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楊剛
本屆孔學堂國學書博會向公眾免費發放了100萬元惠民購書券、投放100輛綠色出行專用出租車,全國110余家出版參展單位攜10萬余種國學圖書齊聚貴陽,近8萬嘉賓讀者共赴這一場文化盛會。
花溪河畔清風拂柳,孔學堂中書香氤氳。
“向公眾免費發放100萬元惠民購書券”“全市投放100輛綠色出行專用出租車”“110余家出版參展單位攜10萬余種國學圖書齊聚貴陽”“單霽翔、戴建業、毛佩琦、余世存、梁衡等名家紛紛空降孔學堂”……
8月30日至9月1日,爽爽的貴陽迎來第三屆孔學堂·國學圖書博覽會(以下簡稱孔學堂國學書博會)。十里河灘,近8萬嘉賓讀者共赴這場文化盛會。
9月1日,孔學堂國學書博會接近閉幕。上午9點,門口已經有很多市民在排隊等候,有人早上7點半就來了,有人連續來了3天……
走進孔學堂,拾階而上,濃厚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本屆孔學堂國學書博會設置有近20個展區,總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吸引了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中信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當當網、崇賢館、故宮出版社、香港聯合出版集團、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岳麓書社、貴州人民出版社等110余家出版社單位,攜10萬余種國學圖書及文創產品參展。通過大門安檢后,市民書友們一頭扎進大成殿展區的書堆里。
貴陽烏當區書友丁長理(化名)連續來了3天,熱愛閱讀的他,家中藏書已有千余冊。
“通過發動一家人在微信搶購書券,領得800元,加上有的出版社現場打折,這次買了上千元的書,有上海古籍出版的傅斯年文集系列,孔學堂書局出版的《易經明解》《貴州書院史》,中信出版社的《先生》《我的世界觀》等,用券后自己只付了52.6元。”丁長理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買完書接著聽講座是逛孔學堂國學書博會的“標配”。丁長理還制定了“聽課”方案:
8月30日上午,明倫堂明德廳,聽梁衡先生講《樹梢上的中國》;下午,陽明大講堂,聽單霽翔講文化自信。31日上午,陽明大講堂,聽“網紅教授”戴建業講“詩與真”;下午,明倫堂明德廳,聽華杉講王陽明傳習錄……
“同時舉辦的講座有好幾場,比如毛佩琦、溫海明、孫晶、李克、郭爽等,我也想去聽,可是時間沖突。”丁長理略表遺憾地告訴記者。
書香濃、人氣足,本屆孔學堂國學書博會成為廣大市民書友周末“充電蓄能”的“好去處”。
為助力全省脫貧攻堅,本屆孔學堂國學書博會緊扣大扶貧戰略行動,匯聚黨政部門、出版機構、文化名人等各方力量,開展了脫貧攻堅專題圖書展、圖書捐贈、文化名人貧困鄉村閱讀推廣等系列活動。
脫貧攻堅圖書展位于孔學堂六藝學宮,主要展出關于近年來全省脫貧攻堅相關理論研究、科技科普和文學作品3大類出版物,包括《貴州反貧困叢書》《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海雀青松譜》《在路上》《五姐妹》《迎香記》《山神與天渠》《大山作證——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紀實》《農村電商知識讀本》等37種140余冊。
其中,《山神與天渠》是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當代愚公”黃大發傳記;《春暖烏蒙山——畢節試驗區漫記》講述畢節試驗區為擺脫貧困、艱苦卓絕探索的故事;理論研究專著《中國反貧困的貴州樣本——以恒大集團幫扶貴州為例》由中共貴州省委政策研究室、貴州大學聯合出版……
貴州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總編輯謝丹華是《貴州反貧困叢書》編輯之一,她告訴記者:“我在編輯叢書時深刻地感受到,遠大的目標與貧弱的基礎,光明的前景與艱難的前行,發展的豪情與現實的挑戰,無時無刻不在觸動著貴州群眾的血脈與神經。”
(2)從單源先驅體出發來對合成的陶瓷先驅體進行理論構造,這樣得到的陶瓷先驅體能夠克服取代差異,減少缺陷。通過這兩點構造的陶瓷先驅體結構,在分子動力學模擬下能夠獲得影響因素更少的有效理論結果,對今后研究同樣有參考意義。
在圖書捐贈活動上,全省20多家出版機構為貧困地區捐贈了40余萬元碼洋圖書。其中,貴州出版集團捐贈20萬元碼洋圖書,中文在線捐贈10萬元“全民閱讀電子卡”。
捐贈圖書主要是近年來國內出版的,群眾急需的農業實用技術、產業知識、法律知識等書籍和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等各類書籍,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閱讀需求。
本屆孔學堂國學書博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開展系列活動,將進一步引導廣大山區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主動學習“充電”,從根本上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進一步縮小城鄉閱讀基礎設施差距,為村民“富腦袋”“富口袋”創造良好條件,讓經典出版物真正惠及廣大貧困山區群眾,為全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更多更強勁的文化動力。
“孔學堂國學書博會為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搭建了一個底蘊深厚的平臺,我們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支持和利用好這個平臺是應盡之責。”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彭衛國表示,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傳播,孔學堂的作為是令人贊嘆的,既出版書籍、雜志,又舉辦孔學堂國學書博會等各種活動,“這值得我們學習。”
本屆孔學堂國學書博會以國學為主,緊扣傳承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首次聚焦地方文庫編輯出版,7省市參展機構攜8部地方文庫,包括盡攬巴蜀人文精神的《巴蜀全書》、延續關學精神的《關學文庫》、囊括貴州地域精品力作的經典集成《貴州文庫》等地方文庫都集中亮相。
彭衛國說,本次活動必將推動全國各地地方文庫的編撰出版,助力各個地方根據自己的文化特色,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工作。
傳承經典,傳播文化,本屆孔學堂國學書博會分會場精彩紛呈。
8月30日,“30本最受讀者歡迎的國學圖書”評選出爐,極大地提升了國學經典的傳播。
8月31日上午,貴州文化名家顧久開講“閱讀貴州·尋文貴陽”,從貴州古生物時代講到現如今貴州、貴陽的發展,充分展示了貴州文化的多元化、多樣性。
傳承、發展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國首個以國學為主題的圖書博覽會——孔學堂·國學圖書博覽會“永不落幕”。

本屆孔學堂國學書博會上,110余家出版參展單位攜10萬余種國學圖書齊聚貴陽。圖為展區一角。(孔學堂書博會組委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