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曄 咖喱

“退團單飛”的消息,陸慷是千挑萬選了時機才官宣的。
7月18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最后,陸慷沒有馬上結束離場。
“還有問題嗎?”他環顧四周,見沒有記者舉手,點點頭,“如果沒有問題,借這個場合再跟大家說幾句話?!?/p>
一向只負責你問我答、惜字如金的外交部發言人陸慷,那天的反常舉動讓現場的記者朋友們摸不著頭腦。
“因為工作安排的原因,今天應該是我作為外交部發言人最后一次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接下來的兩分鐘“離任官宣”里,陸慷回顧了自己在發言人崗位的工作感受,隨后揮手告別。平日里見慣了你來我往、各種交鋒的藍廳,非常罕見地響起了齊刷刷的掌聲,不同膚色、不同媒體、不同立場的各國記者在鼓掌這件事上竟然空前一致。
外交部記者會,工作日雷打不動地開。一次至少10個問題的容量,有時能問到發言人頭皮發麻。這些問題也千奇百怪,從韓國霧霾哪里來,到中國男人值不值得愛,從南海仲裁,到孟晚舟案……
作為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的陸慷,嘴里說出的每一個字,都會被解讀千千萬萬遍。而第一次,在陸慷離任的時候,人們開始解讀他這個人。
時間倒回到4年前,在同樣的地點。
2015年6月15日下午,留著圓寸頭、穿深色西裝、打藍色領帶的陸慷第一次出現在了外交部例行記者會的主持臺上。
“下午的例行記者會由我主持。外交部發言人制度是讓各方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平臺,我愿意像前任和同事們一樣好好工作,實現這個目標?!睍r年47歲的陸慷面帶微笑看著記者席,聲音平穩,不疾不徐。
從此,深色西裝、白色襯衣、藍色領帶,在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的藍色背景前,他一站就是4年。
這一亮相,意味著他成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創立32年來的第29位發言人。
從2011年8月以后,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增至每周5次,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3時在外交部南樓藍廳舉行——中國外交部和美國國務院,是世界上僅有的每個工作日都舉行例行記者會的政府部門。
因此,外交部發言人也被稱呼為“最忙發言人”。陸慷接受采訪時進一步解釋稱,真正忙的是發言人團隊。
在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五六個人組成一組,每組輪值一個星期。早上六七點鐘,團隊就要開始搜集當天可能會在發布會上問到的問題,做好各方面準備,記者會結束之后實錄當天就會以中英雙語的形式掛在官網上,這些工作量都很大。
生于1968年5月的陸慷從小就是一名“學霸”。到崗外交部新聞司時已經是奔五的年紀,能夠站上外交部發言人的主持臺,不可能沒有兩把刷子。
高考前,陸慷是南京外國語學校的尖子生,在校8年,把英語基本功練得相當扎實。之后到外交學院進修的6年,陸慷也一直是佼佼者。“他們那屆學生是從小學起就進入南外的,而且招生規模很小,一個年級4個班,每個班的人數也不多,稱得上人人都是精英。”外交學院的老師姚遙說。

2016 年7 月,在所謂的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公布前后,陸慷的一系列硬核發言迅速為他圈了一大波“粉絲”。
姚遙還曾提到,當初畢業時,陸慷已經獲得留校任教的機會:“我相信如果他當年留校的話,今天也一定是位深受學生喜愛的‘男神級教授,但我們就少了一位一線的優秀外交官了。”
放棄了教師這個鐵飯碗后,陸慷正式開始了他的外交生涯。
這期間,他擔任過駐愛爾蘭使館首席館員、政務參贊,駐美國使館副館長、公使,也曾在多邊領域的聯合國安理會、軍控和防擴散事務以及亞太經合組織等平臺展露身手,稱得上是一位外交多面手。
在外交領域深耕20多年后,陸慷才站上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的臺子。
擔任外交部發言人4年來,穩健、干練、平和,是陸慷留給記者們的深刻印象。一位常年采訪外交部記者會的記者說:“他講話非常精煉,切中要害?!薄度嗣袢請蟆穭t在一篇文章中評價說,陸慷作風硬朗,發言素來以精煉扼要、字字珠璣著稱,常常讓人感到無一字可多,無一字可少。
在最后一次記者會上,陸慷說道:“希望大家通過我和同事們過去4年多的努力,對中國的政策有一個很好的了解,對我們努力同大家溝通,傾聽大家的、新時代中國外交官的這么一個開放的態度有個更好的了解?!?h3>冷漠擔當的神回復
陸慷給外界留下的印象一直很正。畢竟,他是“外交天團”中的冷漠擔當,殺手锏是一針見血。
2016年7月,在所謂的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公布前后,陸慷的一系列硬核發言迅速為他圈了一大波“粉絲”。
針對美國發言人罔顧事實的聲明,他毫不留情地戳穿:“美方歷來對國際法采取選擇性執行的態度,合則用、不合則棄,口口聲聲要求別人遵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可自己至今也沒有批準加入《公約》。美方有什么資格在南海問題上對別人說三道四?”
回懟完美國,英國又來搞事情。
同年12月,聯合國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中國和俄羅斯等國投了反對票,英國代表陰陽怪氣地說:中國外交不獨立,老跟著俄羅斯做決策。
陸慷一聽這話,立馬嗆了回去:“中國和英國的外交政策哪個更加獨立自主,這會是個很有趣的話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