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寧寧
編者按:提起江西省的井岡山,我們面前浮現的是革命戰爭年代的硝煙和戰火,還有紅米飯和南瓜湯。每到暑假,井岡山就會迎來旅游高峰,來此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記者也曾多次來到井岡山學習、游玩,而這次吸引記者再次來到井岡山的是一位走在稻蛙綜合種養路上的創業者、井岡山市黃老頭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稻蛙基地經理——劉容。
劉容是地道的井岡山市人,她生于此長于此。高中畢業后,劉容看到蓬勃發展的井岡山旅游業,就在景區開設了一家美甲店,店鋪選在來井岡山旅游者都必去的天街。美甲店雖不能讓劉容大富大貴,卻也讓她衣食無憂,日子在平安順遂中度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劉容卻越來越不安于現狀。她不愿意繼續靠小生意打發日子,不愿意每天和朋友討論的就是美容、衣服這些淺顯的話題。她的思想深處總覺得自己應該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以便既能提升自己也能幫助別人,但卻一直沒有找準方向。在機緣巧合下,劉容認識了在農業圈里摸爬滾打了30多年的一位專家,這給她的創業方向打開了新的思路。
通過與專家的多次接觸,劉容意識到井岡山好山好水定能孕育出好的農產品,選擇農業創業一定大有可為。但劉容的選擇卻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一致反對,他們紛紛勸說她放棄從事農業創業的想法。看起來柔弱、骨子里卻倔強的劉容不但沒有放棄,反而勇往直前。她去過湖南、到過廣西,多方考察項目,最終選擇了稻田養蛙這種綜合種養模式作為自己的創業項目。在考察過程中,她了解到青蛙集食品、保健品、藥用于一身,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一直是我國城鄉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品。在稻蛙綜合種養模式中,青蛙是農田滅害能手,它的糞便是水稻的有機肥料,所以蛙田里的水稻無須打藥、施肥。而這樣種出來的又是有機大米,因此稻蛙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在確定創業項目后,劉容開始辦理相關許可證件、考察養殖基地、確定種蛙來源、學習養殖技術。
2018年的冬季,劉容在江西省井岡山市石市口鄉豐田村流轉了村民的30畝地。她看中的是這塊田地兩面靠山,地勢條件好,有充沛的水源供應;缺點是田中石頭多,對水稻種植不利。接著劉容開始了田間工程建設,開挖蛙溝、加高加固田埂、安裝防逃設施等等,每一項工作劉容都帶著工人親力親為。開始一次新的創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其中水稻田上的天網曾3次被大風吹掉。劉容雖笑著跟記者說起這些,但也能讓人感受到她創業的艱難。一系列的挫折也曾讓劉容差點放棄,但內心深處對農業的熱愛又讓她堅持了下來。正所謂“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很快,基地的基礎設施全部準備就緒。
2019年3月,劉容每畝稻田中放入蝌蚪15萬~20萬尾。自從蝌蚪下了田,劉容的心也跟著下了田,她照顧這些小家伙精心無比,一旦發現養殖的蝌蚪有任何異常,她馬上向專家請教,立即解決出現的問題。從蝌蚪養到幼蛙需要70~78天,當蝌蚪完全變成幼蛙后就移栽水稻秧苗。劉容告訴記者,經過4個月的養殖,她的稻蛙基地養殖了50多萬只青蛙,現已開始陸續出售。經測算,劉容的養蛙基地中青蛙畝產量可達750公斤,青蛙的銷售價格現階段為36元/公斤,預計青蛙一項每畝收入2.7萬元,水稻畝產400公斤,大米銷售價格30元/公斤,這又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采訪中,劉容告訴記者,這一年的創業歷程讓她更堅信自己能在農業領域體現自己的價值。她計劃明年擴大稻蛙綜合種養的規模,以“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領周邊農民一起發展稻蛙綜合種養,合作社將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培訓,回收成蛙。她還計劃開發新的套種模式,如在藥材田里養殖青蛙。劉容期望在紅色的革命圣地譜就一曲綠色創業的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