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肝都被禁了,法餐還有‘靈魂嗎?”近日,美國紐約市議會通過一項備受爭議的法案,擬在市內全面禁售法式名菜鵝肝,遭到了相關行業及食客群體的共同聲討。業內人士警告稱,這種“一刀切”的律法會造成一連串的負面效應,令當地養殖、餐飲行業蒙受巨大損失,并對紐約的美食文化形成重創。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0月31日報道稱,當地時間30日,紐約市議會以42票贊成、6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所謂的“鵝肝禁令”議案。根據該項法案內容,紐約市將在2022年全面禁售基于強制喂食手段所養殖的禽類,違者將被處以500至2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500元至1.4萬元)的罰款。對此,美國多個動物權益組織歡呼雀躍,稱贊該法案是“紐約歷史上意義最顯著的動物權利法案”。
《紐約時報》稱,“鵝肝禁令”將直接影響紐約1000家餐館,令從業者苦不堪言。紐約餐館老板莫里拿表示,作為法餐中最經典的菜式之一,鵝肝的缺席就如同把某個字母從“字母表上移除”。多名法餐大廚憤憤不平地說,“天下美食應有盡有”原本是紐約市最大魅力之一,當局出臺這么一項禁令顯得既荒謬又專橫。業內人士表示,這項法案的核心觀點無非是強迫喂食的養殖方法“殘忍”,但實際情況根本沒有政客所描述的那樣嚴重——禽類的食道本身就有伸縮性,它們習慣將食物整個吞下。有人控訴市議員“無知”,稱他們“沒有一個人去現場考察過”。
對于城市周邊的養殖場,最新禁令不亞于一場危機。有禽類產品供應商表示,自家農場高達1/3的收益都來自紐約市場;還有人表示,一旦禁令生效,養殖場很可能關門大吉,幾百名工人下崗失業。盡管市政部門為行業留出了3年的寬限期、鼓勵經營者在這段時間內進行業務轉型,但已經有經營者明確表示“好意心領,咱們法庭見”。這道禁令還引爆了當地的網絡輿論,網友紛紛質疑該項法案的邏輯框架。有人在推特上發問:“強制喂食算殘忍的話,宰殺算不算殘忍?今天禁了鵝肝,明天要不要禁小牛肉?”▲
(郝樹華)
環球時報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