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印度,塑料污染始終是一個大問題。印度一所學校為促進塑料垃圾回收,從去年起頒布新規,讓學生用廢塑料“抵學費”。
這所學校位于印度東北部的郊外,從去年開始,該校成立了一個收集和回收廢塑料的項目。該項目規定,全校110名學生每人每周必須從自家或當地收集20件塑料廢品并帶到學校,以此換取免費上學的資格。
該項目的發起人帕米塔·薩瑪稱,“在整個阿薩姆邦,塑料的使用量非常大。”據一家當地非政府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僅擁有近100萬人口的迪斯普爾每日就能產生37噸垃圾。
薩瑪的丈夫稱,這所學校從去年起就決定免除學費了。但是,由于很多家長一直不重視垃圾回收,學校決定改用這個方法引起家長的注意。“我們想告訴(家長們),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免費在這里學習,就把廢塑料送到學校來抵學費。”薩瑪還稱,除此以外,父母還必須做出不焚燒塑料的“承諾”。
有媒體報道稱,收集完廢塑料后,學校會對它們進行再利用。學生們會把塑料袋塞進塑料瓶里,制成“生態磚”,然后用來建造學校的新建筑、新廁所等。

為應對水平日漸提高的寵物醫療需求,日本國會擬制定有關“動物護士”的國家職業資格法案。
“動物護士”指在動物醫院輔助獸醫為動物提供診治服務的工作人員。目前,日本大約有2萬名“動物護士”持有民營機構的資格證書。然而,隨著為寵物提供高水平醫療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如何提高“動物護士”的資質成為一大課題。
鑒于此,由日本超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議員聯盟匯總了一份旨在將“動物護士”資格升級為國家職業資格的法案。在該法案中,“動物護士”可在獸醫的指示下,對寵物采取抽血、用藥等醫療措施。
日本朝野政黨已達成協議,將以眾議院環境委員長提議的形式向國會提交這一法案。屆時,日本國會還將審議規定,寵物商家有義務在貓狗體內植入微型芯片的法律修訂案。

7月1日起,法國巴黎試行新版《住房發展與數字設施配置法》草案,以限制房租飛漲,避免房租過高。
據《巴黎人報》報道,《住房發展與數字設施配置法》曾于2015年至2017年在《住房出租買賣管理與城建翻修規劃法》框架內施行,但引起房地產商的強烈不滿,隨后于2017年11月末被法院判決擱置。但在巴黎市長安娜·伊達爾戈要求下,該法案新版于7月起面向巴黎私人出租房試行,試行期至2023年。
按照該法案,房主與租客簽署或更新租房合約時,必須遵守“房租中位數參考價”,不得高于其20%,也不得低于其30%。該參考價是巴黎房租觀察中心根據房屋所在區域、建筑類型、建造年份、住房性質、房間數量、家具情況等,通過綜合分析計算得出。如果業主存在違規行為,經由租戶投訴,獲得調解委員會核準,可被處以罰款5000歐元至1.5萬歐元(約合3.87萬至11.6萬元人民幣)。
該措施得到80%法國人的認同,但一些批評者認為會對房地產市場帶來負面效應。面對房地產業界的擔憂,巴黎市政府負責住房事務的副市長伊安·布羅薩認為,該措施不會對投資者產生不利影響。

為了緩解案件受害人出庭作證時的緊張情緒,一些美國法院開始引入訓練有素的安慰犬,這一做法推動了一項法律的誕生。這項法律以科羅拉多州一只安慰犬“佩拉”的名字命名。
佩拉是拉布拉多犬和金毛尋回犬的雜交后代,如今它的身影經常出現在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以南的阿拉珀霍縣的法庭上。每當調查人員、法官或律師需要詢問案件受害人或證人時,尤其是如果受害人或證人是少年兒童,佩拉便肩負起陪伴、鼓勵他們的重任。
佩拉會安靜地坐在受害人或其家屬的腳邊,盡可能平復他們的情緒,以利于聽證過程的順利進行。
相關報道稱,佩拉從2012年就開始肩負起這項重任了。雖然迄今為止它依然是科羅拉多州唯一一只安慰犬,但目前該州已經出臺一項法律,旨在促進和推廣在法庭上引入安慰犬的做法。
科羅拉多州第十八司法區調查人員、佩拉的訓練員安伯·厄本表示,佩拉不是寵物,而是一只服務犬。它的任務就是讓每一個看到它的人不由自主地露出微笑,讓所有人都能回想自己與寵物互動的美好經歷。

“今日俄羅斯”(RT)報道稱,俄羅斯總理簽署一項新法案,該法案將禁止俄羅斯人將鱷魚、熊、獅子、猿猴、眼鏡蛇和蝎子等其他大型食肉動物和有毒動物作為寵物在家中飼養,以保障“主人”和動物的健康。
RT說,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簽署的一項新法案稱,一方面,一些種類的動物會對人類構成威脅;另一方面,公寓或鄉間宅第與動物的自然棲息地也存在很大差異,“可能會對它們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導致死亡”。據RT描述,大型食肉動物如熊、狼、獅子、老虎等,都將因新保護法案受益。禁令還包括鱷魚、食肉龜、科莫多巨蜥等爬行動物。此外,眼鏡蛇、蟒蛇等蛇類及包括蝎子和狼蛛在內很多有毒蛛形綱動物的狀況也將被改善。
RT還說,從現在開始,水生物的愛好者們也不能再將鯊魚或蝠鲼養進自家魚缸了,而且把珊瑚蟲放家里也不合法。另外,企鵝、鵜鶘、貓頭鷹、獵鷹和一些鴕鳥已被列入禁止家養鳥類的清單中。
不過RT稱,該法案并不意味著人們將不得不與他們的寵物分開。報道稱,這項禁令將于2020年1月1日生效,此前已經購買的所有動物都將被留在主人身邊,直至它們死去。

據外媒報道,澳大利亞大堡礁南部將建設首間水下酒店,游客可以在海面下3米深的地方睡覺,酒店預計在2020年復活節期間開業。
據報道,一艘36米高的三層躉船將被固定在昆士蘭州中部海岸,位于瑪斯庫萊布夫人島附近。躉船底層可容納24人住宿,有360度水下景觀。
昆士蘭州政府將為該項目投資100萬澳元。水下酒店將使用太陽能發電,部分地方將利用可回收材料建造。
昆士蘭州旅游業發展部長凱特·瓊斯說:“酒店將設立一個帶紫外線照明的水下觀景臺,這樣游客就可以在夜間欣賞大堡礁,并在上層甲板上潛水、浮潛和收集環境數據。”
官方預計,該酒店每年將吸引逾16000名游客到訪。報道稱,酒店兩天一夜的體驗費用預計為每人約500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