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寧 梁偉
摘 要:玉林市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宜春秋種番茄生長,為提高番茄種植效益,2016—2018年連續3a,玉林市開元瓜蔬專業合作社在玉林市福綿區新橋鎮新橋村建立了秋冬茬番茄地膜及簡易棚栽培示范片,品種為鋼石1609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本文總結了番茄鋼石1609號秋冬茬地膜覆蓋及簡易棚栽培增產增收技術。為以后秋冬茬番茄種植者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番茄;鋼石1609號;秋冬茬;地膜;簡易棚;栽培技術
玉林市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22℃,1月份平均溫度13℃,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650mm,光熱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1795h,無霜期長,年平均無霜天數346。氣候條件適宜番茄生長,玉林市有秋冬種植番茄的習慣,為提高番茄種植效益,2016—2018年,玉林市開元瓜蔬專業合作社在玉林市福綿區新橋鎮新橋村建立了秋冬茬番茄地膜覆蓋及簡易棚栽培示范片,3a平均增產番茄1892kg/667m2,顯著增加番茄產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番茄秋冬茬番茄地膜覆蓋及簡易棚栽培優點:防凍保溫,減輕霜害,降低死苗爛果現象;避雨保花保果,提高商品成果率;防止肥料流失,提高土壤有效養分供給和肥料利用率;不用中耕除草,減少投工投勞;簡單易操作、成本低、采收期長、效益高。
1 產量表現
2016—2018年,玉林市開元瓜蔬專業合作社在玉林市福綿區新橋鎮新橋村建立秋冬茬番茄地膜覆蓋及簡易棚栽培示范片,所用品種為鋼石1609號番茄,于9月10日播種,10月上旬移栽,次年1月上旬開始采收上市。2016年建立秋冬茬番茄地膜覆蓋及簡易棚栽培示范片13340m2,累計采收121120kg。平均每667m2產6056kg,比同一品種傳統種植每667m2增產1806kg;2017年建立秋冬茬番茄地膜覆蓋及簡易棚栽培示范片20010m2,累計采收187500kg。平均每667m2產6250kg,比同一品種傳統種植每667m2增產1750kg;2018年建立秋冬茬番茄地膜覆蓋及簡易棚栽培示范片33350m2,累計采收317250kg。平均每667m2產6345kg,比同一品種傳統種植每667m2增產1995kg。且裂果極少,商品采收正遇元旦春節期,采收期長(至4月底),市場價格高,效益可觀。
2 秋冬茬番茄地膜覆蓋及簡易棚栽培收入增加明顯? 2018年建立秋冬茬番茄地膜覆蓋及簡易棚栽培示范片33350m2,品種為鋼石1609號,累計采收上市317250kg,產值951750元,平均每667m2產量6345kg,產值19035元,成本5500元,純收入13535元,同一品種傳統種植每667m2產量4350kg,產值12180元,成本4500元,純收入7680元,地膜覆蓋及簡易棚栽培比傳統種植每667m2增產1995kg,增幅45.86%,增收5855元。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選地
選用排灌方便、非大風口、無污染水源、前作為水稻的保水保肥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大田種植。
3.2 適時播種育苗
3.2.1 苗床選擇
在9月上旬末,準備好1.2~1.5m高的遮蔭育苗拱棚。
3.2.2 種子處理
用50℃溫水浸種15min后清水沖洗,然后用10%磷酸三鈉浸種消毒20~30min后清水洗凈,再清水浸泡約2.5h之后催芽,露白時可播種。
3.2.3 播種
采用72孔穴盤育苗,基質采用長春市長白沃土農業開發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沃土WOTU長效緩釋型育苗基質(總有機質十總腐殖酸≥50%,總養分3.5%~4%)。
3.2.4 苗期管理
