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溫燕 青木 ●陳一 柳玉鵬 張靜
“消費品進口下降預示美國經濟將進一步放緩。”面對美國商務部5日公布的貿易數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的標題凸顯對貿易戰給美國經濟帶來傷害的最新擔憂。美國最新貿易數據顯示,盡管今年頭9個月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同比下降了13.4%,然而美國對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卻上升更快,整體貿易赤字仍然高達4813億美元。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美國正在遭受“自我造成的傷害”。聯合國貿發會議5日發表的最新報告也顯示,自美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以來,雙邊貿易顯著下滑,美國消費者負擔加重,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的25%的關稅中,有17%的關稅負擔“落在了美國消費者的肩上”。這些貿易數據清楚地證明了從去年美方挑起貿易戰到現在,中方一直表明的“貿易戰沒有贏家”的觀點。顯然,美方也感受到了這一點。在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取得原則共識之后,雙方正為達成階段性協議緊鑼密鼓地加快推進。不少外媒注意到中國官方媒體日前再次強調的一個信息:取消已加征關稅是達成協議的必要條件。
貿易逆差下降并非好消息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5日發布的9月貿易統計數據顯示,美國9月的貿易逆差為525億美元,較8月下降4.7%,是5個月以來最低水平。其中9月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從上個月的289億美元下降到280億美元。今年頭9個月,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與2018年同比更是下降了13.4%。不過,對于這個“好消息”,美國媒體并沒有表現出興奮,反而憂心忡忡。“美國之音”稱,美國貿易逆差下降主要原因是美國原油進出口自1978年來首次出現順差,以及美國減少了從中國的進口,但美國全年貿易逆差仍會有增無減。盡管美中貿易逆差大幅下降,但美國對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卻上升更快。今年頭9個月,美國總的貿易逆差仍從去年的4565億美元增加到了4813億美元。
“消費品進口下降預示美國經濟將進一步放緩。”《華爾街日報》稱,美國一些消費品進口9月大幅下降,這一最新跡象表明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可能會蔓延至美國國內經濟。報道稱,進口下降集中于國內基礎需求(剛需)的若干領域,因此這為人們越來越擔憂的經濟疲軟正在遍及全美提供了新的證據。進口的工業品如半導體、工業機器等下滑1.9%,反映出在美國第三季度商業投資的收縮。而消費品如手機、玩具以及服裝的進口下降4.4%,車輛和汽車部件的進口下滑3.4%,這兩類消費品的下降預示著美國消費者開銷的不好狀況,它們一直是支撐美經濟主要支柱。
美國CNBC稱,盡管特朗普總統認為,貿易戰會帶來贏家和輸家,但是從經濟角度來看,貿易戰給美中都帶來了巨大損失。最新數據顯示,與去年前9個月相比,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額下降了530億美元,對中國的出口只下降了145億美元。不過,由于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一直遠比從中國的進口要少得多,因此即使絕對數字下降較少,但跌幅反而更大。今年前9個月,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同比下降了15.5%,降幅大于中國對美國的進口下降13.4%。此外,這一宏觀的平均數字掩蓋了個體產業經歷的真正痛苦。與貿易戰開始前的2017年同期相比,2019年美國對中國的礦石出口暴跌了65%,林業和牲畜業出口分別下降39%和35%。美國農產品出口下降了20億美元。這些對美國來說可能是一個更持久、更深層次的經濟問題。雖然近來中美傳出貿易關系緩和的好消息,但真正的危險在于,中國正在尋找新的供應商,這意味著對美國出口商造成了永久的損害。
“美國受傷害更大”
“美國正遭受‘自我造成的傷害”。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稱,周二聯合國發布的一份報告證明貿易戰是美國、中國和世界的一個“三輸局面”。報道稱,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貿易戰導致美國制造業收縮,對農業造成了真正的傷害。隨著美國大選升溫,特朗普政府顯然意識到這一點,但已經晚了,“貿易戰既不好也不容易贏”。
●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溫燕 青木 ●陳一 柳玉鵬 張靜
“消費品進口下降預示美國經濟將進一步放緩。”面對美國商務部5日公布的貿易數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的標題凸顯對貿易戰給美國經濟帶來傷害的最新擔憂。美國最新貿易數據顯示,盡管今年頭9個月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同比下降了13.4%,然而美國對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卻上升更快,整體貿易赤字仍然高達4813億美元。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美國正在遭受“自我造成的傷害”。聯合國貿發會議5日發表的最新報告也顯示,自美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以來,雙邊貿易顯著下滑,美國消費者負擔加重,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的25%的關稅中,有17%的關稅負擔“落在了美國消費者的肩上”。這些貿易數據清楚地證明了從去年美方挑起貿易戰到現在,中方一直表明的“貿易戰沒有贏家”的觀點。顯然,美方也感受到了這一點。在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取得原則共識之后,雙方正為達成階段性協議緊鑼密鼓地加快推進。不少外媒注意到中國官方媒體日前再次強調的一個信息:取消已加征關稅是達成協議的必要條件。
