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伍
當你來到旺蒼,登上這片“山青水綠迎貴客,美味奇香宴來賓”的民族旅游勝地和革命老區的紅色土地——紅軍城的時候。就會聽到悠揚的琴聲和動聽的歌聲。給人一種充滿喜悅和難以忘懷的感覺,它就是“旺蒼快樂演唱隊”。
“旺蒼快樂演唱隊”成立于2009年,共30人。此隊由年過72歲的礦務局總醫院辦公室退休老職工、老黨員秦建國老師領隊,其中男同志22人,女同志8人,他們中最大年齡的已82歲,最小年齡也有52歲,平均年齡約67歲。
起初,在演出現場,有個別人說“他們的神經有問題,一天沒事就在這兒吹、拉、唱、扯、吼、鬧”。鑒于這種情況。當場就引起了一場爭論,有人認為“那是素養低,沒有文藝細胞,對生活沒有追求,沒有欣賞水平的人才會說出這樣的風涼話”,秦老師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越是有人說這樣的話,我就越要把這些隊伍擴大,一如既往地帶下去,于是秦老師走上前拉著說風涼話人的手:“同志,感謝你對我們演唱隊工作的鼓勵”。這位說風涼話的人說:“我又沒說你們的啥子好話,為什么要感謝我”?“因為你從反面鼓勵了我們的正面,所以我們要感謝你”秦老師說。這位說風涼話的人很羞愧地說:“老同志,你這種處世哲學是值得我好好學習的”,當場就平息了這場爭論。
開始,這支隊伍的人員少、樂器少,有一定難度。秦老師找到縣委縣政府主管領導講明用公益性方式成立“旺蒼快樂演唱隊”的想法,用意和目的后,得到了縣委縣政府在精神上的大力支持,并補充了部分音響設備和樂器,解決了燃眉之急。
“旺蒼快樂演唱隊”使用的笛子、二胡、板胡、嗩吶、巴烏、葫蘆絲、月琴、中阮、大提琴,小提琴,小號,薩克斯、吉他等,絕大多數樂器都是隊員自出資金購買的,凡是進入這支隊伍的同志,都要經過秦老師等幾位主要負責人,對他們演奏、演唱的實際效果和面試進行嚴格篩選才能參加。管樂、拉樂、彈樂、弦樂、指揮都分工明確,專人負責,真是“裝備精良,多才多藝”。
這支快樂演唱隊的紀律是比較嚴格的。除了吹風下雨以外,每年的5月1日至10月1日,上午9-11點鐘;10月1日至5月1日,下午3-5點鐘,天天如此的在紅軍城內原兒童樂園演唱,同時也把要演唱的曲譜,歌詞打印成冊子人手一份,還規定了凡是無故缺席及請假兩次以上的隊員,取消每年重大節日演出資格。他們演奏的方式有獨奏,合奏,伴奏;演唱的方式有獨唱,合唱,兩步輪唱,有快板、相聲、詩詞朗誦、京劇、順口溜;演唱的內容有:解放前共產黨領導鬧革命的,歌頌紅色根據地的,解放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愛情的,甜蜜蜜的,更有改革開放十八大十九大的,還有脫貧奔康的,鄉村全面振興的和中華民族復興的等等。
每天演奏時,數以千計的圍觀群眾絡繹不絕,擁擠得水泄不通,掌聲不斷。連兩三歲的小孩都拍手稱快,年邁七八十的老人都豎起大拇指情不自禁的贊譽:好,好,好。甚至還吸引來許多斑斕色彩的雀鳥在空中婉轉著歌喉,盈盈著腰姿,飛來飛去,跳著吉祥的舞姿。
每年的五一勞動節,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國慶節,元旦節,春節都在“紅軍城”的玉龍廣場舉行盛大演出,甚至還多次到社區,鄉村給老百姓的婚禮進行公益性演出來增添歡慶氣氛,深受縣委縣政府和廣大觀眾的好評。
“…又見山里紅,久別的山里紅,你把太陽的色彩濃縮成故鄉情,又見山里紅,故鄉的山里紅,你把燃燒的歲月融化在我心中”。??!悠揚的琴聲和歡樂的歌聲,透過山川,透過河流,透過峽谷,透過蒙蒙細雨,透過玉龍廣場那亮麗的風景線,透過藍天的彩虹,透過天空釀造小雨的云彩,回蕩在紅軍城的上空。
只要是在場的圍觀群眾,凡是聽過紅軍城“快樂演唱隊”那悠揚的琴聲和動聽歌聲的人,無論在什么地方和時候,都能平那熟悉的聲音和調子,給自己找到同志,朋友,親戚,甚至是失散多年的親人。
??!紅軍城的歌聲,唱起了旺蒼人不畏艱難,開拓創新,求真務實,感恩奮進的拼搏精神和創業精神;唱起了旺蒼人民攻堅克難,脫貧奔康的激情;唱起了旺蒼縣人民張開雙臂,去擁抱和迎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美好明天。
我不但相信和堅信,而且預言和斷言,紅軍城的歌聲,將唱遍全中國,震撼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