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郁凡整理
我國是玩具的生產制造大國。在玩具業內,大部分生產企業負責人都認為,要將主要精力放在工廠管理上,因而生產是企業制造產品、實現價值的主要戰場。
《中外玩具制造》雜志自創刊起便始終關注玩企在生產管理方面動向,特別設立了“生產管理”“車間管理”“工藝技術”等欄目,通過專訪、綜合、調查等方式,將玩企在生產管理方面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業界朋友,助力企業實現產出效益最大化。而雜志的“專題”“關注”“業界”“經營”等欄目,也會聚焦國家對制造業升級改造的政策、玩企在生產管理方面遇到的問題等。
根據180期雜志內容綜合可知,我國玩企生產管理的不斷完善雖有國家政府的支持、政策的扶持與推動,但更多的是來自玩企的自我提升,如節能減排降低成本、規范用工留住人才、提升工藝投入高新技術等。
在玩具企業從單個走向產業、從傳統制造業向“智造”升級轉型過程中,政府是重要推手。如2006年初,澄海玩具禮品產業獲得首批15 家之一的廣東省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授牌,就離不開政府對產業的扶持(2006年1月號,《澄海玩具產業轉型升級提速》);鹽城市有關部門為促進該市出口玩具質量的提高,對玩具加工點實行規范運作,對在案的玩具加工點進行監督,要求其建立相關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加工產品臺賬、建立不合格品臺賬等(2010年9月號,《鹽城將規范出口玩企加工點》)。
近幾年,為鼓勵制造業轉型升級,從國家層面到各省市均推出不同程度的扶持獎勵政策。即便是用智能機械手代替人力,符合相關條件的企業都可獲專項補貼。2016年,廣東省一級安排超過2 億元用于工業機器人應用的事后獎補(2016年9月號,《政府鼓勵“機器換人”廣東實行事后獎補》)。
推薦閱讀:
2007年12月號,《政府五大舉措力促產業提升》
2008年5月號,《政府應扶持玩企轉型升級》
2008年12月,《中山構建玩具監管5大機制》
2010年11月號,《江蘇調劑消化玩具業庫存物資》
2015年5月號,《廣東院士為制造業創新驅動發展獻策》
2015年11月號,《中國制造業走智能升級路》
2017年1月號,《企業“智造”專利先行紅利多》
2017年4月號,《六大舉措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回顧過去15年,在成本增加、國家環保政策等多因素影響下,玩企紛紛從內部入手,小處著手,節約能源。如深圳寶德玩具廠使用節能燈比普通照明燈節電率達到30%;廣東挪拉馬修玩具有限公司在日常生活中節約水電,將生產過程中的部分廢品廢料經過處理后循環利用等(2010年10月號,《節能降耗從“小”處著手》);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通過與東莞寶元數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改善了傳統液壓式橡塑料射出機的節能方法,使用永磁同步馬達伺服系統成功降低耗電量達60%(2010年10月號,《中山隆成用伺服馬達系統節電逾六成》)。

優化生產流程有助于企業節能減排
推薦閱讀:
2010年10月號,“企業節能環保專題”,《生物降解材料將成玩企寵兒》
2012年8月號,《星月公司注塑熱風回收一舉多得節能降耗》
2012年10月號,《順嘉玩具優化生產流程降耗增利》
2018年9月號,“環保專題”,《環保大潮下玩企的危與機》
玩具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對于人工的需求量非常大。早在2004年開始,廣東玩具業就一直遭遇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從一線生產工人到技術工人都比較缺乏。在解決用工短缺問題上,玩企從自身出發,一方面提高工人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環境,為員工提供技能培訓、休閑娛樂設施等;一方面提升設備自動化程度、升級生產線,減少用工。
作為玩具業權威媒體,《中外玩具制造》雜志在報道有關玩企亟需用工消息后,曾引起業界注意,如成都玩具協會就主動表示愿意組織工人到廣東玩具企業工作(2004年9月號,《成都玩協欲組織勞工入粵》)。
