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君
1
永遠不要坐等老板主動跟你溝通
老板最需要一個主動的你
我們以前做項目時,常常需要做表格。有一次領導叫同事做張 excel 統計表,工作不難,但是他做了2個小時都沒有交。
領導過去問他怎么回事,才知道他根本沒聽懂表里需要插入哪些子項,所以他一直在扭扭捏捏的琢磨。這兩個小時里,他也不問領導到底應該怎么做,就干等著領導主動去找他,把領導氣得夠嗆。
職場上像我同事這樣不主動溝通的案例太多了。
工作被動,像機器人一樣等著領導安排工作;不主動匯報工作進度,總是等著領導來問;明明沒摸清客戶的需求,也不去了解清楚;遇到難題不尋求幫助,只會自己瞎琢磨……
不主動溝通,老板就默認你會按時按量地完成工作,結果到了 deadline 你突然說交不上活兒,毫無回旋之地;不主動溝通,客戶就以為需求已經提清楚了,結果你干完了才發現驢唇不對馬嘴,結果只會惹惱客戶。
如果你有這樣的問題,請切記:
工作上的主動溝通,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動溝通工作,可以是交流對工作的理解,或者是任務進度,也可以說明自己遇到了什么問題,希望對方提供什么樣的幫助等等。主動溝通,就是要主動了解工作需求,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去找解決方法,才能更高效地開展工作。
一個人若想在工作中脫穎而出,一定要改變自己的被動狀態,主動、定期地跟領導和客戶溝通,主動爭取機會,主動提出問題,主動尋求幫助。
沒有一個領導不青睞善于主動溝通的員工。領導不怕你提問題,怕的是你不思考,永遠沒有問題。加入思考的主動工作,永遠勝于被動工作。
2
沒有邊界感的人最令人討厭
別把情分當本分
我們產品部門有個女同事,常常讓男同事幫忙搬重東西。男同事們本來覺得幫這點小忙沒啥,大家開始就都相安無事。
但是后來情況就變了。她喜歡網購,常常買很多大宗物品送到公司來,她自己拿不動,就老是支使同事幫她搬到車庫里去。
有時候,同事工作忙抽不開身,她就不耐煩地催促“水果不趕緊拿下去就放壞了呀”,也沒想過給同事們留點兒表示感謝。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太想給她當搬運工了。
她沒有意識到:幫她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在職場中正確的請求他人的幫助,才不會被認為是“伸手黨”?
想要在職場中請求他人的幫助,可以采用“等價交換”。
第一步,說出你的困難,明確訴求。
第二步,主動表明你會怎么回報。
我有一次項目招標需要準備很多材料,想請同事幫忙。我是這么跟同事提出訴求的:
“我還需要準備200份材料,對方要求8點前準備好。我實在弄不過來,想請你幫忙準備50份,我預估需要1個小時。不知道你有沒有空?等我忙完這個任務,我可以幫你一起做××××的工作。你看可以嗎?”
同事掂量了下手頭的工作,覺得可以抽出一個小時的空,就答應了我的請求。
一忙完工作,我就第一時間做了兩件事:1.請同事吃飯,表示感激;2.主動問他有哪些工作我可以幫忙,兌現承諾。
工作中,一個人總會遇到困難,請人幫忙是常有的事情。請求幫忙的時候,請一定要記得等價交換,及時履行自己的承諾,在同事那里建立良好的信用。
千萬別耍小心機,請人幫忙的時候客客氣氣,幫完了又翻臉不回報。職場中待久了,大家都是千年的狐貍,誰也玩不成聊齋。如果把人家的情分當本分,自己不反過來回報,那就沒法一起愉快共事了。
真誠才是王道,有來才能有往。
3
一個員工最大的靠譜
是為“最終結果”負責
在職場中,有一種思維能力叫作閉環思維,它決定了一個人的工作是否靠譜。
閉環思維是指做事有始有終,任務從你開始,那就到你結束。你負責整個過程,檢查問題、溝通問題、改善問題和控制輸出質量。
換言之,領導把一項工作交給你后,就不用操心后續,不用再盯進度,不擔心你不落實。你會告訴領導何時交付結果。即使你中途做不好,你也會及時反饋,讓領導有時間應對。你最后交付的成果,一定是領導覺得有質量的成品。
若要做一個做事有著落的人,每當你要提交一份工作結果時,要在心里問自己:這樣的結果能不能直接交給最終客戶?
