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周刊》10月14日封面文章
作為牙買加裔和印度裔移民的孩子,美國民主黨籍女性總統候選人卡瑪拉·哈里斯一直在尋求平等的權利和自我價值的實現。相較于黨內四位競爭對手——前副總統拜登、資深參議員伯尼·桑德斯和伊麗莎白·沃倫,以及印第安納州小城市長皮特·布蒂吉格,卡瑪拉不僅工作能力出色而且非常務實,她既有活力又有經驗,有色人種的身份更是符合民主黨尋找多樣化和新鮮面孔的口味。
選民們也喜歡卡瑪拉,卻看不太清她的立場:她是自由派還是溫和派?是建制派還是民粹主義者?是改革派還是激進派?但無論如何,卡瑪拉在黨內初選中的未來非常值得期待。
(楊帆 譯)
9月3日,法國總理組織召開了一場關于家庭暴力的多方協商會議,提出了若干緊急措施;與此同時,負責男女平等事務的國務秘書施亞帕承諾,她將努力減少女性傷害事件。
施亞帕一直致力于推動男女平等,雖然該領域能獲得的國家預算有限,但她通過媒體在不同平臺進行宣傳,受到了廣泛關注。她曾與司法部長、內政部長共同籌備關于性暴力法案的起草,與衛生部長一起推動向所有女性提供輔助生育技術。比起各個女權主義派別的小紛爭,她更關注大局,能抓住引起共識的話題。
(劉洋 譯)
2017年,尹錫悅成為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檢察長,調查樸槿惠和崔順實玩弄國政事件,他因此深得文在寅的信任,在今年7月成為韓國檢察總長。尹錫悅的矛頭一向指著韓國權力金字塔的頂端,曾參與前總統李明博操縱BBK股票價格等政壇重大案件的調查。
在韓國歷史上,從特檢部出身并能擔任檢察總長重任的人極為罕見,尹錫悅是其中之一。他從不屈服于外部壓力,一直堅持自己的路線。當下最熱的就是國民請愿調查文在寅親信、法務部長官曹國一家特權案。尹錫悅能否堅持一貫的堅韌態度,我們拭目以待。
(全金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