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昭全 陳瓊
摘 要:夏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一直是農業種植中的研究對象。在我國重慶地區,夏玉米作為重要的種植作物,如何進行夏玉米病蟲草防治,提高種植產量成為了重慶地區廣大玉米種植中共同探究的課題。本文立足于此,淺談重慶地區的氣候特點以及在夏玉米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蟲草危害,探究重慶地區夏玉米病蟲草的預防和治療技術。旨在通過本文的論述,可以為重慶夏玉米種植中病蟲害的防治提供可行性方向,提高夏玉米種植產量。
關鍵詞:夏玉米;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夏玉米一般生長在夏天,喜歡高溫環境,故稱為夏玉米。在我國重慶地區,夏季處于一個高溫、高濕、多雨的季節,很容易發生夏玉米病蟲草危害,給夏玉米的生長和增產造成很大的影響。要想提高重慶地區夏玉米的產量,就要分析夏玉米在生長期的病蟲草危害的發生和發展,并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從而將夏玉米病蟲草害防治技術落實到位。
1 重慶地區氣候特點
重慶位于我國西南地區,在長江的中上游,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該地區在每年的5—9月份的降水量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1]。重慶的濕度非常大,年平均濕度在70%~80%,尤其夏天更甚。夏玉米的生長一般在6—10月份,這個時期正是重慶地區高溫、高濕的季節,給夏玉米病蟲草的發生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2 夏玉米在生長中常見的病蟲草危害
2.1 夏玉米種植中常見的病害
在夏玉米生長過程中,病害是影響玉米產量的主要災害,最高可減產10%,就目前來說,全世界的玉米病害多達80多種,我國發現的玉米病害有30多種[2]。在重慶地區常見的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銹病、紋枯病、粗縮病、褐斑病等。不同的玉米病害會有相應的病癥表現造成不同的危害。需要了解每種病的病因和癥狀,對癥下藥,減少發病率。
2.2 夏玉米種植中常見的蟲害
由于夏季是重慶地區溫濕度最適宜生物生長的時期,所以在夏玉米生長中也會有不同種類的蟲害,像金針蟲、螻蛄、蠐螬等,另外還有玉米螟、棉鈴蟲、玉米蚜、灰飛虱等,在玉米生長的不同時期造成了不同的危害,影響玉米生長。
2.3 夏玉米種植中常見的草害
在重慶地區夏玉米種植中,雜草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視的。其中以一年生雜草和兩年生雜草為主,像狗尾草、藜鐵莧菜、牛筋草等,這些雜草不但生長迅速,而且生命力極強,尤其是在多雨、高溫的條件下加快了雜草的生長和繁殖。不但和玉米爭奪養分,而且給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了場所。
3 夏玉米病蟲害防治措施
3.1 夏玉米病蟲草害預防手段
3.1.1 精良選種
選種是夏玉米播種的第1步,同時也是比較關鍵的一步,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抗耐病良種培育成功,給廣大夏玉米種植人員帶來的更多的選擇機會。在品種選擇上一定要選擇耐密植、抗倒伏、適應性強的夏玉米品種進行播種[3],像川單418、渝單30、渝單13、東單80等都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對夏玉米病蟲草害產生一定的抗性,從而降低發病幾率;要保證品種的發芽率,一定要選擇發芽率高于95%、含水量小于13%的品種;種子的選擇最好是包衣種子,或者采取播種前用藥劑拌種的措施,降低病蟲草害發病幾率,提高種子發芽率。
3.1.2 適時播種
玉米是一種喜溫的農作物,生長期也需要很高的溫度,一般最適宜的發芽溫度在28~35℃,所以在重慶地區的播種時間一般在6月中上旬,如果有小麥的話,在小麥收獲當天或者第2天。在播種后要保證田間的水分充足,可以在播種后進行澆水灌溉,既可以為玉米發芽提供足夠的水分,同時還能避免提前灌溉影響播種效果,耽誤最佳的播種時間。在播種方式上,常用的是多功能轉勺式榆木精播機械,保持行距60cm左右、深度5cm左右,如果是耐密型品種,播種量在97500粒/hm2左右,一般品種在67500粒/hm2左右。
3.1.3 科學施肥
為了保證玉米生長所需的營養、提高玉米的逆抗性,還需要科學為玉米施肥。要落實秸稈還田措施,提升小麥秸稈還田粉碎的效果和質量;在播種后增施氮肥或者玉米專用肥,在此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施肥常用的方法是側深施肥法,避免肥料和種子離得太近而出現燒種和燒苗的現象,影響玉米健康生長。
3.2 夏玉米病蟲草害治療措施
3.2.1 夏玉米病害的治療措施
夏玉米在不同的生長期內,所患的蟲害種類各不相同,所以,在治療夏玉米蟲害的過程中,要根據其生長規律,在不同的時期根據其不同的發病蟲規律進行科學治療。
