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黎峰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目前人們已經從傳統的媒體時代進入了融媒體的時代。這樣的發展趨勢下,新聞編排工作也變得逐漸多樣化。隨著人們對新聞內容、新聞播報的方式、新聞節目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相關的編排人員應該調整好自身心態,抓住發展和創新的機會,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因此本文就針對融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新聞編排的創新策略進行簡單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起到參考性的建議和指導。
【關鍵詞】融媒體;廣播電視;新聞編排;創新策略
傳統的廣播電視中,新聞編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單一性,已經不再適應當前人們的發展和生活的需要了。在融媒體的時代背景下,面對龐大的信息數據資源,相關的新聞工作者們應該轉變自己的工作思維模式,利用創新性的手法挖掘有效的、高價值的新聞信息,并且對這些信息進行合理的、科學的整合與編排,使新聞的內容更加符合現在受眾者們的審美觀和價值觀等等。那么如何正確的看待融媒體下,新聞編排工作的創新發展和改革,是目前工作者們所面臨的一項重要的挑戰和難題。
1. 廣播電視新聞編排工作概述
廣播電視新聞編排工作就是指電視中新聞的后期制作到播出的所有準備工作,其中包含了新聞的收集、新聞資料的整理,新聞稿的編輯、新聞播報環節的準備等等。任何的新聞都是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和整理才能面向受眾者的,在實際的新聞播報工作中,相關的新聞采集員在進行新聞收集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差錯,這時新聞的編排就顯得非常重要,對于新聞信息是否能夠進入傳播空間或者信息能否繼續傳播,編排部都有著直接的決定權。
新聞的編排有著多種不同的方式,其中有:集中法,把所有相關的內容串聯在一起,進行集中的播報,形成大規模的直播陣勢,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對比法:將兩個具有矛盾的新聞放在一起進行播報,通過鮮明的對比使得矛盾更加沖突,從而引發人們對事件的思考和關注。除了上述中的這幾種方法還有統一法、變化法等等,可以對新聞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和處理,減少人們看新聞時的嚴肅感與沉悶感,另外對于一些比較急的新聞還可以進行隨時的插播。
2. 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所具有的劣勢與優勢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廣播電視新聞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這些影響有好有壞,比如:
2.1 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所具有的劣勢
相比于傳統的媒體時代,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的人們不再需要通過報紙、書籍、期刊等比較單一的方式才能獲取信息。越來越多的人們利用互聯網、手機、電腦進行網上檢索和瀏覽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且網上的信息具有海量性、多樣性、特殊性、及時性等特點,人們利用互聯網進行關鍵詞的檢索就能夠提取到有用的信息,大量的節省了時間。相比之下,廣播電視新聞不僅沒有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方便快捷,同時在進行信息的播報過程中還會出現消息滯后現象,一些地區偏僻的信息接收落后,除此之外,廣播電視新聞不具有一定的互動性,人們不能及時的了解自己想要的信息,只能被動的接受信息的傳播。另外,因為在進行新聞等信息的播報過程中插入了大量的廣告時間,導致人們對節目失去了一定的興趣和關注點。
2.2 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所具有的優勢
隨著融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行業開始被漸漸地淘汰,但是廣播電視仍然還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相比于比較先進的電子設備,電視、廣播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每個家庭中都存在的基本設備,另外我國社會趨向于老年化的發展,許多中老年人對手機和電腦還不會使用,他們通常都是通過電視和廣播進行信息的獲取,這就使得電視和廣播等媒體的普遍性和操作簡單性的優勢體現出來了。另外人們在利用手機或者電腦進行聯網瀏覽時,難免會遇到網絡信號不好或者是網絡故障等現象,這些就導致了手機等電子設備不能正常的運行和工作,對人們的生活也會產生巨大的消極影響。但是廣播電視新聞卻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并且在使用電視或者廣播的過程中還能收獲相比于電子設備更好的視覺和聽覺的享受。
3. 融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編輯工作中存在的典型問題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的影響下,電視廣播新聞編排工作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在進行相關的編輯工作中,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
3.1 新聞內容審核機制不健全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中,新聞傳播的方式變得多種多樣。傳統的新聞播報都是通過一系列的精加工才會正式的向大眾進行傳播。但是現在隨著網絡的不斷普及,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播報這和傳播者,在這樣的背景下,相關的機構并不具備完善的新聞內容審核機制,導致網絡上出現很多負面、暴力的新聞,并且新聞播報的內容也失去了一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嚴重的影響了新聞體系在社會中的正面形象。
