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對基礎階段小學德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實際條件下,學校要提高對德育管理的重視,利用多種手段提高學校德育管理的效果,保證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新時代;小學;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是學校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國家明確提出小學教學不僅要注重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應加強對學生的德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健康的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一、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
環境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行為,為了確保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學校需要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給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影響。首先,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是干凈、整潔和優美的,為了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學校要加強對校園環境的美化,搞好校園衛生工作。為了保護良好的校園環境,學校可以充分發動學生,在校園中弘揚每名學生都是校園的保護者,每名學生都是校園的主人,要像對待自己的家一樣對待學習生活的校園。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校園保護的意識,學校可以借助少先隊員在學校中成立校園監督小隊,給予這些學生一定的權利,監督校園中學生的行為及校園衛生工作的情況。其次,學校也要抓住校園中的每一處細節,營造出良好的人文氣息。為了能夠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學校可以根據《弟子規》中的內容配以相應的插圖,將《弟子規》張貼在教學樓的走廊中。除了《弟子規》外,學校可以在教學樓的樓道中張貼《二十四孝圖故事》、孔子的畫像及經典語錄等。除了充分利用教學樓的墻壁資源外,學校還可以在校園中設置一定的宣傳欄,在宣傳欄中張貼優秀班級的事跡,展示優秀學生和教師的風采。學校充分利用校園中的各個角落,使校園中的一切事物都體現出濃烈的校園文化,學生在校園中學習生活的時候,會自然地受到校園文化的影響,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建立良好的德育管理隊伍
為了實現高效的德育管理,學校要注重培養優秀的德育管理隊伍。首先,學校要明確德育管理人員的標準并慎重地選擇德育管理的人員。德育管理的人員需要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較高的思想覺悟,高尚的道德情操,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懂得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理論知識,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學校了解了德育管理人員的標準后,要從學校現有的教師人員出發,選擇適合的德育管理人員。若是無法從學校現有的教師人員中選出適合的德育管理人員,學校需要適當地進行外聘。學校從德育管理的準備階段便嚴格要求,為之后有效的德育管理奠定基礎。其次,學校要注重保持德育管理隊伍的相對穩定。學校中的德育管理是需要貫徹教學過程始終的,德育管理工作的時間較長,學校選擇出合適的德育管理人員之后要注重保持德育管理隊伍的相對穩定。學校要定期做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把德育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學校要積極地支持德育工作人員工作的開展,為他們開辟綠色通道,使德育管理人員在工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學校還要關心德育工作者的生活,并及時地進行幫助,為他們減免后顧之憂。當然,學校要按照國家或同一地區的同等水平,給德育管理人員合適的工作待遇和福利水平。最后,德育工作人員是需要進行分工合作的,不同的人負責不同領域的工作。為了提高德育管理的水平,學校要針對德育管理領域的不同開展具有不同側重點的培訓工作。學校利用多種手段建設優秀的德育管理團隊,保證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制訂詳細的德育管理計劃
德育管理是在整個小學教育過程中進行的,不同的年級具有不同的德育管理的重點,學校要注重制訂詳細的德育管理計劃,指導德育管理工作的進行。首先,學校中的德育管理工作的主體是由校長、教導處主任、年級組長、班主任、團委書記、少先隊輔導員等人員組成。為了提高德育管理的有效性,學校需要明確德育管理隊伍中每一名成員的工作崗位責任制度,規范管理人員的行為。除了詳細地規定出崗位責任制度,學校還要相應地制定出檢查評比、獎懲、協調制度,保證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其次,學校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年級特點出發,將德育管理的目標進行細化,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步實現德育管理的目標。以一年級為例,學生剛剛步入小學學習知識,對小學階段的學習既好奇又不熟悉,這一階段德育工作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學的第一學期需要教導處、少先隊員、班主任、任課教師、家庭和社會的充分配合,引導學生盡快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節奏和課堂氛圍,為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基礎。第二學期,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已經基本上適應了小學階段的課堂學習,在這一學期需要教導處、少先隊員、班主任、任課教師、家庭和社會提高對學生的要求,向學生介紹相關的知識,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總之,新的時代條件下,學校需要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緊抓德育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通過制定詳細的德育管理計劃實現有效的德育管理。
參考文獻:
方嶸.以有效的方法促進德育管理工作的落實[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