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傳有
摘 要:小學高年級語文課程的教學主要圍繞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寫以及漢語應用方面的能力,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增強小學高年級語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研究方面,也是教師進行教學創新的重要層面。主要從明確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翻轉課堂融入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豐富語文教學模式、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三個方面具體詳細研究了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課程的教學有效性,為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教學實踐提供參考經驗。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有效性
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教學在學生的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語文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在其他科目學習、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課程的教學效率,增強教師教學的有效性至關重要。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語文基礎以及語文能力水平、語文學習興趣等方面綜合開展,教師的教學要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將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方法融入語文教學實踐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一、明確語文課程教學目標,提高教師專業教學素養
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課程的教學有效性,首先需要教師明確語文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的方向標,只有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才能夠幫助教師有效進行教學安排,從而提高教師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小學高年級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有夯實學生語文知識能力基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等,在小學高年級語文的教學中,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以及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同等重要。在明確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教師還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語文專業知識能力水平,增強自身的專業素養。
例如,在增強教師專業素養方面,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自學提升自身的語文知識能力水平,自學網絡課程,主動參與教師培訓課程,通過多聯系、多閱讀的方式夯實教師自身的語文知識底蘊等。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與其他優秀教師、有經驗的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不斷學習和參考他人的優秀教學經驗,學習如何提升自身教學的知識輸出效率等。
二、將翻轉課堂融入語文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翻轉課堂是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的教學方式,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教學中心,教師主動教學,學生被動參與教學進行學習的傳統模式。翻轉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教學中心,重點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主動參與和主動探究。小學高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為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安排和穿插翻轉課堂教學方式。
例如,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進行學習和熟讀,根據古詩詞后的課本注釋,自學古詩詞的大意。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把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解釋古詩詞中每一句的含義,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中,自主解決學習中面臨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起到引導、串聯和督促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豐富語文課程教學模式、方法,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豐富語文課程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是豐富語文教學,根據語文不同模塊的教學特點從而進行合理安排的基礎上進行的。語文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適應了語文教學多樣化的發展,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古詩詞、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分組教學法,讓不同小組學生負責不同的段落,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督促學生主動開展學習實踐;在現代文教學中,采用探究式教學法,讓學生在閱讀中理解文章,讓學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內容、文章的結構是怎么樣、文章的語言風格如何、文章中有什么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等問題。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語文課程的教學要從基礎入手,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基礎等適當安排語文課程的教學實踐活動。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學習耐心、學習動力方面都有所改善,教師要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特點,從明確語文教學目標出發,從教師自身的能力水平、專業素養方面以及教學模式、教學方式等方面改進。教師要把學生放在語文教學的重心,將翻轉課堂融入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此外,教師還要注重豐富語文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適當運用情景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從而促進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增強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馬東菊.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21):173.
[2]董旭光.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31).
編輯 王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