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周雅萌
9月下旬,平塘至羅甸高速公路平塘特大橋即將合龍。這座世界級大橋,因332米高的世界最高混凝土橋塔而備受關注。
“平羅高速是全省首批3個高速公路品質工程創建示范項目之一,平塘特大橋更是建設重點中的重點,也將成為貴州的新地標。”貴州省公路開發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泉說。
長期以國省干線和農村公路建設為主責主業的貴州省公路系統,怎么也建起了高速公路?
2009年,貴州首次提出縣縣通高速。為適應這一發展戰略,全省高速公路建設轉向項目多業主制和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發展模式。
根據安排,省公路局抽調精兵強將組建了高速公路建設管理辦公室,以業主身份擔起了高速公路建設這一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同年,由省公路局高建辦負責建設的杭瑞高速大興至思南、思南至遵義段兩個項目正式開工,貴州公路系統翻開了新的歷史篇章。
2016年,以省公路局高建辦為基礎組建的貴州省公路開發公司正式成立,通過深化改革和資源整合,著力打造省公路局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建設融資新平臺,拓寬融資渠道。
“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在長期的普通公路建設過程中與地方建立起良好的關系,這為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減輕了很多壓力。”袁泉說,除此之外,省公路局在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十分注重涉農設施建設,“我們通常把施工便道作為農村群眾的出行通道來建設,原有道路被損毀的也同步進行修復,為群眾帶來不少方便,反過來我們的工作也得到地方大力支持。”
但最重要的還是品質。“自2013年公路系統修建的第一條高速公路通車后,到現在我們已建成超過800公里高速公路,至今沒有一次中修,更不要說大修。”在袁泉看來,團隊豐富的管理、施工經驗十分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對品質工程建設的不懈追求。
“我們始終堅持‘人品+產品’的創建思路,將人格魅力放在第一位,要讓品質工程創建轉變為我們的社會責任,形成我們的企業文化。” 貴州省公路開發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馬白虎說,這也是平羅高速品質工程創建的核心所在。
“品質工程不一定是指標最高的工程,但一定是用心的工程。”馬白虎介紹,為了保證品質,平羅項目辦會定期組織業主、監理、施工方以調度會、現場會等方式交流經驗,到最后甚至形成了班組之間主動開展交流分享、共同提升項目品質的熱烈氛圍。

建設中的平塘特大橋。(劉葉琳 /攝)
為了把“產品”做好,平羅高速項目首次將“監理+代建”模式引入貴州。參建單位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專門成立了由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總設計師孟凡超任組長的專家組,對平塘特大橋進行悉心照料,為這項世界級工程的順利完工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平羅項目辦還要求施工單位與高校、科研機構主動對接,推進產學研一體化,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我們還在大小井特大橋鋼管砼拱圈內預埋了大量的通信光纜,長期采集數據,建立起健康監測系統。”馬白虎說,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是品質工程的重要保障。
在該項目另一個世界級工程大小井大橋上,通過和某科研機構合作,施工方借助北斗衛星進行自動糾偏,從人為控制變成數字化控制,建設精細化程度邁上了新臺階。
要讓交通強國建設從量變走向質變,品質是關鍵。馬白虎說,打造“品質工程”,就是要不斷踐行交通強國西部示范省戰略,打造“貴州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