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中含有氟、大蒜素等成分,與牙齒摩擦可局部封閉開放的牙本質小管,阻截對牙神經的外來刺激,達到止痛目的。另外,大蒜素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均有殺滅作用。將獨頭蒜切片放置5分鐘,然后用大蒜片摩擦過敏牙齒2分鐘~3分鐘,每天3次,多數在1周后見效。
如唾液過多,并伴有精神不振,頭昏,少氣乏力,口不干渴,舌淡苔白,或有薄膩白苔,脈緩或弱。治法須補益脾氣,兼以攝唾。可以六君子加益智湯:黨參10克,白術12克,茯苓12克,陳皮10克,半夏12克,益智仁12克,炙甘草5克,加水適量,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分3次服。
如自汗,則可取丁香、川椒各15克,研成粉末兒,放入布袋中縫好口。將此藥袋放置于肚臍部位,用線繩固定。佩戴7天后換藥1次。所用藥物芳香散寒,溫腎助陽,可用于治療陽虛腠理不固的自汗且伴有面白肢冷、腰酸腿軟者。
取萊菔子、皂角、韭菜根、生姜、蔥白各適量,煎湯兩次,混合兩次藥液備用。讓患兒伏在藥盆上,蒸熏腹部,其周圍以毛巾蓋嚴,減少熱氣散溢,待藥液溫熱時,用毛巾蘸藥水洗浴腹部,每日1次~2次。
眶上神經痛起病較急,或一側或雙側,或持續或陣發,自覺眉棱骨疼痛,常伴眼球脹痛及前額痛,或痛連眶內,或痛連兩顳,時輕時重,或伴惡心、嘔吐、眩暈。中醫稱眉骨痛或眉棱骨病。治療此病可用外用藥療法。以食鹽250克加艾葉、生姜適量,炒熱,布包熨痛處,每天2次。也可自行按摩,用大拇指面按揉攢竹穴,先輕后重,每天1次~2次,每次300圈。

皮膚干燥是指因季節變化,缺水和貧血等原因,使得皮膚變厚、變粗糙。秋冬季節,人體的皮脂、水分分泌會逐漸減少,皮膚明顯變得干燥,稱為干性皮膚,尤其是中老年人因水分大量減少,皮膚表層會顯得更粗糙,會常看見他們的手腳四肢、小腿處會有干裂、發癢的情形,在無法忍受干癢,會不斷抓癢,造成皮膚有傷口,引起發炎或流膿。緩解皮膚干燥,可飲藥茶。以生地10克,桑葉5克,紅棗兩枚,開水沖泡代茶飲。生地滋陰潤膚,桑葉疏風宣肺,紅棗補血潤膚。
石膏桑葉湯清熱排膿,用治郁熱型化膿性鼻竇炎,證見鼻塞,黃膿鼻涕,或為黃綠色膿涕,或有惡心欲吐,厭食、脈數、苔黃。取生石膏30克,桑葉12克,銀花、連翹、黃芩、山桅、合歡皮各1 0 克,葛根6 克,陳皮5克,甘草3克。每日一劑,以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