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國霞


【摘 要】目的:評價取環鉗與B超配合應用于困難取環過程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本院收入的80例困難取環患者納入臨床數據資料,病例選擇于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按照入院日期單雙號實行分組,觀察組(40例)應用取環鉗與B超配合取環方法,對照組(40例)應用取環鉤取環方法,評比兩組取環成功總計率、取環并發癥總計率、取環效果滿意總計率。結果:觀察組取環成功總計率比較于對照組有關數據值顯著提高,體現組間指標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取環并發癥總計率比較于對照組有關數據值顯著降低,體現組間指標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取環效果滿意總計率比較于對照組有關數據值顯著提高,體現組間指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困難取環過程中采取取環鉗配合B超的臨床效果較好。
【關鍵詞】取環鉗;B超;困難取環
文章編號:WHR2019012220
近幾年,放置宮內節育器的女性絕經期人數更多,一些剖宮產后置入環的女性要求取環,然而,部分宮內節育器質量不好,引發困難取環現象[1]。本文作者將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入的80例困難取環患者納入數據樣本資料,研究取環鉗與B超配合實施在困難取環過程中的臨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將本院收入的80例困難取環患者(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是選用時間)用作數值研究資料,依據入院日期單雙號予以分組處理,每組入組40例。對照組:已經絕經的患者有27例,沒有絕經的患者有13例,年齡最高59歲,年齡最低37歲,其年齡均值為(44.26±3.24)歲,節育環是宮內節育器TCu的患者有20例,節育環是金屬圓環的患者有10例,節育環是V型節育器的患者有10例;觀察組:已經絕經的患者有28例,沒有絕經的患者有12例,年齡最高58歲,年齡最低35歲,其年齡均值為(44.21±3.22)歲,節育環是宮內節育器TCu的患者有18例,節育環是金屬圓環的患者有11例,節育環是V型節育器的患者有11例。計算兩組一般數據資料,獲得P>0.05統計學軟件檢驗結果。
納入標準:1)患者取環困難;2)患者及家屬都簽名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患者不愿意參與研究;2)患者具有取環禁忌證。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取環鉤取環方法:取環前沒有用藥,對外陰部位、陰道位置及宮頸部位予以消毒,采取探針沿著宮腔方向對宮腔深度和環部位予以檢測,采取取環鉤沿著探針方向深入宮腔將環下邊夾住,取出環。
觀察組采用取環鉗與B超配合取環方法:取環前采取0.4mg米索前列醇送入陰道中,采取B超監視儀器予以檢查,將探頭頻率設成3.5~5.0MHz,沒有絕經的患者當其月經干凈之后3~5d,使患者膀胱保持截石姿勢,讓膀胱保持適宜充盈,通過恥骨聯合的上邊將B超探頭置入,關注宮腔狀況,明確宮腔內節育環所處部位,實施消毒操作,對宮頸予以擴張,直到能夠將7號擴宮棒通過宮頸,在B超檢查之下采取取環鉗實行取環處理,相關動作保證輕柔,若存在嵌頓粘連現象,需將節育環拉到宮口,采取止血鉗取出環。
1.3 相關指標[2]
計算兩組取環成功總計率、取環并發癥總計率、取環效果滿意總計率。
1.4 評定標準[3]
取環成功:完全取出宮內節育器或/和斷裂的宮內節育器部分、殘留的宮內節育器部分。
取環失敗:沒有取出宮內節育器或/和斷裂的宮內節育器部分、殘留的宮內節育器部分。
1.5 統計學分析
將困難取環患者相關數據錄入SPSS 21.0開展計算,有關計數資料(取環成功總計率、取環并發癥總計率、取環效果滿意總計率等)表示成例數(n)或率(%)形式,數據實行χ2檢驗,P<0.05,呈現出組間指標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兩組取環成功總計率
觀察組取環成功總計率(97.50%)相對比于對照組有關數據值(75.00%)明顯提升,呈現出組間指標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觀察兩組取環并發癥總計率
觀察組取環并發癥總計率(7.50%)相對比于對照組有關數據值(25.00%)明顯降低,呈現出組間指標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觀察兩組取環效果滿意總計率
觀察組取環效果滿意總計率(97.50%)相對比于對照組有關數據值(82.50%)明顯提升,呈現出組間指標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放置宮內節育器的避孕手段較為有效且安全,可以予以長時間避孕,存在可逆性特征[4]。不過,放置宮內節育器患者易因為一些并發癥引發取環困難情況,比如宮內節育器出現異位現象,宮內節育器發生嵌頓情況,出現感染癥狀等,采取常規取環方法的出血情況也比較高,導致放置宮內節育器患者的取環效果不佳,對患者取環滿意狀況帶來一定影響。
在B超監測之下采取取環鉗予以取環,可以直接觀察宮內節育環具體類型、宮腔大小狀況、嵌入宮內節育環部位等,將提升取環準確性,減少宮內節育環殘留情況,減少患者痛苦[5]。該項數據體現出,采取取環鉗配合B超的患者取環成功總計率比取環鉤取環方法更高,并且患者的取環并發癥總計率更低,取環效果滿意總計率更高。表明取環鉗配合B超應用于困難取環過程中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
綜上所述,在困難取環過程中采用取環鉗配合B超的臨床效果比較好,可以明顯提升困難取環患者取環成功情況,將困難取環患者取環并發癥明顯減少,明顯提升困難取環患者取環效果滿意狀況,呈現出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東平,徐偉,馬舒蘭,等.卡前列甲酯栓聯合替勃龍片在絕經期婦女困難取環中的應用[J].廣州醫科大學學報,2016,44(04):18-19.
[2] 蘇麗艷,莊飛龍,馮淑貞,等.探討取環鉗結合B超在困難取環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4):187-189.
[3] 單海燕,徐穎,楊建成,等.宮腔鏡在困難取環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35):80-81.
[4] 王卓亞.B超聯合宮腔鏡在老年婦女困難取環術中的應用價值[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13):2445-2446.
[5] 李麗娟.超聲聯合宮腔鏡在老年婦女困難取環術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6):2992-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