播種前期的蟲害治療一般在播種前,人們會將玉米種子利用40%的甲基異柳磷或者40%放入甲拌磷再加上20%的立克秀進行播種前拌種[5],可以有效地避免地老虎等蟲害,同時對玉米苗枯病和黑粉病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玉米苗期是一個玉米病蟲害高發的階段,此階段的蟲害主要有地老虎、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這時期的蟲害治療可以利用2.5%的溴氰菊酯以800倍的形式進行稀釋,進行農藥噴灑,可以對夏玉米地下害蟲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如果是小麥收割后的玉米種植,那么此時期的玉米黏蟲也是不可忽視的,一般在3齡前進行防治效果最佳,用糖醋液捕殺成蟲,噴灑農藥狙殺幼蟲。在玉米2~3葉期,此時期很容易感染灰飛虱或者粗縮病,此時如果用10%的蚜虱凈20g和病毒克40%加水混合,進行葉面噴灑,可起到一個很好的治療作用[4]。在夏玉米生長的大喇叭期,是玉米螟和蚜蟲的高發期,此時期用3%辛硫酸顆粒劑100g,加5kg的細沙土拌勻,并施入到新葉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穗期也是玉米蟲害容易發生的階段,主要是玉米螟、玉米蚜等蟲害,此時期的蟲害防治主要以農藥噴灑為主,若是玉米螟可用90%敵百蟲800倍液滴灌果穗;如果是玉米蚜可以利用10%吡蟲啉以每公頃150~225kg兌水1350kg進行藥物噴灑;如果是玉米3代粘蟲可以利用50%辛硫磷以1000倍液的濃度進行農藥噴灑。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天敵控制,注意保護一些害蟲天敵,實現綠色種植的目的。
3.2.2 夏玉米病害的治療措施
玉米大斑病的危害部位主要在葉片,嚴重時可達葉梢和苞葉。及時發現病狀,最好是在發病初期進行農藥噴灑,可以用每公頃50%的好速凈可濕粉劑750g,或者80%的速克凈可濕粉劑900g進行農藥噴灑3次[5],可以得到有效的抑制;要及時清除田間的病殘株,減少病源的寄生和傳播。
玉米小斑病是貫穿整個玉米生長期的玉米病害,主要危害葉部、頸部和果穗苞葉、籽粒等,其中最明顯的癥狀是病部有一層灰黑色的霉狀物。該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傳播途徑廣、流行性強。所以在玉米小斑病的治療過程中,清楚底面清除病株殘體,在此病高發的地區要實行大面積輪作,降低發病幾率;在治療上使用每公頃50%的好速凈可濕粉劑750g進行葉面噴灑3次,或者在發病初期利用75%的百菌清可濕粉劑8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可濕粉劑600倍液葉面噴灑,7~10 d1次,連續2~3次,對玉米小斑病的治療有明顯作用。
在玉米穗期,是玉米紋枯病、黑粉病、葉斑病等的高發期,首先紋枯病,對于發病初期的玉米可以人工將葉鞘剝開,將病葉直接拔除,避免造成大面積感染,同時可以采用50%的退菌特以800倍液的噴霧,可有顯著性效果;對于黑粉病的防治除了在播種前選擇抗性品種、進行農藥浸種之外,還可以在發病的高峰期以20%的粉銹寧用500~600倍液進行稀釋噴灑,也能取得不錯的效果;葉斑病的發病條件是高溫、高濕和多余季節,所以,除了要避免為葉斑病發病提供條件之外,還可以用代森錳鋅、百菌清等對病菌起到一個很好的抑制作用。除此之外,還可以結合常用藥劑新星乳油、樂必耕、退菌靈可濕性粉劑等藥劑進行噴灑治療,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3.2.3 夏玉米草害的治療措施
夏玉米草害一般在整個玉米生長期都會存在,不僅和玉米生長爭奪養分、水分,而且在雜草上還容易寄生各種蟲卵和病毒細菌,造成玉米病蟲害屢治不好的現象。所以,在夏玉米草害的治療過程中,在播種期可以進行1次農藥噴灑,主要是對一些潛在的雜草種子和蟲卵進行滅殺,減少其生長幾率;在玉米的間苗期,可以在間苗的同時進行1次人工除草,避免雜草瘋長和玉米幼苗爭奪養分,造成的營養不良、生長緩慢;對于大面積雜草,可以采用大面積農藥噴灑,主要利用20%的克無蹤兌水進行雜草根部噴灑,注意不能噴灑在玉米上。
4 總結
綜上所述,夏玉米種植作為重慶農業生產中的主要糧食作物,在重慶農業生產中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鑒于夏玉米在生長過程中處于一個高溫、高濕的環境,同時也給病蟲草害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對此要明確認識玉米在生長各階段所面臨的病蟲草害風險,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預防和治療,從而降低重慶地區病蟲草害的發生幾率,提高重慶地區夏玉米的產量,推動重慶地區農業發展的進程。
參考文獻
[1] 陳靖.黃淮海夏玉米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淺談[J].農民致富之友,2019(01):71.
[2]李文靜,許冬,楊甜甜,武懷恒,萬鵬.湖北玉米害蟲發生規律及防治[J].華中昆蟲研究,2017,13(00):165-170.
[3]陳慧霞,劉偉.淮北市夏玉米病蟲草害發生新特點及防治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16):138-140.
[4]張小龍.夏玉米播種期、苗期病蟲草害防控技術[J].河北農業,2017(06):44-45.
[5]王傳勝,劉建.山東夏玉米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探討[J].中國農業信息,2016(1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