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語文
全球負利率背景下,對全球經濟下行的悲觀預期影響了市場的風險偏好,低利率的環境使得投資者在固定收益等資產的配置顯得捉襟見肘,并認為“資產荒”已經出現,更多的機構資金抱團在高位的所謂“核心資產”上,而多數股價處于低位的廉價籌碼卻被當成了垃圾拋棄在角落里。這種熊市特征的情緒反映正好體現了市場先生的不理智的思維。事實上當下市場有許多的價值投資機會,但由于市場情緒的普遍悲觀,導致了多數投資者忽略或放棄了市場樸素的價值投資機會,而將少數優質企業當成了價值投資機會。這實際上是對價值投資的誤解或是狹隘的理解。
格雷厄姆式的價值投資并不是只關注消費白馬或者核心資產。反而是那些廉價的籌碼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當少數聰明投資者開始關注到這些物廉價美的機會的時候,股價就會悄然上漲,等到部分人開始關注上述機會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人去研究股價上漲背后的邏輯。所以,“資產荒”是偽命題,是市場先生悲觀情緒下的非理性選擇導致了多數人忽略了價值投資的真諦和本質規律。那就是,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現在看不到大宗商品漲價,就認為大宗商品沒有投資價值,這種只關注當前價格波動的理念并不是價值投資。現在看不到股價上漲,并不意味著公司沒有投資價值,關鍵要看這個行業或企業會不會在未來一段可以預見的時間徹底消亡或破產,如果公司并不存在這種徹底破產的風險,如果大多數人還要用電、用水、用油、住房、吃飯和坐車,那現在趴在地下的那些廉價公司就應該還有投資價值,因為地球不會消失,人類不會滅亡,很多便宜的公司仍然會存在下去。
現在市場仍有一個誤解,認為只有行業龍頭公司才能生存下來,實際上市場的風險對龍頭企業和二三流企業都是一樣的。大而不能倒是一種現實情況,但行業的發展也表明,即使再大的企業,如果不能迎接行業的變革和科技的變革,最終也會淘汰,美國股市的歷史已經表明,很多龍頭企業都是小企業成長起來的。現在的龍頭未必未來還能成為永恒的龍頭。現在的關鍵還是投資者的預期所決定的。這種市場的主流預期未必是理智的,未必是理性的。只有打破市場共識,才能獲得超額收益。
同樣對股市的悲觀預期也反映到了對股市走向的判斷上。多數投資者對未來幾年的行情保持了較為謹慎的態度,而忘記了牛熊周期輪回的大概率規則。
從股市牛熊轉換周期來看,本輪股市周期自2015年的高點已持續下跌4年,同時中國經濟周期已進入到朱格拉周期與基欽周期疊加收縮的后半程,預計在2019年第四季度,朱格拉周期與基欽周期都將進入上行趨勢。
即使下半年市場可能仍有一些波動,但大周期上已經為明后年的牛市行情奠定諸多基礎。包括經濟周期、市場周期、貨幣政策、資本市場政策與市場情緒的特征都表明了現在下注,從中長期來看,都是勝率較大的投資機會。現在就讓我們為2022年上證綜指突破7000點樹立目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