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妮
摘? 要: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也發生了變化,人們對生活有了更高層次的需要。健康心態有助于人們適應社會矛盾的變化。陽光心理進社區是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經具備一定條件,筆者學校作為湖南省心理示范校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心理育人)建設單位,積極主動對接社區,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公益心理活動,充分發揮學校服務社會的功能,助力培育益陽市民的健康心態,助推幸福益陽建設。
關鍵詞:新時代? 陽光心理? 志愿服務
中圖分類號:C91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b)-0234-02
1? 新時代陽光心理進社區志愿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也發生了變化,人們對生活有了更高層次的需要。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時代要求和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偉大目標,陽光心理進社區是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能培育廣大市民健康的心態。學校作為湖南省心理示范校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心理育人)建設單位,圍繞“培育健康心態建設幸福益陽”的主題,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指導,從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志愿服務地方區域的角度開展,積極探索陽光心理健康教育進社區志愿服務體系建設。該舉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促進益陽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廣大市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提高市民生活的滿足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努力建設幸福益陽。二是引導并鼓勵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積極參與基層社會心理服務,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源優勢,整合區域內心理健康服務資源,實現“學校、社會”資源共享。三是通過創新開展心理知識宣傳、心理支持、心理疏導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務活動,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文明、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維護社會的平安穩定,促進益陽文明城市建設,展現益陽良好的城市文明風尚,提升益陽城市品質和整體形象。
2? 國內外心理進社區志愿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分析
2.1 國內現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中提出,要健全社會心理服務志愿服務體系。國內學者對社會心理服務的意義與必要性、建設路徑、服務內容、試點地區特色等開展了相關研究。如馬維東在《以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鍛造城市精神文明》中認為,積極的社會心態至關重要,它能助力打贏文明創建攻堅戰,能把城市文明建設落到實處。孫濤在《社會治理視域下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路徑探析》中分析了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必要性,且提出從搭建基層心理健康服務平臺、推進社會化心理健康服務機構發展壯大、加強醫療機構心理健康服務能力建設來健全社會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趙玉芳在《根據群體心理需求設計社會心理服務內容》一文中指出,社會心理服務的內容要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的心理需求。甘義等人在《社區心理健康網格化服務體系初探》中提出擬構建“團體輔導+心理咨詢+心理教育”的社區心理健康網格化服務體系。邵一瓊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地方經驗與啟示》一文中指出,杭州構建危機干預、民情疏導、輿論引導的全社會互動平臺,廈門創新打造“心靈綠洲”心理服務生態體系,贛州推出“心防”工程,服務特殊人群心理健康。
2.2 國外研究現狀
社區心理健康服務最早起源于美國,它以1963年美國《社區心理健康中心法案》為標志。20世紀中后期,美國、瑞典及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為代表,先后開展了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目前,這些國家的社區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已日趨成熟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體現在:國外對服務人員的要求比較高,一般都具有心理學或者臨床治療的資質;服務形式多樣化,包含心理咨詢、心理普查、心理宣傳等;心理服務體系比較完善,如瑞典的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由瑞典的郡議會與地方市政府共同負責、澳大利亞政府則以州為單位進行劃分、美國“社區關愛”等。綜上所述,國外比較重視社會心理服務,且強調政府與社會、其他部門的聯動。而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正處于發展階段,國外一些經驗值得借鑒,但是要從我國國情出發。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學校一般都配備了專業心理咨詢師,他們心理學知識扎實、工作經驗豐富。因此,強化地方學校與區域社區的合作,以“校社合作”模式創新開展陽光心理進社區志愿服務,積極為廣大市民的心理健康服務是一種創新且有效的探索。
3? 新時代陽光心理進社區志愿服務體系建設的探索實踐
圍繞“培育健康心態建設幸福益陽”主題,通過招募本校和益陽其他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為志愿服務者,選取益陽市赫山區某社區為服務單位,根據社區居民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心理服務內容,依托現代化信息媒介創新開展特色陽光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廣大市民關注心理健康,增強市民的心理保健意識,提高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體舉措如下。
一是組建專業化的陽光心理志愿服務隊伍。通過志愿者招募、學校推薦等形式,吸引益陽市高校、中小學等具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經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加入益陽市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服務團隊,組建一支奉獻意識強、心理學基礎扎實、心理經驗豐富的陽光心理志愿者隊伍,充分發揮學校優質心理健康資源的社會服務功能。
二是搭建合作化的陽光心理志愿服務平臺。積極主動對接益陽市赫山區某社區、學校定點扶貧村桃江克上沖村等單位,建立“校社合作”,服務廣大益陽市民,為市民的心理健康服務提供平臺。
三是采用信息化的陽光心理志愿服務手段。充分借助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一米陽光心靈花園”微信公眾號、易班網等平臺,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搭建網絡心理援助平臺,創新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務,擴大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務的社會影響力。
四是設計科學化的陽光心理志愿服務內容。根據基層單位(社區或村)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開展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務項目。如心理健康知識科普宣傳、心理咨詢熱線、家庭心理指導、心理危機救援、公益心理講座、心理志愿者技能培訓等服務,促進益陽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建設,全面提升該市志愿服務品質和市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4? 新時代陽光心理進社區志愿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
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是服務社會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是新時代我國經濟改革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內容。作為地方高校,積極服務當地社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充分發揮社會服務的功能,對培育廣大市民健康心態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如目前市民心理健康認知度和保健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社會對心理疾病的接納程度要提高,要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心理氛圍;各大社區也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在以往重視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強化陽光心理的重要性,引導廣大市民形成良好的社會心態;地方政府單位要主導,其他各級部門、企事業單以及廣大社會人士要積極參與聯動,充分發揮資源互補的優勢,組建專業化的志愿服務隊伍,結合地方實際,服務當地社會心理體系建設,為建設幸福益陽而努力奉獻。
參考文獻
[1] 胡龍飛.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設[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14.
[2] 何靜.加強專業心理服務促進職工心理健康[J].石油人力資源,2018(6):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