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強
判斷一個文化館群眾文化服務效能的高低,需要從文化館干部工作態度以及辦事效率入手,根據文化館干部的辦事效率了解當前文化館的情況。另外,還應該了解文化館中各項文藝工作的開展狀況,了解群眾對于文化館工作開展的態度。想要有效提升文化館群眾文化服務效能,就需要先改變群眾對于文化館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促進其發展。
我國疆域遼闊,各個地區之間存在著較大的文化差異,再加上每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所以導致各個地區的風土人情不盡相同。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地區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為了能夠有效促進當地文化的發展,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國家在每個地區建立了文化館,通過文化館對當地群眾進行文化服務。為了能夠更好地服務大眾,文化館不能停滯不前,這就需要不斷創新,不斷增加新的服務項目,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社區文化的開展。文化館能夠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群眾的需求開展文化活動,才能夠有效推動社會文化活動的開展。
在很多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當地人民群眾對于文化沒有具體的概念,這就容易導致當地的文化特色逐漸丟失。文化館的建立能夠為群眾做一個良好的文化示范,讓人們認識到什么是文化,并有效實現當地文化的傳承。對于每一個地區來說,文化是當地人民群眾社會實踐的產物,對于他們來說這些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應該將此類文化保護起來,并將其發揚光大。
文化館最大的職能在于傳播當地優秀文化,為當地群眾帶來良好的精神文化體驗。除此之外,文化館還要擔任監督管理的職責,避免出現不良文化大肆傳播的現象。當今社會網絡發展迅速,這就導致群眾接受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如果群眾自身沒有一定的辨識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通過文化館的監督,能夠很大程度上保護群眾不受不良文化的影響。
當前,文化館的建設難以適應當下的社會發展速度,使文化館在提升自身文化服務效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難以實現群眾文化服務效能最大化的原因在于文化館自身建設不足。文化館基礎建設不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經費不足。文化館不是普通的事業機構,它是具有公益性的一種文化機構,所以文化館工作開展的各項費用都是由政府進行支付。由于各個地區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當地政府能夠提供的資金水平也不同,這就導致有的文化館的發展嚴重受到經費不足的影響,很多文化活動無法按照原計劃進行,使得文化館的群眾文化服務效能受到限制。其二是基礎設備建設不同。之所以會出現文化館設備不同的現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經濟發展程度不同,有些地區設備齊全,可以充分地將文化館的一些活動展現到群眾面前,實現文化的有效傳播;還有很多地區,由于經濟能力有限,政府能夠為文化館提供的設備也有限,這就會限制文化館效能的發揮。
文化館是在政府支撐下發展的事業單位,政府會盡量給足發展資金,這就導致文化館沒有危機意識,在開展活動或者管理時都一直在沿用較為傳統的一些方法。這些方法能夠勉強維持文化館的存在,但是無法實現文化館的創新與有效發展。經調查發現,很多文化館在沒有硬性要求的情況下,大多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只有地方政府或者中央下達了建設社會文化相關的文件,他們才會舉辦一些活動。平時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缺乏積極性,無法實現文化館群眾文化服務效能的提升。
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影響著文化活動的開展。文化館是公益型事業單位,所以需要有較強責任心以及奉獻精神的人來擔任這項工作。但是當前大部分工作人員年齡較小,各項條件難以達到文化館專業隊伍的標準。另外,由于文化館工作的開展涉及各個方面,所以工作人員的來源也多種多樣,有的是從其他崗位調配過來,有的則是從劇團轉過來,還有大學畢業生新就業。文化館隊伍建設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對文化館的發展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近年來,黨和政府格外重視社會文化建設的開展,在此過程中一直在提高文化設備的建設,不僅開始增加對于貧困地區資金的投入,在建設過程中還注重提高各地文化館的發展水平。在加強文化館建設過程中不僅注重對于資金的投入,還注重對于文化館實質內容的建設。
文化館是促進社會文化建設的主要場所,更是輸出文化活動的重要渠道,只有合理的管理機制才能夠充分地將文化館的作用發揮出來。在完善管理機制過程中,要注重工作人員的管理,通過培訓等方式提高其自身的業務能力,激發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和事業心,以此促進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要制定較為強制的人員管理制度,無法達到標準的員工下崗或者轉崗,積極引進優秀員工。要嚴格發揮每個職能的作用,尤其在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注重每一個環節的進展情況。
例如,在開展音樂表演活動過程中,文化館工作人員需要對群眾進行音樂指導,組織群眾積極參與其中。在此過程中不僅會涉及到對于群眾的教學指導,還包括對于活動的設計以及組織。監督人員要密切關注工作人員工作的開展狀況,在發現工作人員出現懈怠的狀況時,監督人員可以隨時提醒。通過此種方式保證音樂表演活動的有效開展,提高文化館的群眾文化服務效能。
人們的生活逐漸進入小康社會,廣大群眾對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想要提高文化館的群眾文化服務效能,需要對工作隊伍進行完善,只有較為強大的工作隊伍,才能夠有效促進文化活動的開展,并且在開展活動過程中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在建設過程中要從思想、業務、管理、組織等方面入手,保證每一位都能夠在群眾文化服務中發揮自身的作用。首先需要建立人才補充培養機制,提高人的綜合素養;其次,需要定期對文化館內的員工進行專業培訓,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尤其對于音樂、舞蹈、美術、書法等藝術類相關的工作人員,以保證文化館工作結構的專業化。
文化館是傳播文化的主要途徑,最大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所以,文化館需要不斷對活動開展的內容進行更新,滿足群眾當下的精神需求。尤其在經濟以及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文化館要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促進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
例如,在傳統的音樂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大多是對參與活動的群眾進行相關文化的傳播,并對其進行適當指導。在活動開展過程中群眾可以進行表演,也可以參與其中進行討論。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文化活動當中,工作人員可以利用網絡進行宣傳,組織社區群眾一起建立文化交流群。開展音樂相關的教育活動時,可以錄制視頻,讓無法到場的社區群眾也能夠受到熏陶,更大范圍上實現文化的傳播。
文化館的性質具有特殊性,想要充分發揮文化館的作用,就得明確文化館在社區文化傳播中的作用。單純以文化館為基礎開展活動很難達到制定的目標,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文化館的服務效能,文化館可以改變文化傳播的策略。比如在各個街道設立小的站點,通過站點進行更為細致的文化服務,為每一個區域的群眾提供學習文化、了解文化的機會。另外,各個站點可以配置不同的文化專業工作人員,以此促進藝術工作的開展,豐富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

在文化館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有群眾進行參與,因此宣傳工作就顯得至關重要,要讓更多的群眾了解到文化館的存在,認識到文化活動的重要性。所以,宣傳工作的開展也是提高文化館服務效能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還要做好對于群眾的調查工作,只有清楚地了解當地群眾的喜好才能夠設計出有趣的文化活動。并且,當文化館充分了解當地群眾的需求后,也能夠更加具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工作。宣傳與調查工作的開展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將每一步驟的工作做到位,才能夠真正發揮文化館的作用。
綜上所述,促進文化館效能的提升是文化館發展的需要,更是促進社會文化建設的需要。所以,在研究如何提高文化館的群眾文化服務效能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文化館存在的意義,發現當前文化館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問題尋找解決方案,使文化館向更好的方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