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 要:職業院校在加強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同時,高職教育也應高度重視學生職業精神的塑造和培養。通過對儒家思想教育的熏陶,促進了學生技能培訓與實現現實價值的有機結合,實現職業技能和能力的提高。儒家思想教育涉及面廣,內涵豐富,它結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神,體現在個人的思想品德、工作精神、理想信念、生活方式等多個方面,涵蓋了敢為人先、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吃苦耐勞的精神追求。
關鍵詞:職業院校? 道德教育? 儒家思想教育
中圖分類號:G72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b)-0247-02
1?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目前,社會上的公司大多迫切需要技術和技能方面的人才,但多數學校面臨學生缺乏和學生素質低下的問題。很難培養符合公司要求的學生。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高職院校領導層的努力,正確分析現狀,深入了解學校學生的思想情況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基礎知識薄弱,個人行為養成習慣有待提高,對自己的約束力和自控力有待加強,在高職院校開展儒家思想的教育教學活動,是十分必要和有意義的。高職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在人際交流、社會服務、工作思路等綜合素質方面的表現,直接體現著高職教育的成效,通過儒家思想教育潛移默化的培養,綜合提升學生各方面素質。
現階段,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豐富,生活節奏不斷加速,與此同時,功利化心理在人們心中涌現。部分人理想信念開始偏失。在這樣的環境下,儒家思想教育的出現有助于高職院校輔導員正確看待這種現象,擺脫快節奏生活下的浮躁心理,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與育人觀念,把立德樹人作為自己不懈追求的目標,腳踏實地地教好每一位學生[1]。
2? 儒家思想與學生思政教育結合的意義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其內容豐富深刻,是學生思政教育的寶貴資源。儒家思想蘊含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仁愛、誠信等內容包含諸多為人處世的哲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將儒家思想與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結合是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舉措,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儒家思想運用于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體現在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培養大學生核心的人際關系、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等方面。
儒家思想認為人的內心具有價值自覺能力,包括自省、慎獨等,要求人們“吾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義。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啟發作用。慎獨的思想要求人們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自覺提高自身修養,不做違背道德的事情。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慎獨思想有利于引導學生注重內在修養,提升道德水平。
儒家思想倡導仁愛,主張為人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立人之本。是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短板,如今大學生以00后為主,新生代的大學生大多數為獨生子女,普遍存在集體意識不強,個別大學生不懂得與人為善,自私自利,出現敗壞道德的行為,對其身心健康發展十分不利。儒家思想中包含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加強仁愛、誠信等優秀的儒家思想教育,有助于培養大學生關愛他人的集體主義精神。
3? 儒家思想教育下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3.1 創新教學方法和新的評價體系
現階段的高職教育中,學生們的身心狀況與以前的學生不同。現在的學生更側重于感知認知和理性的學習方法。傳統的“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學方式已經不太合適現在的學生。這不僅需要我們引進新的課程組合,還需要教學形式和方法的改變。這要求我們與時俱進,采用新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方式,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風格和逆向講座教學風格,包括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學習轉向自動自主的學習方式。在學生不斷熟悉課程、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自行討論以激發對學生們對差異的理解,培養和促進學生的思維模式。在教學方法中,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輔助以互動式、會議式、發散性思維等多種教學模式,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不易使學生產生厭倦的情緒,同時也可以減輕學生的疲勞程度。對于學生來說,并沒有一個標準可以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進度。整齊劃一的評價標準是不能合理評價學生的。對于評價標準我們應當多元化,避免將不同的學生的個性裝進同一個模具里,用不同的標準去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才能使學生綻放出自己的個性。而對于學習中的問題的解決方式,也應該采取不同的標準去看待。傳統的評價標準總是把問題的答案固定,以方便教師對于教學課程的講解,而基于素質觀念的教育評價卻不能如此簡陋。因為學生思維的多樣性,所以在進行問題答案的探討時,教師不必拘泥于正確的答案,對于學生的評價也要多樣起來,允許鼓勵學生使用多樣的、有創造性的解決辦法[2]。
3.2 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課程
學生的基本職業素養包括了德育、體育和文化基礎課程。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進行中國文化的教育,同時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減少學校文化課的難度。長期以來,因為各種原因,我國的高職學生的整體人文素質不高,但高職的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立的時期,需要教師們進行正確的價值引導。思想道德教育的重點是改善學生們的人格和精神生活,引入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學生理解自我,塑造良好的道德,逐步形成人與社會的良性關系。讓學生掌握現在,期待未來,并學會安定下來。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更快地成熟,自覺進入專業領域的學生生活中,有目的地學習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文化知識[3]。
3.3 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生儒家思想教育的培育目的是讓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和人格魅力,學生只有在道德素養提升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使得學生產生儒家的道德思想。所以,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要有效地發揮思政課的教學意義,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教學過程當中,有效地提升道德素質建設。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一些優秀的具有儒家思想教育的道德模范,讓學生了解他們的優秀事跡和歷程,學習他們的崗位精神和職業操守,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進行自我建設和自我培養。此外,學校應當邀請專門的、具備儒家思想教育的優秀的講解人員入校為學生進行講課。以此來使得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當中,注重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和提升。在思政課教學中,充分地對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學習,有目的地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自己的人格素養,積極有效地投入到工作過程中。
3.4 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
在儒家思想教育引導下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標是使學生能夠增加實際工作能力,和增加學生在社會上的競爭力。但因為學校內部的實踐條件非常有限,所以對學校來說,很難讓學生在校園里體驗到企業中的工作氛圍和工作環境。在這種要求下,學校應該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并邀請經歷過公司理論的員工來學校進行講解。使企業的一線員工更多地參與教學指導當中。也可以把學生帶到工廠進行觀光和練習。讓學生盡快感受到實際的企業情況,培養學生工作技能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儒家思想。
4?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培養是現階段職業院校教育改革的重點。在職業教學體系中,培養儒家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儒家思想教育應該融入人力資源培養的全過程。加強學生細致、專注和獨立的精神品質。
參考文獻
[1] 梁金月.試析儒家思想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和途徑[J].時代報告,2018(14):78.
[2] 馬云.儒家人本思想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山東青年,2016(4):197,200.
[3] 曹青.先秦儒家和諧教育思想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