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劉娟 圖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張俊
都勻市歸蘭水族鄉在駐村工作隊幫扶下,不斷夯實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發展百香果種植、蛋雞飼養等產業,村民逐步擺脫貧困,邁上了共同富裕的小康路。
歸蘭翁奇村的劉政,最近心情特別好。家里新修的3層樓房完工入住了,家里種的百香果、養的珍珠雞和黑毛豬都長勢良好,組里村民自發出資出力修建的文化廣場也日漸成型,喜不自勝的他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然而,這樣的好事在幾年前對翁奇村的人來說是難以想象的。
“過去我們村出村的路只有一條人行山路,大約10多公里遠,步行要兩三個小時。”翁奇村黨支部書記吳光勛說,“那時候,市價9塊的豬肉在我們村收購卻只要四五塊,修房的磚只能運到上寨,再由拖拉機和人工轉運,往往每塊0.5元的磚到村里成本就漲到1塊5了。到2016年,村里都還有3位老人沒去過都勻縣城呢……”
賣貨被壓價,買貨卻抬價。一條路制約了整個村的發展。2016年,在貴州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的協調幫助下,投入500萬元,一條翁奇至三都排港的3.7公里通組路開工修建,并于2017年完工投入使用,翁奇村有了第一條通組出村路。
“我是2018年脫貧的,那時候聽冉書記的話種了3畝百香果,養了12頭黑毛豬。年末時百香果賣了2000多元,黑毛豬也賣出了2萬多元的好價錢。”劉政說,“今年,我還聽書記的,養珍珠雞種百香果,跟著書記準沒錯!”
劉政口中的冉書記是貴州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派駐的第一書記冉東生,2018年3月來到翁奇村,與村支“兩委”一起,通過發展種植養殖產業,不斷壯大村級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截至2018底,翁奇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26戶838人,未脫貧12戶26人,貧困發生率降到3%以下,建設7條共15.6公里通組公路,6.7公里通村公路,完成村級出列任務。
日子越過越好的還有翁奇村的鄰居陽立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29戶,貧困人口1826人,2019年貧困戶全部清零。貧困戶們能擺脫貧困,得益于村里的兩種“金餑餑”。
人類活動:邊坡的巖土體開挖,造成短時間內對坡體的應力場、位移場、滲流場形成了巨大的改造,使巖土體發生卸荷損傷,破壞了自然斜坡的平衡狀態,促使巖體內部應變不斷發展,繼而在宏觀表現為裂隙的擴展、融合,最終導致巖體失穩而發生崩塌落石。
小雞蛋形成大產業。走進都勻市益鼎惠農有限公司陽立村蛋雞養殖場,四五個工作人員正在流水線上作業。“以前村里沒有什么企業可以工作,只能去外面打工,還很辛苦。現在好了,家門口就能上班,每天5分鐘不到就到廠里了,一個月4000多元的工資,既輕松還能就近照顧孩子呢。”陽立村村民吳洪邦說。
2017年,陽立村設立海蘭灰蛋雞養殖項目。財政扶貧資金投入78萬元,覆蓋160戶貧困戶,作為貴州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的幫扶點,省公安交通管理局投入20萬元幫助建設養殖基地,惠及貧困戶40戶。據養殖基地負責人介紹,除了入股分紅,貧困戶還可進場打工,每月工資3000—5000元不等。
陽立村村支書吳天崇說,養殖場每天產蛋七八萬枚,銷往廣州以及貴陽。“我們的雞蛋每天最多也只能往貴陽送一車去,想多賣些都沒貨,本來準備儲藏的倉庫也暫時沒用上,一直都是這樣,供不應求。”
該公司前3年按6%、7%、8%分紅給貧困戶,已完成第一次分紅,每戶貧困戶獲得380元分紅股金。今后兩年還將逐步遞增。
百香果助農增收。作為現如今的“明星果”百香果,最開始并不被陽立村村民們所接受。
2018年3月,貴州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選派楊健榮到陽立村開展脫貧攻堅同步小康輪戰工作,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一番調研后,他帶來了300株自費購買的百香果苗。

都勻市歸蘭水族鄉翁奇村駐村第一書記冉東生(右)指導村民種植百香果。

蛋雞養殖項目讓村民得到了實惠。
這個大家都沒見過的新奇水果,如何種?怎么賣?大家心頭有疑問,紛紛選擇先觀望。在楊健榮的多番走訪交流后,村里的吳天用嘗試著種下了3畝22棵苗。
“當時書記讓我種,其實我也不是很有信心。但他告訴了我很多種植技巧,我就覺得試試看吧。”
然而,讓吳天用沒想到的是種下的第一年就喜獲豐收,僅22棵苗就為他創造了5000多元的毛收入。這也讓村里的其他人看到了種百香果增收的希望。
2019年,吳天用成為陽立村致富帶頭人,帶著鄉親們種下了83畝左右的百香果,覆蓋貧困戶40戶。楊健榮還多方學習,教授鄉親們在百香果園中放置蜂箱,既幫助百香果花授蜜,也能收售蜂蜜,又增加了一份收入。
如今,陽立村百香果種植已經初具規模。下一步,楊健榮計劃繼續擴大規模,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價值,以品牌商品進軍市場。
最近,大定村村委會時常人頭攢動,頗為熱鬧。“我都來3D影院看過5次安全宣傳片了,我是騎摩托車的,以后還是要小心駕駛……”“不能喝酒開車,不能超速,騎摩托車要帶頭盔……”“我回去以后就告訴我們那邊的孩子們,讓他們以后坐車、開車都要小心,安全第一……”
在大定村村委會新建成的交通安全宣傳地,村民們看完3D動畫安全事故宣傳片后議論紛紛,不禁感嘆交通事故的危險以及表明今后要注意安全的決心。
大定村位于歸蘭東南部,距市中心45.6公里,距鄉政府14.6公里。偏遠的地理位置、曲折的山路以及村民們淡薄的交通安全意識,導致事故時有發生。
安生即民生。為有效防治交通事故,宣傳安全駕駛知識,2018年3月派駐到大定村做第一書記的郭鵬,充分利用身為貴州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特勤支隊民警的職業優勢,在幫助村民發展茶葉、海花草產業,脫貧增收的同時,大力宣傳交通安全常識,預防村民因交通意外致病返貧。
專業人辦專業事。郭鵬協調爭取到60萬元資金助力歸蘭水族鄉大定村、陽立村、甕奇村打造交通安全文明村,在基場小學打造交通安全文明學校。
建成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陣地,既配有電腦、移動式喇叭等常規設備,還投入科技設備3D影院、駕駛人性格測試儀、兒童交通安全游戲體驗機等,以游戲、娛樂的方式讓群眾潛移默化中接受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郭鵬充分利用這些先進設備,為村民播放交通安全警示片,同時入戶走訪,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講解了橫穿馬路、無證駕駛、超速、酒后駕駛,以及低速載貨汽車及三輪汽車、電動車違法載人、面包車超員等交通違法行為的危害,有效增強了村民交通安全防范意識,為交通文明安全村寨打下堅實基礎。
“省公安廳交管局自2016年以來,對都勻市歸蘭水族鄉扶貧點開展幫扶工作,協調投入資金約1847萬元。有省廳交管局的鼎力支持和地方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在2019年讓歸蘭老百姓全部脫貧出列,過上幸福生活。”省公安廳歸蘭水族鄉扶貧隊隊長汪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