做一項工作,你要意識到:我輸出的成果就是最終的產品。領導把任務交給你了,他們的角色就變成輔助。你有什么困難可以找領導討論解決,但你本人要對這個產品負責。
想要在職場中變得優秀,一定要培養閉環思維,凡事有著落,對工作結果負責,別做那個只提交半成品的不合格員工。
4
永遠不要期待別人主動為你爭取權益
老板更欣賞那些主動進取的人
許多人對于在職場中主動爭取權益覺得特別不好意思,尤其是職場新人,還覺得“有點羞恥”。
職場上適當的主動爭取自己的合法利益是對自己負責任,領導也希望員工是個能夠對自己負責任的人。職場上不爭權益的人基本上是這種心態:只要做好事情,領導自會看到我的成績,會主動給我升職加薪。
但事實上,領導絕無可能事事顧全面面俱到。甚至有些領導看不到你的工作成績,還會誤以為你整天無所事事。
馬云講過一段話:
“員工的離職原因林林總總,只有兩點最真實:1.錢,沒給到位;2.心,委屈了。”
很多人離職“覺得受委屈了”,都是因為自己沒有早點表達訴求爭取權益。
我有位前同事,在公司工作了6年,他業務熟練,早就可以獨當一面,卻年年漲薪都沒份。他不敢主動爭取權益,總是希望領導能夠“良心發現”,主動給他升職加薪。
后來他沒有等到,自己越來越覺得委屈,主動裸辭了。
他沒有認識到兩個問題:
一、任何公司都要最大化的逐利,用最少的錢出最多的活。你不爭取權益,大多數公司都不會主動。二、屁股決定腦袋,即使換位思考,員工與領導也沒法想的一模一樣。你眼中的“付出”和領導眼中的“收獲”很難對等。
你悶頭干活,不主動匯報自己的工作量,就會導致領導根本不知道你做了哪些工作,當然就無法衡量你的貢獻;你不主動爭取權益,領導就會以為你干得很開心知足,根本不知道你其實壓抑很久了。
老板不是你肚里的蛔蟲,不會時刻覺察你的委屈情緒。
5
職場沒有苦勞,只有功勞
永遠要把精力用來做最重要的事
我曾經有位同事,常常出外勤。北京的交通大家也都知道,他一出門半天都回不來。他在這類工作上花費很多時間,卻沒有得到賞識認可。因為我們當時的外勤工作簡單,領導不覺得這能體現個人能力。
有一條職場的鐵律是:你的升職加薪和苦勞無關,只和業績有關。
我這位同事在“小事”上花費了太多時間,導致重要工作做不出成績,業績平平。每年的年終優秀獎都輪不到他,總是頒給那些為領導分擔重要工作、創造重要價值的人。
在職場中,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要常存“二八定律”意識:永遠把時間用在做最重要的事上,永遠做值得做的事。
什么是最重要的、值得做的事情?
我妹妹去年新入職場時問我這個問題,我不準備講大道理,就給了她一個簡單直觀的判斷標準:
判斷要不要做一件事,可以看能不能把它寫進年終總結里。如果你吭哧吭哧干完了一項工作,都不好意思把它寫進年終總結里,至少說明這項工作上不了臺面、含金量極低,對公司的貢獻低,對個人的成長也沒啥益處。
寫到這里,肯定有人想吐槽:領導給你派雜活你干不干?領導叫你訂外賣拿快遞,你能說不干?
想要擺脫干雜活的現狀,首先你自己先要有這個意識:“我要努力培養核心能力,做更重要的工作”。
如果你連這個意識都沒有,就絕不會主動培養能力。相反的,當你主動培養能力后,領導自然都會慢慢委派更重要的任務給你。
如果你都工作好幾年了還在干雜活,我有句扎心的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你之所以還在干雜活,是因為你在領導眼里只有干雜活的能力。
還是那句話,任何公司都是最大化逐利的。領導才不傻,人力那么貴,這筆賬誰都會算。好員工都用來做最重要的活兒,雜活都會讓“便宜”的員工來干。
一起加油吧,努力培養核心能力,把有限的時間精力,都用來做那最重要的事。
(摘自“MBA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