育苗期間,氣溫高、雨水多、濕度大、病蟲害多,易徒長,為防止這些不利因素的發生,要適時噴施葉面肥及防治病蟲害的藥液,可用80% 霜脲氰+唏酰馬啉防治早、晚疫病,用吡蟲啉防治蚜蟲,葉面肥可用0.5%磷酸二氫鉀+鷹肥(茄瓜類)。合理揭、蓋遮陽網,夜間揭白天蓋,雨前蓋雨后揭,防止徒長和死苗,移栽前7d進行早晚揭網煉苗。
3.3 移植
3.3.1 整地
整地規格為每畦寬1.1m,高0.4m,溝寬0.4m,南北走向。
3.3.2 施肥蓋膜
畦起好后,在畦面每667m2撒施腐熟有機肥1000kg、12%鹿寨鈣鎂磷肥125kg、45%硫酸鉀復合肥(N:P2O5:K2O=15:15:15)100kg,肥土拌勻后蓋地膜壓穩待移植。
3.3.3 移植時間
在播種后25d左右,約5~6片真葉時移植,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進行。
3.3.4 移植密度
每畦種2行,株距30cm,移植密度為2500株/667m2,在地膜面打孔栽苗,移植后淋定根水。
3.3.5 搭建簡易棚
番茄移栽后,用直徑5cm竹桿做柱子,柱高180cm、直徑為20mm硬塑料水管作跨度為140cm半月型頂棚支架,每畦做1小棚,用布條或鐵線固定,規格為每2.5m插1根竹桿。
3.4 移植后管理
3.4.1 肥水管理
不干旱不淋水,施肥結合淋水進行,定植時淋定根水,直至成活后僅需保持土壤濕潤,嚴禁放水漫灌。在第一托穗果乒乓球大小后,每667m2用45%硫酸鉀復合肥(N:P2O5:K2O=15:15:15)15kg+沖施鉀寶8kg沖水淋施,每10~15d淋施1次(用肥用量與首次相同),直至果實采收結束為止。
3.4.2 搭架吊蔓
在移植活苗植株長至30~40cm時,在植株間用竹竿搭成“人”架,用挷蔓器挷蔓,在后面的生長過程中,據植株長勢進行掛蔓調整,以保證通風透光。
3.4.3 整枝打杈
采用單桿整枝法整枝。待植株長到8~10托穗果后打頂,在1~2穗果轉色后將下方的老葉摘掉,以利通風透光,減少營養損耗。
3.4.4 保花保果
在每穗開花2~3朵時,用番茄靈噴霧,使用濃度為30~40mg/L,噴濕即可。噴霧時注意:避免將大量藥液噴在嫩芽、嫩葉上,以免傷芽、葉;不在陰雨天使用; 掌握好使用濃度。
3.4.5 疏花留果
適時疏花留果,及時摘除畸花畸果,每株僅留8~10托果,每托4~5個果。
3.4.6 病蟲害防治
秋冬茬番茄主要病蟲害有猝倒病、病毒病、晚疫病、灰霉病、葉斑病、蚜蟲。可用以下措施防治:用99%惡霉靈防治猝倒病;用1.8%鋅菌胺醋酸鹽+滅多威防治病毒病和蚜蟲;用80%霜脲氰+唏酰馬啉防治晚疫病;用40%嘧酶胺防治灰霉病;用72%農用連霉素或噻唑鋅防治葉斑病。
3.4.7 防寒保溫
秋冬茬番茄生長中后期的氣候特點,注定了必須有防寒保溫措施才能獲得高產優質高效。搭建簡易棚,在桂東南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的保溫措施,這項工作要在移植前后開展,在冬至前10d,在低溫寒潮來臨前,在早已搭建好的簡易棚上蓋上透明的0.8mm厚的農膜,并保持兩頭通風透氣。
3.4.8 采收
秋冬茬番茄初熟期正遇元旦春節期間,番茄供不應求,暢銷且價格高,可據市場的需求采收上市,對果實轉色變紅或微紅的采收上市,在后期,若市場滯銷價格偏低的,可加在棚內通風延緩果實成熟。
參考文獻
[1] 張杰,莊嚴,崔海霞,等.秋冬茬番茄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22):81-83.
[2]王蕾.日光溫室番茄長季節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16(3):22-23.
[3]許慧英,楊曉娥,魏晨艷,等.秋冬茬番茄高效栽培技術[J].西北農業,2018(3):27-28.
[4]馬清生.番茄避雨栽培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05(3):31.
[5]朱昌鋒,董亞慧,李紅,等.避雨栽培對番茄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南方農業,2014(12):10-11,13.
[6]張前榮,國亞慧,甘桂云,等.番茄設施避雨栽培初探[J].亞熱帶農業研究,2013,9(4):25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