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茜
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名,并入圍第92界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獎。如此佳績讓很多人開始關注中國傳統文化和國產動漫,但如何讓其在世界舞臺上發光發亮,依然是個任重道遠的任務。日前,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動漫集團、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開封市人民政府和河南大學聯合舉辦的“金犀獎·首屆中國(開封)國際動漫節”在河南省開封市舉行,國內外多位動漫業專家圍繞有關話題,對中國動漫產業發展進行了探討。
中國元素
中國(開封)國際動漫節執行委員會秘書長倪娜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中表示,中國(開封)國際動漫節旨在為國內外動漫界專家學者提供一個討論中國動漫發展的平臺,并努力把金犀獎打造為國內“動畫界的奧斯卡”。
“近年來,國產動漫在國內無疑已成就卓然,影響也越來越大,說明我們越來越關心中國文化本身的表現力。”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李劍平在動漫節開幕式上稱,國產動漫在市場化和國際化方面擁有巨大空間,關鍵一點就是講故事方式要國際化,創作上要不斷創新,既不能惡搞,還要挖掘出真正有吸引力的核心內容。
中央電視臺央視動畫有限公司導演陳家奇認為,中西方藝術家都在尋找可以引起共鳴的碰撞點,比如真善美,只是各自的風格不同。中國需要做的就是發掘中國的民俗、民風,還有人們關注的民生問題,并將獨特的中國元素融入到作品中。陳家奇透露,他參與制作的動畫作品《清明上河圖》不久將與觀眾見面。“我們花了幾年時間把《清明上河圖》這副著名繪畫作品改編成具有傳統文化和風俗特色的動畫片。作品里涉及當地民風和大宋背景,通過兩個小孩的視角,將正面傳遞人性的東西和歷史故事給小朋友看,希望他們有所收獲。”
世人理解
“如果能借助動漫節這樣的平臺,將各地相關資源進行展示,并將其以動漫的方式呈現,這對我國動漫發展將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上海戲劇學院創意學院副院長劉志新強調,“動漫雖然多數是虛構的故事,如果沒有情節、情感、人物、矛盾、沖突、理想,是不會吸引觀眾的,也不會有市場,更不會有發展”。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副廠長王華強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人不能只因《哪吒之魔童降世》這一部動畫的高票房,就覺得中國動漫已經做到極致,還要思考是不是全世界都能理解和明白哪吒的故事。想讓國產動漫走向世界,不僅是中國在思考的事情,包括日本、非洲的一些國家等很多地區也在思考。
王華強提到,一部優秀的動漫作品不能僅用票房來衡量的。“文化有很多表現方式,我們要從多元角度看待。有些藝術短片雖然不在影院上映,但是做工精良。行業有行業的標準,這是大眾應該改正的一個評判誤區。”
人才培養
河南大學黨委副書記雷霆表示,近年來,我國動畫產業高速發展帶來巨大機遇,同時也面臨巨大挑戰。它不僅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著力開拓學生的專業視野,激發學生創新能力和發展意識,還要加強對實踐技能操作的訓練,最終才能達到培養具有“雙創”能力的新型動畫人才要求。
“把傳統、現代和教育文化發展融合在一起,將具備無限可能性。”河南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席衛權認為,燦爛瑰麗的中華文化寶庫為后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文化創意源泉。他舉例,開封作為我國著名的“八朝古都”,有著數不盡的歷史古跡、文化遺產和英雄故事,如果以“動漫”這一極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為載體,能有效推動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的數字化、產業化、國際化。
在西安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黃向東看來,國產動漫要想真正走向世界,還要有國際視野。“要站在大格局下做文章,我們動漫專業的學生要有前瞻性思維、寬廣的視野、多層次的視角,并且要對必要的知識進行積累。”
黃向東舉例稱,比如“一帶一路”倡議就為動漫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方向。如何放下小娛樂構建大格局?如何定位高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如何為中國動漫產業提供的新的精神文化消費內容?“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報道,2018年中國動漫產業總產值已突破1500億元,早已成為動漫生產的大國。縱向比較,中國動漫無疑已成績斐然,但在面向國際的橫向比較之下,其短板弱項亦很明顯。因此,國產動漫崛起,不是完成時而是進行時,需要學界、產業持續不懈的共同努力,才能讓我國動漫業真正從大國向強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