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靜
摘 要:閱讀教學屬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部分。為了深化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和理解,也為了讓學生從文本中學習到正確的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重要文本細讀。通過細讀文本,才能優(yōu)化閱讀教學質(zhì)量。從反復朗讀吟誦、精心揣摩比較、獨到品味感悟這幾個方面,探討了細讀文本下,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
閱讀是聽、說、讀、寫各項學習內(nèi)容的根本,沒有閱讀就無法積累寫作素材,也難以提升聽、說能力。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囫圇吞棗式閱讀,只會讓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得不到很好的學習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細讀文本,對精讀、重點課文有效分解、品讀與深入理解,認識其中的用詞達意和主旨內(nèi)涵,并學會其中巧妙的寫作方法與技巧,如此才能提高有效的閱讀教學,同時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語文素養(yǎng)。
一、反復朗讀吟誦,讀出文本韻味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吟誦是領悟文本真知的最基礎方式,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生處于知識積累的關鍵階段,語文閱讀教學首先需要讓學生通過朗讀吟誦,來達到積累詞匯、理解句子內(nèi)涵的目的。朗讀吟誦是細讀文本的第一階段,教師可以通過教給方法、掌握技巧,實現(xiàn)有感情讀、有節(jié)奏讀、分角色讀等目標。語文朗讀吟誦中,讀的形式多種多樣,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內(nèi)涵、意味,需要選擇不同形式的朗讀策略,以提升朗讀效果。
如,《臺灣的蝴蝶谷》是一篇色彩斑斕的寫景美文,文章為了描寫蝴蝶谷的美,用了很多成語來形容蝴蝶的美。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理解和領悟這些成語還有點困難,這體現(xiàn)了小學語文加強詞匯積累的重要性。學習這篇課文時,教師先采取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教師點名個別讀的形式,讓學生初步感知文本的用詞美妙及蝴蝶谷的美。在學生不斷的嘗試與教師的指導后,學生對文本詞匯、語句有了一定的了解,繼而采取了范讀與美讀相結合的形式,教師借助多媒體播放音頻,引導學生欣賞文本,教師再試探著引導學生有感情、有節(jié)奏的朗讀。如此通過層層遞進式、多樣化方式的朗讀,在學生面前呈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蝴蝶谷畫面,增加了學生對文本的感悟。
二、精心揣摩比較,感受閱讀快樂
朗讀吟誦是理解詞匯、了解文本基本內(nèi)容的基礎,也是細讀文本的初級階段。朗讀吟誦的最終目標是將文本讀通、讀順,理解基本詞義,進一步了解句子、段落大意,深化對文本思想的理解和感悟,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精心揣摩比較,在對比中領會獨特詞語和句子表達特點,通過詞匯與句子傳遞出作者的情感。揣摩比較是一種文本細讀的較好策略,它細化到文本的句子與詞匯細微之處,通過換一個詞、句或是換一種表達方式,讓學生感受不同的效果,以此體驗文本的精要之處,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如,《黃果樹瀑布》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它將瀑布的壯麗、氣勢、活力描寫得惟妙惟肖。為了讓學生從作者的字里行間領悟到瀑布的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采取替換詞的方法引導學生揣摩比較式閱讀。文本中談到“嘩嘩的聲音從遠處飄來”,“瀑布懸掛在巖壁上”“瀑布從巖壁上直瀉下來”這些句子中,有“飄”“懸掛”“直瀉”精妙的用詞,讓學生想出詞語替換這三個詞,對比欣賞不同的用詞效果。學生設想出“傳”“掛”“奔騰”等詞語,發(fā)現(xiàn)“傳”不如“飄”輕渺,“掛”不如“懸”掛有氣勢,“奔騰”顯得有些雜亂。還是原文中的詞匯用得精確。通過對比揣摩,引導學生感受閱讀的快樂,也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獨到品味感悟,實現(xiàn)深入理解
領悟了優(yōu)秀文本的用詞、用句精妙以后,為了深入理解文本主旨和文章內(nèi)涵,從更深處品讀和體味文章思想,細讀文本的較深層次階段。這一階段需要運用科學的品讀策略,品即為通過咬文嚼字,再品味關鍵詞句,之后細化理解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情感韻味。品讀由詞匯、語句入手,以對詞句的揣摩為基礎,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為依托,展開對文章主旨和內(nèi)涵的細化分析,即能讀出獨特感受,促進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涵,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如,《最后的姿勢》一文將舍己為人的譚老師躍然紙上。文章中并沒有用很直接的話語來表現(xiàn)譚老師的偉大、奉獻和無私,而是通過很簡單、樸實的過程描寫,讓平凡人物的偉大精神表現(xiàn)了出來。教師可以提煉出關鍵詞句,讓學生品味感悟。有“拉、撐、護”,“張開”等詞語,學生從這些詞語中,讀出了譚老師本質(zhì)上的舍己為人、保護學生的精神。在危難面前沒有思考時間的時候,譚老師正是在無意識下做出保護學生、犧牲自己的決定,這就是最偉大的。通過品味感悟,學生理解了其中的內(nèi)涵與主旨,讀到了譚老師的偉大,也讓無私奉獻在腦海中深深扎下了根。
總之,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決定了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通過精心挑選出重要的篇章段落,將文本細讀,深化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對內(nèi)涵主旨的掌握,以此從中吸取精華。今后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需要更新教學理念,踐行以生為本,找準文本細讀的素材,科學實施細讀文本閱讀方案,以此在細讀文本下提升閱讀效果,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編輯 王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