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論任何時代,教師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英語的用武之地也變得更為廣泛。高校作為培育英語教師的基地,對我國英語教育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但由于師資力量等方面的限制,英語教師專業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如今我國在英語專業上對各種教學方式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和實踐,如非正式學習方式、TPACK教學模型、慕課環境下的教學等,都為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可行性,也為英語專業的培育模式提供了有用的參考。本文就從英語教師發展的內涵入手,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局限性和可行性途徑。
【關鍵詞】英語教師專業;專業發展局限性;可行性途徑
【作者簡介】張芬香(1977.07-),河南獲嘉人,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行業都得到廣泛的發展。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在企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不論是作為職業的翻譯,還是與外企合作,在各行各業都有著更國際性的作用。在我國傳統的英語教師專業的教育中,更注重培養應用性技術人才,而在綜合素質等方面較為忽視。在我國國際化發展的過程中,英語教師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和責任,因此對英語教師的培養也就顯得更重要了。
一、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和重要性
1.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專業人才的培養,可以提升一個人的職業知識、能力、責任。對于英語教師專業而言,其專業培養的發展是指使教師在專業精神、教學理論、教學知識、專業技能等方面得到完善。
教師專業在我國的發展,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的層次教育,“教師教育”“教師培訓”“師資發展”等概念被提出。外語教師專業最早的發展則源于20世紀90年代“外語師資培訓”“師資教育”兩個概念,短短的20多年時間,我國英語專業教學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現代教學觀念認為,英語教師專業培養是一個不斷借鑒、學習、思考和發展的動態過程。
2.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
(1)首先,英語教育同其他職業相同,都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英語教師在上崗入職前后,都需要專業的培訓,且是持續性的。由于我國現代教學模式、方法的不斷優化改革,作為教師,與時俱進的學習新的知識和教學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英語教師專業的教學卻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只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水平,更不是以獲得教育學歷、資質為準。因此,英語教師專業不是提供崗位培訓,而是教會學生英語教師所需要做的本職工作和其他綜合素質,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專業能力。在職的發展則是教師培育的延伸階段,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是專業能力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2)外語教師專業也是現代教育中專業化運動的體現。英語教師專業的學生存在性格、認知、教育背景等多方面的個體差異,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會展現出不同的優缺點。現在教育界呼吁建設“雙師型”的教資隊伍,因此在教師專業的培養上,也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綜合培養,包括理論知識、實踐經驗、證書、職稱等多方面。可以說,多方面的培養可以充分發揮這些未來的英語教師們的優點,補足缺陷,使其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能更好地持續進步。
(3)英語教師專業的發展也是教育改革的必要進程。英語教師專業是高校、職校語言學科改革的主要實踐者,也影響到學院自身改革、發展的進程和英人才培養的目標,高效、高質的改革可以推動學校整體改革的進程,英語教師專業的改革則可以將學校帶入更國際化的行列。
另一方面,雖然很多學校語教師專業的改革在積極地進行,但其自身的英語教師專業的師資隊伍卻在人數、能力上都達不到教學改革的要求,教師在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創造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雖然隨著改革的深入,專業教師在知識、教學技能等能力上有所提高,但在專業適應力、教學科研等能力還要進一步提升,以適應英語教師專業的改革發展。
二、教師專業發展的局限性研究
從我國教育改革的長遠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長遠角度來看,目前很多學校在英語教師專業方面的改革力度、效果依舊不夠理想。至于其中的原因,按照是否直接參與教學這一點來區分,可以分為內外兩個因素,內因主要和專業教師有關,外因則和學校教育改革的各方面環境有關,具體如下:
1.教學改革內因的局限性。對于英語教師專業教學,英語教學自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門課程,教師在教學中所展現出的英語的專業知識、相關文化也是教學的內容之一,因此學生在耳濡目染后也會在自身的認知、品德等方面進行變化。其他課程也是一樣,教師所呈現出的知識的完善性和自生的不同魅力,都是會對學生產生不同影響的因素。
因此,如果專業教師對教學知識掌握得不夠完善、自身的綜合能力不強,或者缺乏教學激情、動機不強,則會使學生在受教中不能對專業發展進行正確認識。另外,對于高職院校,一些教師的態度依舊散漫,對英語教師專業的教學責任不夠重要,教學時沒有激情,也會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以外,學校對專業教師隊伍的長期規劃,也會影響到專業教師的人數、教學水平。如果院校對英語教師專業的發展規劃缺乏長遠的眼光,缺乏教師梯隊的培養,中青年教師缺乏多年的教學經驗,因此在應對教學問題時可能處理欠妥,而教學經驗豐富的中老教師,則可能不能緊跟時代和改革的步伐,教學方式老套,也會阻礙英語教師專業教學改革的進行。
2.教學改革外因的局限性。除了教師反面的內在影響因素,教育改革政策、學校教學制度和學校教學環境等外界因素也是影響英語教師專業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就英語教師專業的改革而言,因理論和實踐的案例較少,因此缺乏具有針對性的改革指導和實際借鑒,實際改革只能摸石頭過河,因此也局限了英語教師專業教學發展。國內對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研究依然處在起步階段,對TPACK模型等教育方式的發展依然不夠明確,缺乏有效的實踐實驗研究,因此各種教學理論的主可行性也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雖然很多院校有意加強英語教師專業的師資力量,或者想要更好地培養現有教師的能力,但院校缺乏與當地政府、企業等方面的練習,在尋找平臺或搭建平臺時就會缺乏支持,導致一些培訓質量不高、流于形式,使師資建設緩慢、效果差。
以上這些外在因素都是明顯不利于英語教師專業的改革開展的,各種人才培養目標、教學目標也無法被實現。因此,想要改變現狀,打破局限,以上兩方面就是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三、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性研究
為了提升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性途徑,需要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改變,只有打破局限,才能在更多的方向上進行改革、發展。如上文,目前影響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主要體現在教師素質、學校教學體系、教師培養體系等方面。在這些因素中,與學生直接進行教學接觸的方面,諸如專業教師,是影響更深遠、關鍵的方面,會起到教學效果的決定性作用,而外因對內因的影響效果則極為明顯。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提高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性的方法。
1.養成終身學習、積極追求進步的習慣。與專業教師而言,除了必要的崗前培訓,更重要的養成在職學習、終生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時代在快速變化,教書育人的教師則更應當終生學習、跟緊時代,以讓自身時刻保持能夠勝任教學的狀態。
終生學習的方向,可以以自身執教課程為中心進行擴展學習,擴展知識廣度、完善知識結構。在信息時代下,很多職業技能、專業知識都是由多領域的知識綜合產生的,因此以教學為中心,擴展天文地理、科學、歷史、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識是必要的。當一名教師擁有這些廣泛、精細的知識,且不說他的自我修養會提高很多,他在教學中所展現出的個人魅力、知識魅力也會進一步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至于學習的途徑,筆者建議從具有較厚文化底蘊、知識的網絡平臺、雜志、論壇、書籍等方面進行,如《21世紀英文報》《英語沙龍》等。為了緊跟時代,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也是不錯的方式,在增長知識的同時,還能由此與學生建立更好地溝通,挖掘新的教學方式方法。
2.積極進行教學科研和教學實踐。學院進行科研意的目的是以自生狀況出發研究出更適合自身的、實現改革目標的途徑和方法。進行校本教研的主體應是英語教師專業的教師,這樣可讓使他們更好地了解教學現狀,了解學校教學體制、教學計劃、教學資源等方面的優劣勢,這樣才能提出更好的可行性方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途徑,也是完善理論的必要方法。因此在建設理論的同時,需要開展實驗教學,在實踐中加強反思,以使教學理論不斷改進、完善。實踐教學中的反思可以多用批判性思維,反思的對象包括教學對象的特點、教學內容、方法、效果等多方面。另外,習慣性的反思,不僅能幫助教師找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能更好的激發教學靈感,使教師能更好地探索、創新教學方法、手段,提高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教師專業的發展存在很多方面的局限性,而提高可行性,需要針對現有問題做出改變,但一個體系的完善、一直教師隊伍的培養都是長期、持續的過程,因此改革也需要持續地進行,在實踐中也需要教師們去不斷地反思、創新,以促進英語教師專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程曉堂,孫曉慧.中國英語教師教育與專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