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長印 賈曉黎 李梅 王媛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與遺傳、機體對胰島素產生抵抗有關[1]。NAFLD發病時可出現血壓、空腹血糖(GLU)升高癥狀[2]。有研究表明,NAFLD發病時,骨鈣蛋白(OCN)含量降低,OCN中的骨鈣素(BGP)也降低,患者發生骨折風險增高[3]。當脂肪細胞過度累積于肝臟時,甘油三酯(TG)異常增高,具有形成骨作用的成骨細胞數量受影響,同時反映成骨細胞活性的骨堿性磷酸酶(BAP)也會升高[4]。本研究通過觀察骨代謝相關指標在中年NAFLD患者血清中的表達,探討NAFLD與骨代謝相關性。
選取2016年4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NAFLD患者83例為觀察組。納入標準:①經超聲診斷為脂肪肝,超聲顯示肝臟部位有彌漫性回聲、肝管結構不清、肝臟輕度增大、肝血管內血流信號檢測異常,或經計算機斷層掃描顯示肝脾密度比≤1.0[5];②入院時飲酒量<140 g/周或不飲酒;③年齡40~65歲。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②內分泌疾病;③近1年內骨折病史;④近1個月內服用利尿劑等影響骨代謝指標藥物。另選取同期于我院體檢合格的健康者85例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45~59歲,平均(51.32±3.46)歲,男54例,女29例。對照組年齡42~57歲,平均(50.47±3.29)歲,男46例,女34例。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對本研究內容充分知曉,并自愿于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兩組受試對象入院后開始禁食,禁食時間至少8 h。均于入院第2日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經離心后分離血清,采血管采用肝素鋰抗凝管,保存于-80 ℃冰箱冷凍待檢。骨代謝各指標由化學發光儀(基蛋生物,型號:MAGICL6800)、生化分析儀(武漢天鷹醫療,型號:URIT-8021A)檢測;血糖指標經親和色譜、酶聯免疫吸附檢測;血脂相關指標經酶比色法檢測。
(1)骨代謝指標在各組血清中的表達,包括:OCN、β-I型膠原羧基肽(β-CTX)、BGP 、I型膠原氨基前肽(PINP)、BAP;(2)血糖指標在各組血清中的表達,包括:糖化血紅蛋白(GHb)、GLU;(3)血脂指標在各組血清中的表達,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TG、低密度脂蛋白(LDL);(4)觀察組骨代謝指標與血糖、血脂、NAFLD相關性。
經SPSS 23.0軟件分析數據。使用t檢驗比較組間或組內計量資料,相關性使用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BA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OCN、PINP、β-CTX及BGP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1。
對照組GLU與GHb均低于觀察組(P<0.05)。見表2。

表2 血糖指標在各組血清中的表達比較
對照組TG低于觀察組,HDL高于觀察組(P<0.05);LDL在兩組中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血脂指標在各組血清中的表達比較(mmol/L)
GLU、GHb與OCN呈正相關(P<0.05);PINP與GLU呈負相關(P<0.05);BGP與GLU及GHB呈負相關(P<0.05)。PINP與LDL呈正相關(P<0.05);BGP與TG呈負相關(P<0.05)。見表4。
有研究發現,骨代謝相關因子OCN具有促胰島素分泌與增加機體對胰島素敏感性的作用,可改善NAFLD發生時機體胰島素抵抗情況,使血糖濃度降低[6]。在骨代謝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7]。OCN是一種促全身能量代謝的蛋白質,由成骨細胞合成并分泌[8]。PINP可反映骨形成情況[9]。β-CTX可用以評估骨轉化能力,是在骨吸收過程中由破骨細胞產生的代謝產物[10]。BGP是OCN中的主要功能成分[11]。

表1 骨代謝指標在各組血清中的表達比較

表4 Pearson相關性分析
本研究發現,觀察組中年人群NAFLD患者GLU與GHb含量明顯較高,表明NAFLD患者確實存在血糖升高癥狀。本研究發現,觀察組TG、LDL表達水平較高, HDL水平降低,但LDL升高不明顯。表明NAFDL患者血清TG明顯升高,血脂各指標表達發生紊亂。血糖與血脂水平可作為NAFLD患者的實驗室輔助診斷敏感指標。本研究發現,觀察組NAFLD患者OCN、PINP、β-CTX、及BGP表達水平較低。表明NAFLD患者的骨代謝過程受影響,易發生骨折、骨質疏松等骨代謝疾病。將骨代謝指標與血脂、血糖通過Pearson相關分析后發現,OCN與血糖指標呈正相關,與血脂不具有明顯相關關系,PINP與GLU及LDL均呈正相關,與GHb、TG、HDL均不具有明顯相關關系。β-CTX與血糖及血脂均不具有明顯相關性。BGP與GLU、 GHb及TG呈負相關,但BAP與血糖及血脂均無明顯相關關系。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OCN并不是骨代謝指標中唯一可影響肝脂肪變性的因素,其與NAFLD時血脂水平的發展程度無獨立且明顯相關關系。但其表達水平在NAFLD患者血清中降低,因此推測OCN可能通過促胰島素β細胞增殖并分泌胰島素,改善中年人群NAFLD患者糖脂代謝紊亂情況,間接增強機體能量代謝,減少脂質細胞的脂肪變性,從而阻止脂質大量沉積于肝臟。PINP在NAFLD患者血清中低表達,推測此時骨形成過程受抑制作用較強,肝細胞脂肪性病變繼續發展。因BGP表達水平可反映OCN活性,BGP在NAFLD患者血清中低表達,則OCN促胰島素分泌作用減弱,影響糖脂代謝過程,脂肪變性肝細胞繼續增多并沉積于肝臟,同時血糖及血脂指標TG明顯升高。
綜上所述,骨代謝指標中OCN可能具有通過促胰島素分泌機制,緩解NAFLD患者胰島素抵抗作用,從而促進肝臟能量代謝過程,減少脂肪性肝細胞數量,達到控制肝脂肪性病變目的。PINP表達水平與NAFLD具有明顯相關性。但本研究并未明確骨代謝指標與NAFLD發生的具體機制,后續還需深入研究骨代謝各相關指標在NAFLD中具體作用,為臨床防治NAFLD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