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億元
目前,上海人工智能核心企業突破1000家、泛人工智能企業超過3000家、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700億元,形成了較成熟的產業技術和商業模式,初步建成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領先地區之一。
13.2萬公里
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六。報告顯示,我國正由“交通大國”逐步向“交通強國”邁進:到2018年末,全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到13.2萬公里;高鐵營業總里程3萬公里,超過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一位;高速公路總里程14.3萬公里,總里程居世界第一位。民航定期航班航線總條數達4945條。
590億元、937.9億元
商務部總結1—7月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均保持較高增速:1—7月,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43.1%,占比達29.3%;高技術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590億元,同比增長19%;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973.9億元,同比增長63.2%。
89.4%
中汽協數據顯示,1-7月我國汽車產量同比下降13.5%、銷量同比下降11.4%;新能源汽車產量70.1萬輛同比增長39.1%、銷量69.9萬輛同比增長40.9%;汽車銷量排名前10位的企業共銷售1263.9萬輛汽車,占汽車銷售總量89.4%。
2萬億元
國家統計局、科技部和財政部公布《2018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8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19677.9億元,比上年增加2071.8億元,增長11.8%;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9%,比上年提高0.04個百分點。
470億歐元
2019年8月21日,據《法蘭克福匯報》和N-TV的消息,綜合德國聯邦統計局提供的預先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貿易額為990億歐元。德國企業今年上半年對中國的出口額為470億歐元,從中國的進口額為520億歐元。從2016年開始,中國一直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
2.75萬億元
《2019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互聯網百強企業整體規模跨越式提升,互聯網業務收入高達2.75萬億元,同比增長59.9%,比2018年互聯網百強企業互聯網業務收入增長超過1萬億元,對數字經濟的貢獻率達14%,成為帶動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
294.1億美元
中國電子學會發布《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94.1億美元,2014年—2019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12.3%。在全球機器人市場中,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表現依然十分搶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