推薦閱讀:
2004年8月號,《“民工荒”沖擊廣東玩具業》
2006年3月號,《創新增效化解玩具企業招工難》
2006年7月號,《最低工資上調促企業轉型》
2007年4月號,《用工緊缺再度困擾玩具業》
2010年11月號,《從設備工序著手減少用工》
2015年4月號,《玩企“社交招聘”用工“穩”字當頭》
2018年4月號,《企業升級生產線應對招工難》
玩具生產過程中涉及到許多環節,比如模具的制作,產品的噴漆、組裝、縫紉、填充等等。不同的生產工藝、技術設備都會影響生產效率、產品合格率等。在過去15年間,我國玩企不斷創新工藝、升級更新設備,以達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如采用CAD/CAE/CAM 技術、數控加工裝備等提升模具工業水準;委托大專院校,研發木制玩具絲網印刷機;啟用水口料回收機創新工藝,減少加工工位人員,縮短再利用水口料注塑成型的周期等。
推薦閱讀:
2005年9月號,《現代模具:玩具業提升的加速器》
2005年10月號,《創新從工藝抓起》
2005年11月號,《龍昌國際水口料處理工藝創新增效益》
2006年2月號,《激光焊接在塑料玩具中的應用》
2008年8月號,《東莞建機器人中心助產業升級》
2009年6月號,《電玩具生產的儀器配備》
2011年12月號,《電子書助從業者提高效率》
2014年4月號,“生產自動化專題”,《生產自動化玩企可借力“智造勞工”》
2015年5月號,《科技加快玩企自動化生產步伐》
2016年7月號,《“海天智造”讓玩企如虎添翼》
2016年9月號,《工藝提升促進產品升級》《龍昌“機器換人”效益產能倍增》
2017年6月號,《3D打印進步讓玩具研制更出彩》
2017年7月號,《鎮泰引入二維碼追蹤物流提效》
生產管理涉及的面非常廣,如何提升合格品數量、如何控制生產規模、如何整合生產團隊、如何科學管理工人、如何保證車間安全等等。不同玩企在優化車間管理方面都有不同的做法,如東莞市東芭玩具制造有限公司把工廠的合格品數量、次品數量與生產時間以曲線圖的形式畫出來,繪制成“東芭曲線”圖,并且從延長穩定期、縮短學習期、靈活控制規模、整合生產團隊等方面入手,對車間管理進行優化(2012年3月號,《“東芭曲線”優化車間管理》)。
推薦閱讀:
2008年8月號,《“東芭曲線”尋求車間效益最大化》
2008年10月號,《5個辦法防范危險化學品管理風險》
2008年11月號,《中小玩企如何搞好車間管理》
2008年12月號,《如何搞好生產任務管理》
2009年6月號,《如何搞好質量管理》
2009年8月號,《玩具廠如何進行人性化管理》
2012年7月號,《優質玩具源自綜合監控體系》
2014年7月號,《萬達贏在不打折扣的執行力》
2014年11月號,《鎮泰加快物流一體化改革》
2015年1月號,《企業安全生產需防患未“燃”》
2017年6月號,《玩具企業如何“消滅”呆滯庫存》
2017年7月號,《玩企如何破解采購管理難題》

生產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企業從多方面入手
自雜志創刊以來,關于玩企生產管理、車間管理的相關報道非常多,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如2004年6月號刊登的《如何應對生產成本飆升》中,人工問題、原材料成本問題、成品率問題都有涉及。而在特別策劃的專題中,對于企業的關注除了產品研發、銷售,也都會涉及生產方面的改進、創新。如2011年12月號,“走進玩具產區系列之一”的《永嘉要打造游樂玩具之都》;2012年4月號,“走進玩具產區系列之三”的《深圳升轉關節點,向左還是向右走?》。
推薦閱讀:
2004年12月號,《走進“玩具村”體驗“安全感”》
2005年5月號,《如何緩解玩具生產3大壓力》
2005年7月號,《工資條考勤卡可認定勞動關系》
2007年3月號、4月號,《國際標準與生產成本控制》(1、2)
2008年3月號,《玩具企業如何實現升級轉型》
2009年2月號,《江蘇玩企減負“過冬”積蓄后勁》
2012年11月號,《廣東玩具業加力升級轉型》
2014年10月號,《業態創新,產業轉型升級新動力》
2016年4月號,《臺州加速創新轉型升級》
2016年4月號、5月號《玩企精益生產模式探討》(上、下)
2018年3月號,《做好品控須掌握科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