約風險主要是違背了合同的相關要求所產生的風險;結算風險是指其中一方進行了合同資金支付,而另一方出現了違約問題所導致的風險。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金融市場已經逐步和國際市場接軌,隨之而來的風險也逐漸加劇。商業銀行在這樣的環境中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商業銀行在信用風險的管理中,需要積極借鑒國內外經驗,構建科學合理的信用風險管理機制,促進商業銀行信用管理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信用貸款主要以面向企業的為主,商業銀行貸款是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因此信用風險的管理,并不僅僅是商業銀行自身風險的防范,同時也是對整體性的外部風險的一種穩定舉措。
二、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商業銀行在信用風險管理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人才儲備不到位、缺乏風險監測系統的合理應用、內部管理機制不科學等方面。針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于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一)專業人才儲備不足
對于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而言,人才儲備是信用風險管理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商業銀行的業務運營中,工作人員的知識、技能、風險管理和風險識別水平,都對信用風險管理產生著密切的影響。由于金融市場信息更新速率不斷加快,導致銀行相關工作和管理人員的知識技能更新不到位,從而導致風險管理不能夠有效的落實。因此專業人才風險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關鍵。
(二)缺乏風險監測系統的應用
在目前的商業銀行信用管理中,主要仍然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風險管理以經驗性的手段為主,缺乏科學的風險監測手段的應用。未能建立有效的風險監測系統,對于風險監測的指標篩選不合理不到位,導致對風險管理的方法停留在主觀層面,缺乏管理方式的科學性。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系統的建立,有著幾個方面的作用。首先能夠實現對重要交易信息的存儲;其次能夠對已經存儲的信息進行必要的識別與處理;最后能夠根據存儲的數據進行重點的分析。目前商業銀行在這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統方面建設不夠完善,主要與基礎性的數據收集不到位有關。商業銀行目前所能夠獲取的基礎性數據缺乏準確性和統一性,導致商業銀行無法進行可靠的風險分析,從而影響了信用風險管理的效果。
(三)內部管理機制不健全
在目前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內部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加強信用風險的管理有重要的意義。但在目前商業銀行的管理中,內部管理機制不健全,對于人員的管控不到位,從而導致對工作人員的行為約束不到位。同時由于產權改革的進展緩慢,導致商業銀行很少能夠建立垂直的風險管理專門機構,導致對于信用風險的管理不到位[2]。
同時,商業銀行在內部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評級制度,使得商業銀行的內部評級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這就導致商業銀行出現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從而很容易出現內部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從而影響了商業銀行信息的質量問題,使相應的信用風險管理措施無法有效地發揮作用。
三、加強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應對措施
(一)注重人才隊伍培養
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需要加強人才的培養,積極對相關從業人員進行風險管理的知識、技術、技能等方面的培訓,通過專業的技能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其次要對從業人員的薪酬待遇結構進行必要的調整,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評體系,將風險識別列入到績效考核的指標當中,將對信用風險的控制與工作人員的績效、獎金等掛鉤,提高工作人員對于信用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
(二)優化信用風險管理方式
對于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而言,要科學的運用各類技術手段,積極構建信用風險監測體系,對業務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進行實時的追蹤。信用風險預警管理系統的建立,要科學地進行監測指標的篩選,積極運用大數據的技術和手段,通過建立相應的模型和數據庫,使得對風險監測的手段更為科學化。在風險監測的基礎上,要加強對風險的分析與評估,剖析風險發生的原因,并針對性地對商業銀行的業務運營過程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實現信用風險管理水平的提升。
為了便于信用風險預警監測系統的建立,應當注重完善商業銀行的基礎數據質量,為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分析提供科學有效的數據基礎。要注重保障商業銀行數據獲取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同時要在加強數據可驗性和完整性方面下更多功夫。最后,應當注重征信系統的不斷完善和信貸登記體系的優化,通過基礎性的信息系統的完善,提升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水平。
商業銀行要優化數據采集、處理、分析的應用方法,制定合理科學的獲取數據的規范和流程。對于獲取的客戶信息資料與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根據客戶的信用消費以及違約等方面的記錄,進行相應的損失和違約的概率分析計算,從而獲取客戶的信用風險評級[3]。將相關的信用風險評級作為基礎,為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提供必要的參考。
(三)加強銀行內部管理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完善,要注重對內部管理水平的加強。在商業銀行的管理中,首先應當建立有效的內部評級機制,主要是對借款人及其具體的交易行為要進行科學評級,在對內部人員的管理中,通過科學的評級機制,代替傳統的粗放式的審核。通過建立完善的內部評級機制,對風險進行科學的預判,提升商業銀行的風險應對能力。
其次,要在商業銀行中設立獨立的風險管理委員會,篩選銀行中對于風險管理有著實操經驗的資深管理人員擔任成員。同時要注重風險管理部門的職能架構,建立科學的風控管理規劃,總體的戰略目標與執行方案,在風控管理規劃確立以后,要制定相應的控制目標和具體的實施流程。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的風控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整。
最后商業銀行內各部門要加強對人員的管理,對于從業人員的管理,要從崗位約束、責任約束、職位約束三個角度入手,要求不同崗位、職位、職能的從業人員各司其職,并建立有效的追責機制,從而促使從業人員提高風險管理意識,促進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水平的優化。
四、結語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水平的完善,有助于銀行整體業務水平的提升,對于商業銀行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商業銀行在其發展過程中人才不足、管理方式不科學、內部管理不到位等方面的問題制約了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落實。對于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而言,要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建立科學的管理方法,注重內部管理機制的建立。通過多方面的手段,在商業銀行中建立科學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從而促進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閎光.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研究[J].中國市場,2017(35):53- 54.
[2]劉地陽.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J].時代金融, 2017(14):23.
[3]王玥琪.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分析[J].中國商論, 2017(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