3.2 個別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低下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相關的網絡操作技術被廣泛的運用到新聞編排的工作中來,這就要求了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加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相關的專業業務水平。但是目前社會上從事新聞編排工作的人員大多數安于現狀,沒有更高的追求和危機感以及責任意識,對新的技術認識不夠,還不能在工作中很好的運用比較先進的科技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廣播新聞編輯行業的發展。
4. 新聞編排發展策略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新聞的高要求,新聞編排工作應該進行創新性的發展,改變傳統的播報觀念和播報方式。因此在進行新聞的編排中應該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出發,進行相關的改進。比如:
4.1 突出新聞的重點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為了更快速的抓住受眾者的關注力,在進行新聞播報的時候應該選擇重要的新聞進行播放,并且在這個播放的過程中將新聞的重要點體現出來。另外,不管是在各大網絡平臺還是新聞報紙上,都可以將重要的消息設置為置頂狀態,能夠讓受眾一眼注意到。并且在進行電視廣播的過程中,還可以對重要的新聞進行詳細的報道,對不太重要的新聞信息可以簡單的帶過,突出新聞的重點。
4.2 抓住社會民眾的實際需求
新聞的播報內容往往是社會民眾最關心的內容或者是社會民眾實際的需求。因此相關的新聞編輯人員應該在進行新聞編輯的過程中,貫穿這一理念,從基層出發,及時的了解老百姓當前最關注的問題和需求,并對這些問題進行相關的分析和整理,最后對老百姓所關心的問題進行科學性、合理性的播報,對老百姓的關注和需求做一個交代與總結。
4.3 提高主持人的表述能力
新聞播報的效果與新聞主持人有著直接的關系,每一條新聞播報都具有時間限制,在有限的時間內,必須體現出每條新聞六個要素。這就要求主持人有一定的編報能力,可以在播報的過程中快速且清晰的表達新聞內容。同時新聞主持人還應該具有較強的心理素質,避免在新聞的播報的過程中因為緊張出現讀錯字或者是吐字不清晰的現象,保證受眾者在觀看或者收聽新聞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視覺與聽覺享受。
4.4 加強播報的連貫性
影響新聞效果的不僅僅有新聞主持人的表述能力,還和新聞發生的過程、以及事件發生帶來的影響有關。因此新聞在進行編輯的過程中,除了具備基本的六要素之外還應該在內容中體現出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可靠性、及時性等等。當發生重大事件后,相關的電視臺除了馬上對事件進行詳細播報之外,還應該外派實地記者前去調查,第一時間將事件發展的情況和自身的感受進行播報,加強新聞播報的連續性,保持受眾者對事件的關注感。
4.5 加強動態表述
在新聞播報的過程中,不僅僅采用單一的語言播報的方式,還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圖片來對新聞內容進行補充,這種方式彌補了語言上的蒼白,能夠形象化的體現出新聞事件的發展情況。比如在發生地震或者是山洪時,通過一些圖片的展示,可以直觀地讓受眾者們了解到事件的嚴重性,能夠引起更多地人們對事件進行后續的關注。
4.6 完善廣播新聞審核機制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信息的內容和信息的傳播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任何人都能成為信息的傳播者,目前相關機制的不健全導致了網絡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負面新聞。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完善廣播新聞審核機制,對新聞的內容進行嚴格的審查和要求,積極引導正面的輿論,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并且還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網絡平臺增強受眾者的互動性,提高新聞的認可度和接受度。
4.7 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在融媒體時代的影響下,各種媒體之間都具有一定的聯系,新聞的播報方式也變得更加先進,這就需要相關的編排人員具有較高的綜合能力,能夠在工作中具有專業的撰稿能力和較強的計算機編輯能力以及相關短視頻的剪輯能力。在競爭逐漸激烈的市場中,讓電視廣播新聞具有競爭優勢。同時還要提升員工的職業素養,在新聞編排的工作中傳遞正能量,傳播正確的新聞事件,絕不弄虛作假。
5. 總結
綜上所訴,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具有一定的優勢也具有一定的劣勢,在市場競爭逐漸激烈的今天,想要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相關的編排工作人員應該明白傳統的電視廣播新聞中存在的不足,積極地轉變相關的工作思維模式,用于接收新鮮的事物,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地進行創新和發展,對電視廣播新聞中的不足進行及時的改正,保證新聞的播報既具有傳統模式的準確性、真實性又具有一定的互動性、及時性等等。以上就是筆者對于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編排策略進行的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
參考文獻:
[1]白鳳玲.視覺文化時代下的電視新聞節目編排創新模式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01):111
[2]丁雷.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發展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8(18).
[3]王平山.新媒體時代地方廣播電視的發展探討[J].新媒體研究 ,2017(1)
[4]張栩.探析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人員的改革創新[J].傳媒論壇,2018,1(17):54-55.
[5]吳安.論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發展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