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輝 王瑋



【摘 要】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南京云錦,以其精湛的工藝技術和藝術魅力屹立于中國文化之林。本文以南京云錦圖案為切入點,從云錦在文化產品設計中的創新應用角度出發,著重分析南京云錦圖案運用于文化產品創新設計的價值、應用原則,并提出傳統云錦圖案在文化產品設計中創新應用的可行性方法,以探求傳統云錦圖案與文化產品創新設計相結合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南京云錦;圖案;創新;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4.1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6-0114-03
云錦以其豐富的圖案設計、精湛的制造工藝,呈現人們美妙的視覺享受,在眾多織錦藝術品中脫穎而出。不論從歷史、文化、藝術、社會、經濟、精神等與設計相關的領域進行解讀,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性意味。伴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南京云錦不僅以美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眼前,并與藝術設計相結合,更多是以一種具有使用價值的工藝美術品,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體現其獨特的藝術價值。
一、南京云錦概述
(一)南京云錦簡述
作為六朝古都——金陵的重要文化標簽,南京云錦距今已有1590多年的發展歷史[1],它是伴隨著我國絲織業的不斷強盛逐漸發展起來的。雖然經歷了千年的風雨,但是其所具有的貴族氣息依舊不減,莊重典雅的紋樣圖案、考究的選材、精密的織工和絢麗的圖案色彩,如同空中的云彩,得“云錦”之名,將貴族風范現的淋漓盡致。
云錦的發展與金陵的建都史密不可分,還受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據中央美術學院黃能馥教授指出:“南京云錦發源于公元3世紀的吳國,至公元5世紀劉裕在南京城南的秦淮河畔斗場寺附近設置‘斗場錦署......”[2],而吳國的絲織物不僅要適應當時人們的衣著習慣,還要銷售至外國,必經陸地、海洋兩種途徑,因此吳國時期是云錦的成長階段。包括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在內的南朝時期,清朝封建統治者將各方匠人集中于御府織室,奠定了南京云錦技藝的革新與傳承的發展基礎。南京云錦在元代以官辦織造等機構的形式發展。統治者在城東城西兩個方位分別設置織造機構——織染局,下設織造署,專為宮廷和官府的使用和賞賜生產制作織造品。明代的織造局以官營為主,地點主要集中在南京、蘇州、杭州等江南地區,這一時期形成了云錦的發展主體。到了清朝,云錦業的發展達到了頂峰,與明代一脈相承,以官營織造為主要生產方式。而這一時期的曹家三代四人的對云錦的傳承,更是把南京云錦的織造推向了極致。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和消費者的需求,社會各界對南京云錦給予了高度重視、極力支持與莫大關心。
(二)南京云錦的傳統圖案特征
傳統的云錦圖案涉及眾多題材,紋樣內容異常豐富,表達手法眾多,且寓意深刻。以花色為類,分為庫緞、織金、庫錦和妝花四種。如圖1、圖2、圖3、圖4,分別為石青地織金庫緞、清青地織金祝壽緞、黑色地彩庫錦和藍底纏枝蓮牡丹,這四種云錦就是庫緞、織金、庫錦和妝花的典型樣式。其圖案大多來自人們現實生活中熟悉的自然元素,例如鳥獸、花卉、果實、昆蟲等通用素材,如圖5、圖6,分別為明黃地花卉紋織金錦和明藍地花卉紋庫錦,以花卉圖案為表現形式,在此類的圖案設計中,多借助特定的物體形態或者提取發音類似的設計手法[3],將單體圖案素材進行重新排列、組合,形成各式精美圖案,這些圖案多表達某種特定的思想,兼具美化織物和表達勞苦大眾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另一類紋樣主要是產生于人們的想象,但這些想象出來的物象并非空穴來風,都有據可循,例如龍、鳳、麒麟等抽象紋樣,如圖7,為明紅地云紋十二章紋袞服(復制件)。這些紋樣或是百姓口口相傳、或是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早已約定成俗的結果,在我國裝飾藝術設計史上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是浪漫主義設計圖案的重要代表,在傳統的云錦圖案中,此類紋樣在帝王家族和君臣官宦中運用居多。
