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香
摘? 要:閱讀教學不是教生詞,不是簡單的英譯。教師在解構閱讀文本的基礎上重構文本內容是閱讀教學設計的關鍵。建筑英語閱讀類文章,專業詞匯較多,專業性強,對高職學生而言晦澀難懂。教師在讀懂教材的基礎上對文本進行二次建構,并根據學生特點設計教學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該文以Building Components(《建筑構造》)單元為例,探討基于文本解構的建筑英語閱讀課堂設計。
關鍵詞:建筑英語? 文本解構? 課堂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b)-0122-02
解構主義哲學家德希達認為,解構閱讀是一種揭露文本結構與其西方形上本質(Western metaphysical essence)之間差異的文本分析方法。解構閱讀呈現出文本不能只是被閱讀成單一作者在傳達一個明顯的訊息,而應該被閱讀成在某個文化或世界觀中各種沖突的體現[1]。
我國學者蘇奕茹先生認為解構文本,即教師對文本的解讀、解析, 在此基礎上,從教學的角度對文本進行二次建構[2]。建筑英語閱讀類文章,專業詞匯較多,專業性強,對高職學生而言晦澀難懂。上課過程中如果只注重單詞解釋和語句翻譯,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降低學習興趣。教師可在讀懂教材的基礎上對文本進行二次建構,并根據學生特點設計教學活動,提高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該文以Building Components(《建筑構造》)單元為例,探討基于文本解構的建筑英語閱讀課堂設計。
1? 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目標:掌握foundation、wall、floor、stair/elevator、roof、door and window等建筑物構造的英語詞匯,及The foundation transfers the load of the building to the ground evenly and safely等描述各個構造功能的英文句型。
能力目標:自信且專業地用英語介紹各個建筑物構造的名稱并描述其功能。
素質目標:在課堂活動中樹立自信,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2? 教學重點和難點分析
根據此次課的教學目標,此次課的教學重點是準確理解課文傳達的信息,掌握建筑物構造的英語詞匯及各個構造的功能描述句型。根據學生學情及建筑行業英語容易識記卻較難表達的特點,此次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開動學生的“金口”,在實際交際中自信且專業地用英語介紹各個建筑物構造的名稱并描述其功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
3? 文本的解構與重構
該單元主要介紹了地基、墻體、樓板、樓梯、屋頂、門窗這6個建筑構造的定義、特點及作用。該文本屬于說明文體,詞義特定,無延伸意義,且整個篇章的語句表達簡潔、客觀。因此不適合進行lead-in、global understanding、detailed understanding, assignment等模式化的教學流程。
在文本分析的基礎上,我們用詞匯翻譯、名詞解釋、問題解答3個任務重建課文的知識重點,采用小組成員必答、小組必答、小組搶答的課堂活動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果。
4? 教學過程設計
4.1 課前自主學習
教師在學習通APP發放詞匯翻譯、名詞解釋、問題解答這3個學習任務。學生自主學習Building Components一文,借助智能手機的電子詞典掃除生詞障礙,糾正語音,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單,為課堂上的競賽活動做好充分準備。
4.2 課堂實施
(1)學習成果展示及分析。借助學習通APP的投屏功能,教師將各組提交的任務單投放在大屏幕上,全班同學一起查看,并在教師的引導下給每個小組的任務單評分,提高小組學習成就感的同時,提高全班同學的課堂參與度。
(2)正音練習。學生打開Aboboo軟件,找到教師提前錄入的Building Components一文,選擇“隨意讀”功能,根據個人情況選擇語句進行跟讀練習。Aboboo軟件從發音、流利、音調、音量這4個維度實時評測學生的跟讀結果。學生可根據軟件自動評分結果糾正個別單詞的語音語調。
(3)競賽活動。小組成員必答題:老師隨機為每個小組準備4個建筑構造的英文單詞(PPT展示),隨機點名4個小組成員依序讀出單詞,并說出單詞的中文含義。發音正確且翻譯正確者,得1分。發音不正確或翻譯錯誤扣1分。
小組必答題:老師根據課文內容,隨機為每個小組準備3個建筑構造名稱(PPT展示),小組合作用英文回答3個構造的名詞解釋,并翻譯成中文,參與成員自定。每個建筑構造的名詞解釋3分,不能回答的小組扣相應分數。
小組搶答題:老師將任務單上的20個問題順序打亂,在PPT上逐一呈現。學生以組為單位,搶答問題,回答問題的小組成員自定。1個問題3分,答錯扣相應分數。
(4)學以致用。經過課前的自主學習和課堂上競賽活動的洗禮,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建筑構造的相關詞匯及句型,實現該單元的知識目標。要將學習到的這些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幫助學生在未來工作崗位更好地與外國人士溝通,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可采取如下措施。
教師播放專業教師在實習基地向學生講解建筑物構造的視頻,學生參考視頻內容,運用所學詞匯及句型設計情景對話并上臺表演。教師打開學習通APP的直播功能,錄制小組的表演過程。表演結束后,回放點評各小組的表演情況,采用小組互評與老師點評相結合的形式,給每個小組打分。
與未來工作崗位相對接的情景模擬表演讓學生迅速融入情境,代入角色,在語言運用中突破教學難點,實現能力目標。
4.3 課后鞏固
學生根據Aboboo軟件的評分結果和課堂上老師的評價結果,將未掌握的詞匯輸入電子詞典的生詞本,完成電子詞典自動生成的詞匯練習,進一步鞏固重點知識。小組成員輪換課堂情景模擬表演的角色,錄制表演視頻,上傳至學習通APP平臺,進一步提高英語表達能力。
5? 課堂反思
5.1 利用有效的課堂活動活化文本
閱讀教學不等同于詞匯教學或翻譯教學,課堂活動設計不能停留于詞匯與翻譯練習。教師要深入文本分析,重構文本內容,設計符合學生需要的課堂活動。而課堂活動的內涵極為豐富,其本質是活化及行動,達到深度學習,即把文字活化為話語;把教材內容活化為實際生活;把教學活化為交際[3]。此次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Building Components這篇說明文的特點,用任務單的形式重構文本重點知識,通過競賽活動及情景模擬表演活動,突破教學重難點,有效實現教學目標。
5.2 以學生為中心
從課前自主學習,到課堂上學習成果評價、正音練習、競賽活動和情景模擬表演等課堂活動,到課后鞏固練習,都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強調在做中學、在學中做,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鍛煉了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及英語表達能力。
5.3 教學評價機制客觀公正
Aboboo軟件根據學生跟讀的語音、語調自動打分,并形成打分報告,解決傳統課堂上教師分身乏術、無法為每個學生一一糾音的問題。小組學習成果采用學生互評推優,教師點評選優的方式,提高學生參與度及關注度,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7%A3%E6%9E%84%E4%B8%BB%E4%B9%89/131607?fr=aladdin#ref_[1]_2780.
[2] 蘇奕茹.談文本的解構[J].教學與管理,2007(35):37-40.
[3] 李曉.基于文本解讀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R].湖南省高校外語教師發展研修基地第三期研修班專家講座,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