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寅

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載,阮簡喜歡下棋,任開封令時,有次正與人對弈,縣里出現搶劫的賊人,縣吏向他報告“劫急”,阮簡卻回答說:“局上有劫,亦甚急。”堂堂一個縣令,為了棋盤上的“劫”,竟不顧現實中的“劫”了。
這樣的事看似荒誕不經,卻發人深省。當下,也有少數黨員干部,只顧自己的“小棋局”,不顧黨和國家事業的“大棋局”。他們看似每天也沒閑著,但忙的不是本職工作,而是個人私事;圖的不是公眾福祉,而是一己之樂。有少數黨員干部,在上班時間置公務于不顧,炒股票、干私活,用辦公電腦玩游戲、看電影。這與“局上有劫,亦甚急”的阮簡,又有什么區別?
還有的人為了滿足個人愛好,竟做出逾越底線的事來。如,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愛玉成癡,瘋狂收玉斂財;江蘇省太倉市科教新城南郊社區原黨委副書記時一菲,博彩上癮,錢不夠,就侵占集體財產。這些人,只顧自己的“局上劫”,不惜鋌而走險、違法亂紀,以致于身敗名裂、在“劫”難逃。
作為黨員干部,就該把心思和精力放在為人民服務上,但是仍有少數黨員干部為民服務不實在、不上心、不盡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恐怕就是心思用錯地方、精力分散轉移。對于現實工作如何破局、矛盾困難如何解決,他們不甚關心;對于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他們也是不太在乎。他們關心、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小確幸”“小歡喜”。
興趣愛好,人皆有之,領導干部亦不例外。然而,凡事皆有度。畢竟人的精力有限,愛好上放的多了,工作上就會少,公事也就可能會為愛好讓路。不止如此,對于黨員干部而言,一旦愛好變為癡迷,甚至上癮無法自拔,就容易出現玩物喪志、墮落沉淪的情況,終將為自己的愛好付出代價。正所謂“人不明于急務,而從事與多務、他務、奇務者,窮困災厄及之”。
能否做到愛好有節有度、公私各得其宜,考驗的是為官者的修為和水平。《北史·魏收傳》記載,前軍將軍魏子建多年未獲提拔,卻也并不著急,常與別人下棋。當時,人們都以為他下棋入了迷,對仕途不再上心。但魏子建說:“圍棋可以加深一個人的品德修養,況且我現在不受重用,沒有什么事,下下圍棋不礙事。”后來,魏子建被調到邊境上打仗,這一去,竟有五年沒動一粒棋子。可見,分清公事私事、辨明輕重緩急,體現的是一種“分寸感”、一種責任感。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從政者應當恪守的政德。在其位卻不謀其政,是會被人戳脊梁骨的。“我們做人一世,為官一任,要有肝膽,要有擔當精神,應該對‘為官不為感到羞恥”。這樣的告誡,應成為每一名黨員干部激勵自我、砥礪奮進的座右銘。少為自己的“小棋局”費心,多為黨和人民的“大棋局”出力,永不懈怠、永不停步,用實干寫下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