二、南京云錦圖案在文化產品創新設計中的價值分析
(一)藝術價值分析
云錦擁有不可復制的符號化設計語言[4]。云錦紋樣與其所指代的對象之間存在一種人為性質,這種無條約的性質建立在社會公認的基礎之上,與人們的文化生活密切相關。據皮爾斯符號學理論所述,象征符號是目標對象與所指的聯系是人為的,而非外界因素刻意所致,該符號也是建立在某種約定基礎之上的。據此,絕大部分云錦紋樣都明顯表現出“象征性”的特點。傳統云錦圖案從具有特殊寓意的傳統文化中提取一定的物質形態來表現的文化符號,借助云錦織物媒介來傳遞設計者所要表達的特定信息,極具藝術個性。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提高和審美要求的不斷擴大,文化產品創新設計作為裝飾藝術設計的一部分,從其藝術價值得角度考慮,裝飾內容更側重于符號化表達,皮爾斯符號學理論中所包含的造型、文化、內涵等設計意義,落實到具體產品上時,在其藝術價值上也以主觀判斷的形式體現,通過對文化產品中的人文、設計和精神三者內涵的不斷挖掘,提煉出云錦圖案影響受眾的情感因素[5]。
(二)物用價值分析
當提及設計話題時,設計者的身份將會浮現在人們腦海中[6]。大眾對于設計者的要求不僅僅限于現代的產品設計,對于傳統文化產品的設計者、傳承人而言,要求更加嚴苛。傳統手工技藝一直以來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以云錦為例,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的改變,南京云錦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步發展起來。在裝飾藝術中,以特殊的形式和手法將其觀賞性與實用性相結合,是我們所面臨的巨大挑戰。現今,數字化的生產模式充斥著生活的每個角落,而手工藝元素的回歸,是一次具有深刻意義的轉變,無疑給人們的生活注入新的生命力。人們對文化產品創新設計所持有的審美往往是感性的,將云錦傳統圖案融入日常生活設計,如圖8,為妝花云錦圍巾設計,將傳統圖案與明麗的色彩相配,不僅豐富了裝飾語言,達到傳輸產品文化符號的目的,也可以很好地展現出設計中特殊符號系統下與功能屬性的深層次聯系。此外,科學技術的飛躍使傳統手工藝舊貌換新顏成為可能,也因此不斷推動人們審美理念和創新思維。將云錦圖案運用于文化產品創新設計中,正符合設計所追求的形神一體的最初設計目標,滿足審美的同時,最大化體現物用價值。
三、南京云錦圖案在文化產品創新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一)裝飾性
以南京云錦為基礎的文化產品創新設計需要把更多的人文因素和情感理念融入其中。追溯至彩陶文明時期,歷經數朝更迭,裝飾性設計元素一直貫穿其中。南京云錦歷經數代傳承發展至今日,依托傳統技藝為創作手法,突破傳統裝飾圖案,以新的設計語言為媒介,突破傳統設計形式,與現代設計理念結合,進行創作。在現代文化產品創新設計中,將云錦圖案與實用產品結合,如圖9,為云錦筆記簿設計,以產品外包裝的形式呈現,融入梅花云錦圖案,深色底紋映襯下顯示出低調奢華的氣息,符合裝飾性設計理念的表達。這不僅可以促進傳統手工藝的傳承,也能滿足物質社會背景下消費者追求復古的心理訴求。
(二)和諧性
文化產品創新設計是物態形體和精神內涵的結合,好的文化產品創新設計不應側重一方,兩者和諧發展才能適應產品和消費需求[7]。存在于現代圖案學理論系統中的裝飾性產品設計法則,同樣適用于云錦的傳統圖案和以云錦為設計主體物的造型設計。不論是立體圖案,還是平面圖案,其視覺好感來自于圖案色彩的節奏、秩序和變化[8],也都體現出云錦圖案色彩的和諧性,并且賦予承載體一定的精神訴求與人文內涵。如圖10,為云錦梅花紋絲巾設計,該產品以南京市市花--梅花為主體圖案進行規則排列組合,以單色為主底色,強化梅花色彩的變幻萬千,這一設計將圖案學理論中的統一與變化、簡約與復雜、動態與靜態法則在立體造型和紋樣以及色彩設計中盡顯無疑,而這樣的形式和諧上升為一種觀念,不僅是一種人文精神訴求,也是道德的體現。
(三)實用性
由于受眾不同,任何一種設計都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的需要。劃分不同年齡階層,將成熟的研究成果帶給不同的人群,結合定性和定量兩種不同方式,會使該設計無可替代、大眾認可,從而體現其專屬性的特色。
具有象征性和具有多種形式的指示功能的符號,在文化產品創新設計中,作為信息載體,其物質形態和圖案特征也具有審美特性。因此,云錦圖案在車掛設計中形成的設計語言是多維度的,即需要完成從形式到功能,功能到形式的多次轉換。以云錦圖案為基礎的文化產品創新設計和藝術品都具有一定的精神內涵。但與藝術品不同的是,這樣的實用功能較強的產品設計,更加注重觀賞性、連續性、秩序性和重復性。而面對科技的發展,新技術不斷沖擊傳統技藝[9] ,其制作與生產過程經過量化處理,進而以現代化機器所代替。
