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杰
[摘 要] 在當前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各企業逐漸建立了完善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注重和加強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管理能夠更好地促進企業獲得全面、專業的財務信息,促使企業能夠正常運行和良性發展。但是在一些企業中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完善,所以說,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來促進我國各企業的健康發展。文章將圍繞基于供給側改革下財務會計的內部控制管理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的了解各企業中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管理的薄弱環節,再提出加強基于供給側改革下財務會計的內部控制管理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 供給側改革 財務會計 內部控制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一、基于供給側改革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管理薄弱環節分析
(一)未能完全順應供給側改革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各項要求
主要體現在企業財務部門中相關會計工作崗位分配不夠科學。會計人員負責會計核算、會計檔案規整、保管等基礎工作的同時,還要進行報表編制及財務分析等管理工作,這種問題的存在,可能造成財務會計工作的效率不足、缺乏必要的內部數據稽核進而導致整體財務信息質量不足。此外,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企業中的一些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專業性技能提升以及工作意識改善不足,一定程度上個人工作能力停滯不前,同時阻礙了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開展[1]。
(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存在缺陷,尤其表現在企業內部監督管理和預算管理上更是如此
當前企業在開展各種內部監督活動時,多通過企業內部審計部門進行,即通過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內部審計以及通過設計好的業績評價體系對企業關鍵管理人員進行業績評價及績效考核等方式,對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控制及經營成果進行必要審核和監督。這種方式,更多是在審計或考核發現問題以后才開始進行相關措施補救,或進行專項監督等工作,這實際是有悖于基于供給側改革下財務會計的內部監督主動發現問題的初衷。
預算控制其實也是一種科學有效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手段,能夠實現對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動態的監管,企業一般都會進行財務預算編制,但現階段較多企業在預算管理中尚未執行全面預算管理理念,尤其是在事中、事后的預算控制管理上,其實際的預算執行效率卻往往事與愿違,導致預算管理流于形式。除此之外,還有部分企業預算仍然只是一味的注重財務預算工作的開展,對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資源配置預算以及籌資預算并沒有提升足夠的重視度[2]。
(三)信息和溝通之間存在薄弱環節
部分企業的授權審批系統、業財數據交換系統中可能出現大量的無用審批或無效數據等情況,進而造成信息傳遞的速度過慢或數據質量不高,以至于不能夠及時的將有效信息傳遞到各層級,進而影響企業財務會計以及經營業務工作的進度,形成各種威脅。
二、加強基于供給側改革下財務會計的內部控制管理對策
(一)完善和優化內部控制制度
首先,要加強基于供給側改革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就要完善和優化管理制度。供給側改革是促進我國經濟實現穩定發展的重要方案,相關企業應當順應供給側改革的各項要求,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和發展現狀來建立完善的會計內部控制管理體系[3]。針對于以往財務內部管理工作來說,也要及時吸收以往工作失敗的原因和經驗,從而發現當前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需要注意的是,企業財務內部管理控制體系的優化和完善一定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因素,其中主要包括管理工作人員對工作內容的熟悉度以及財務工作的實際進度情況等,然后再制定專業合理的管理體系,促使在以后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中能夠根據相關規定開展,提升至工作人員自身的規范意識和工作的高效性。
(二)注重控制執行力度的監管
其次,企業應當注重控制執行力度的監管。企業要加強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執行力度的科學監管,那么一定要建立相關的監督制度,當前在很多企業中還依然存在著以權謀私等不良現象,這種情況的存在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穩定發展[4]。而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監管制度,為了進一步抑制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違規違紀現象,要求企業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注重和加強對財務管理監管制度的優化和制定,通過完善和加強監管制度來顯著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穩定的運行。此外,企業財務內部管理制度與監管制度兩者有效的融合,也能夠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基礎,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緊跟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財務會計工作信息化水平提升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發展
逐步導入“財務共享”這一新型模式,借助信息化及智能化技術,對財務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將原有重復性、標準化的財務業務工作進行系統處理,最終實現財務核算一體化、標準化、流程化,提升整個會計核算規范化的同時,實現規模效益下的成本節約,進而解放出相當部分的會計人員進行管理會計等方面的工作,顯著提升財會部門信息服務的質量,并最終促進了企業商業模式的創新發展,使財務部門工作真正實現由職能部門向企業內部服務部門甚至利潤中心部門轉化。
(四)組織一支專業性技能較強的會計人員隊伍
在基于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來說,還應當要組織一支專業性技能較強的會計人員隊伍。高素質的財務會計工作人員是確保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保障。隨著社會的發展,當前很多先進的技術已經普遍的運用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但是只有人才才是確保科技發揮出其價值和作用的主體。而且企業中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對各項要求較高、準確性較高,且具有保密性強的特點,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要求財務會計工作人員要具備更加專業的技能和更高的綜合素質。相關企業要想提升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性技能,就需要從各個方面著手。適當的開展專業培訓或者定期組織宣傳來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也可以通過高校優秀人才的引進以及對社會上優秀人才選聘等方式壯大提升財務會計人員綜合素質[5]。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促使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員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以及規范意識。
(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管理意識
最后,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要強調增強財務會計人員內部控制管理意識。通過管理意識的有效提升,財務會計人員能夠自主的對企業經營管理及財務管理進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業務、內控缺失、舞弊行為等進行有效辨識及控制管理,從而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此外,企業應當充分意識到增強工作人員財務內部控制管理意識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開展內部組織宣傳、宣講會來提升工作人員財務管理意識,另一方面,企業應當針對可能出現的內部管理工作中的違規違紀行為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進行約束。通過長時間的宣傳教育工作以及必要的懲治手段將會大幅度減少違規違紀等不良行為的發生,顯著增強工作人員自身的財務管理意識,從而自覺加強自身的工作責任心,實現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6]。
三、結語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意識到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相關企業單位的財務會計部門要積極做出改變,并且以自身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來建立適應發展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同時也要認識到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應當怎樣來實現服務產業結構轉型以及優化資源配置是企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財務會計工作人員需要接受的考驗。要求企業中的財務會計工作人員要重新認識和了解內部控制管理的價值和作用。積極的通過完善和優化內部控制制度、提升內部控制的管理意識、注重控制執行力度的監管以及組建一支專業性技能較強的會計人員隊伍等,為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方美娟.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財務會計工作相關問題[J].現代經濟信息,2019(01):162- 163.
[2]張倩文.供給側改革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研究——以盈方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時代金融,2018(33):141- 142.
[3]時軍.財務管理創新與發展研究——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視角[J].新會計,2018(10):15- 18.
[4]周軍益.現代企業加強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策略探討[J].時代金融,2018(21):137,141.
[5]王瑾.基于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企業管理會計創新策略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5):82- 83.
[6]趙陽,黃卓慧,唐旻.供給側改革下企業內部控制創新研究——以A公司為例[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7(03):33-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