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語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如何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是英語教師要完成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教學的最終目標。本文立足課堂教學活動,多角度地培養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守護學生的課堂初心。
【關鍵詞】 培養習慣;融入教育;滲透意識;守護初心
【作者簡介】曹瑾,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陶都中學。
《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教師要使課堂學習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從而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其人文素養。
一、培養生活習慣,滲透關心意識
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為了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并積極鍛煉身體,筆者在教授《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6 Food and lifestyle中Reading時,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筆者先通過與學生自由交流,了解學生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再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方式,讓學生學習到飲食結構與身體健康之間的關系。然后教師向學生講述自己的飲食與生活方式,在有意識地貫穿本課重點詞匯教授的同時,進一步向學生滲透健康意識。最后組織學生圍繞“All the boys want to be tall and strong. All the girls want to be beautiful and slim.”這一話題來討論“What can/cant we eat?”和“What can/cant we do?”,這樣既進行了英語口語的訓練,鞏固了本課所學的知識,又讓學生自然地意識到要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并感受到“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
二、培養行為習慣,滲透真心意識
英國作家薩克雷有過這樣一段精彩的論述:“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收獲一種命運?!币虼?,在未成年人中開展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加強禮儀修養,是促進未成年人成長、成人、成才必不可缺的奠基工程。
八年級下冊Unit5 Good manners為開展禮儀教育提供了素材。在Welcome to the unit教學中,教師先通過讓學生判斷圖片中行為是否正確并簡要說出原因,讓學生了解到各種禮儀知識,同時讓學生深入思考在這些公共場所是否還有其他注意事項,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觀點,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然后創設不同的場景,學生兩人一組,用英語談論如何在公共場所舉止得體,進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本單元Reading部分有關英國各種禮儀習慣的一段采訪。閱讀前,教師在展示有關英國禮儀的圖片時教授學生學習了本課的新詞匯。再引導學生通過skimming和scanning進行有效閱讀,深入了解英國的禮儀習慣。圖文并茂的課堂讓學生在英國文明禮儀習慣的氛圍中受到感染。最后教師利用圖表形式組織學生討論英國和中國禮儀方面的差異之處,通過設問 “ Do we need to improve our manners?”讓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習慣,學生紛紛表示要通過學習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等八禮,做文明有德之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三、培養閱讀習慣,滲透專心意識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眾所周知,閱讀有益于育德、有益于勵志、有益于啟智、有益于明史。培養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對于正在成長的學生來說將會終身受益。
八年級下冊Unit4 A good read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通過Reading對名著《格列佛游記》有了初步了解,并好奇于故事的結局,表現出強烈的閱讀欲望;通過Integrated skills板塊從聽力材料中獲取了英國著名作家作者J.K.羅琳的信息,深入了解了《哈利·波特》系列。Task板塊是要學生完成一份關于閱讀習慣的調查表,并根據從調查表中所獲取的信息描述自己的閱讀習慣。在教學中,筆者在組織學生完成寫作后,安排學生小組交流,了解組內其他學生的閱讀習慣,建議學生注意學習他人的良好閱讀習慣,激勵學生愛閱讀,多閱讀,會閱讀,暢游在知識的海洋里。
四、教會關愛他人,滲透愛心意識
大部分的獨生子女由于備受家長的溺愛和遷就,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心別人、愛護別人。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妨借助教材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加以引導,不但可以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同時可以讓他們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
例如,八年級下冊Unit6 Sunshine for all讓學生直面社會弱勢群體,學生在就如何幫助他們的口語交際中逐步樹立起同情弱者、樂于助人的意識。Reading部分有關特奧會的知識宣傳及一名志愿者的經歷讓學生們明白了:通過特奧會和志愿者,能幫助智障人士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學生們當即表示樂意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盡自己所能幫助他人。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真正踐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既要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又要守護課堂的初心,注重德育與英語教學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品德,提高綜合人文素養,真正實現通過英語課程學習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戴佳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課堂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