四、南京云錦圖案在文化產品創新設計中的可行性
(一)圖案構成創新
與傳統云錦圖案相比,傳統圖案和現代在應用上存在較大差異。在傳統云錦圖案設計中,其象征意味更濃厚。云錦圖案布局縝密,以固定的程式手法進行規劃設計。在云錦的庫緞、織金、庫錦和妝花四類品種中,不會出同樣的圖案紋樣,與實際制作使用要求、所需材料、制作環境和最終的效果息息相關[10]。而在文化產品創新設計中,可以運用現代藝術設計手法,提取云錦傳統圖案中意向元素,結合虛實、天地等對立因素,將變化與規整、跳躍與寧靜等既統一又對立的范疇融入設計中。
云錦傳統圖案是一種符號化表達,因此,南京云錦圖案在文化產品創新設計中的圖案構成的創新是產品與創意的視覺物象[11],可以利用系統的符號化的形式語言解讀。經過推理和演繹,得出傳統圖案韻味和現代設計美學兼具的圖式,形成傳統與現代碰撞的火花。把圖案學理論中的十大形式美法則運用于其中,將立體與平面的造型手法結合,采取不同的形態表現形式。如圖11,為云錦刺繡皮夾設計,該設計融入現代自然生態場景,云錦材質特殊的手感與平面化的圖案表達,經過現代化設計手法的解讀,進一步加工后形成新的圖案形態,不斷激起大眾審美意趣并適應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
(二)圖案色彩創新
云錦傳統圖案色彩的發展應與民族特征步伐一致,在完美傳承和保護的前提下,融入外部元素進行色彩創新,形成多元化的色彩裝飾性產品設計應用效果。對于云錦傳統圖案色彩的創新運用,不應局限保守眼光下的簡單呈現,應與當代創新思維相聯系,從而豐富云錦的藝術內涵[12]。除了傳統的青、紅、黃、綠等色彩的應用[13],還應增加其他顏色,更具視覺沖擊力,更加活潑,圖案更簡潔、內容更易讀。如圖12,為經緯千秋刺繡織物,整體以垂簾的形式呈現,圖案不僅采用了中國吉祥圖案--祥云和騰龍,還結合了現代幾何圖形,黑色為圖案主體色,金色作細部點綴,點線面形式貫穿整個畫面,以暖白色燈光背景為襯,呈現出剪影畫的效果,不僅表達設計者對時代的感慨之情,揭露人們生活的本質,對人們的生活也產生了一定的積極意義。
五、南京云錦圖案在文化產品創新設計中的應用展望
新時代下的南京云錦,不論從藝術價值,還是實用價值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美學表現力。基于南京云錦圖案的具有裝飾性意味的文化產品創新設計,其美學要求是以功能為主導,綜合考慮云錦圖案的藝術特征,最終以視覺化的表現形式為人們物用。社會在不斷前進,物質生活不斷提高,人們的審美意趣越來越嚴苛,在充斥著時代精神和功能的背景下,社會對南京云錦圖案在文化產品創新中的設計將提出更高的設計美學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劍強,吳捍新.南京云錦[M].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13,12.
[2]王寶林.南京云錦[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17.
[3]管雪松,王鑫,馮小娟.云錦在現代室內裝飾中的應用研究[J].印染藝術,2017,39(2):64-67+76.
[4]郭立春.南京云錦結合現代室內產品創新設計保護性開發研究[J].藝術評鑒,2017(16):168-169.
[5]尹曉惠,郁舒蘭.從形態語義學分析南京云錦圖案[J].美術教育研究,2018(22):20-22.
[6]施佳露,郁舒蘭.參與式設計理念下的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09):26-27.
[7]王瑋,李娟,方勝男.藍印花布在現代文化創意產品中的應用研究[J].染整技術,2018,40(05):70-73.
[8]將曈曈.中國傳統圖紋中色彩裝飾語言的研究--以南京云錦為例[J].藝術科技,2017,30(5):49.
[9]王瑋,郭湘晴,黃琳皓.傳統土家織錦“西蘭卡普”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J].染整技術,2018,40(11):56-59.
[10]王奕雯.南京云錦圖案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北京服裝學院,2014:11-16.
[11]王瑋,韓鵬,蘇靜.南京夫子廟景區文化創意產品現狀分析與研究[J].創意設計源,2018(01):63-67.
[12]蘇靜,王瑋.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家居產品中的運用[J].戲劇之家,2018(26):126-127.
[13]肖揚.云錦圖案元素應用設計--以“錦道織”品牌設計方案為例[D]云南:昆明理工大學,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