貿易逆差下降并非好消息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5日發布的9月貿易統計數據顯示,美國9月的貿易逆差為525億美元,較8月下降4.7%,是5個月以來最低水平。其中9月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從上個月的289億美元下降到280億美元。今年頭9個月,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與2018年同比更是下降了13.4%。不過,對于這個“好消息”,美國媒體并沒有表現出興奮,反而憂心忡忡。“美國之音”稱,美國貿易逆差下降主要原因是美國原油進出口自1978年來首次出現順差,以及美國減少了從中國的進口,但美國全年貿易逆差仍會有增無減。盡管美中貿易逆差大幅下降,但美國對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卻上升更快。今年頭9個月,美國總的貿易逆差仍從去年的4565億美元增加到了4813億美元。
“消費品進口下降預示美國經濟將進一步放緩。”《華爾街日報》稱,美國一些消費品進口9月大幅下降,這一最新跡象表明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可能會蔓延至美國國內經濟。報道稱,進口下降集中于國內基礎需求(剛需)的若干領域,因此這為人們越來越擔憂的經濟疲軟正在遍及全美提供了新的證據。進口的工業品如半導體、工業機器等下滑1.9%,反映出在美國第三季度商業投資的收縮。而消費品如手機、玩具以及服裝的進口下降4.4%,車輛和汽車部件的進口下滑3.4%,這兩類消費品的下降預示著美國消費者開銷的不好狀況,它們一直是支撐美經濟主要支柱。
美國CNBC稱,盡管特朗普總統認為,貿易戰會帶來贏家和輸家,但是從經濟角度來看,貿易戰給美中都帶來了巨大損失。最新數據顯示,與去年前9個月相比,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額下降了530億美元,對中國的出口只下降了145億美元。不過,由于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一直遠比從中國的進口要少得多,因此即使絕對數字下降較少,但跌幅反而更大。今年前9個月,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同比下降了15.5%,降幅大于中國對美國的進口下降13.4%。此外,這一宏觀的平均數字掩蓋了個體產業經歷的真正痛苦。與貿易戰開始前的2017年同期相比,2019年美國對中國的礦石出口暴跌了65%,林業和牲畜業出口分別下降39%和35%。美國農產品出口下降了20億美元。這些對美國來說可能是一個更持久、更深層次的經濟問題。雖然近來中美傳出貿易關系緩和的好消息,但真正的危險在于,中國正在尋找新的供應商,這意味著對美國出口商造成了永久的損害。
“美國受傷害更大”
“美國正遭受‘自我造成的傷害”。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稱,周二聯合國發布的一份報告證明貿易戰是美國、中國和世界的一個“三輸局面”。報道稱,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貿易戰導致美國制造業收縮,對農業造成了真正的傷害。隨著美國大選升溫,特朗普政府顯然意識到這一點,但已經晚了,“貿易戰既不好也不容易贏”。
5日,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了貿易戰對中美貿易影響的報告。報告顯示,自美對華加征關稅以來,雙邊貿易顯著下滑,美國消費者負擔加重。今年1至6月,中國輸美商品總額從去年同期的1300億美元降至950億美元,減少約350億美元。報告稱,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的25%的關稅中,中國商品平均出口價格下降8%,抵消了部分關稅影響,而美國消費者和進口商則承擔了大部分關稅成本,有17%的關稅負擔“落在了美國消費者的肩上”。
報告還顯示,中國對美出口減少350億美元的同時,其他國家和地區對美出口增加210億美元。這顯示出,盡管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輸美商品的補充,但仍不能完全滿足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也不能完全代替中國商品。在填補中國商品缺口的其他地區中,中國臺灣是最大受益者,2019年上半年臺灣對美出口增加42億美元。其次是墨西哥對美出口增加35億美元,歐盟對美出口增加27億美元。不過,報告警告稱,一些國家和地區對美出口額上升并不等于它們一定有利可圖,因為全球經濟都因貿易戰而萎縮,一旦貿易戰升級,情況會更惡劣。
“美國發動對華貿易戰自身受害更大”,韓聯社6日稱,自美國發動貿易戰以來,在經濟方面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貿易戰沒有贏家。美國發動對華貿易戰得不償失,而且美方受到的經濟損害更大。
彭博社5日稱,由于貿易戰以及氣候原因,9月份的美國農場破產井噴式爆發,猛增24%。過去12個月中,申請破產的美國農場上升到580家,這兩個數據都是2011年以來最高的。美國農場管理局聯合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農場主今年幾乎有40%的利潤來自貿易補助、聯邦補貼和災難援助等。報道稱,破產的農場有40%集中在中西部13個州,這里是選戰的關鍵地區。伊利諾伊大學農業經濟學家艾爾溫說,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使局勢進一步惡化了”。
美考慮取消部分已加征關稅
“美國不斷向中國發出和解信號”,德國《商報》6日稱,中美距離達成“第一階段協議”越來越近。美國總統特朗普、商務部長羅斯,甚至鷹派代表納瓦羅等近來頻頻發出和解信號,認為很可能達成交易。這并不令人奇怪。貿易戰讓美國經濟受傷,不僅農民成為受害者,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都是輸家。深陷彈劾調查的特朗普更需要好消息。
據《華爾街日報》5日稱,美國正考慮取消部分對中國商品已加征的關稅。一名美國高級官員說,如果美中達成協議,取消關稅將是“其中的一部分”。美國商務部長羅斯5日在曼谷也發表了積極的講話,稱雙方朝著完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取得了良好進展。羅斯還稱,希望中美第一階段協議能成為一系列更為強有力協議的先驅。第一階段協議將減緩中美之間的緊張關系,并建立信任,還將增加全球貿易信心。
與此同時,許多國際媒體注意到,中國近來多次釋放出取消已加征關稅的信息。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不久前表示,中方對中美經貿磋商的立場、原則和目標從來沒有發生變化,雙方磋商的最終目標是停止貿易戰,取消全部加征關稅。據《香港經濟日報》6日報道,在中美貿易磋商就核心關切達成原則共識之后,磋商正緊鑼密鼓地加快推進,雙方正朝著階段性協議逐漸靠近。微信公眾號“陶然筆記”前一天發文稱:“取消已加征關稅是中方最核心的關切。達成協議必須同步、等比例取消已加征關稅。把這些問題處理好,中美離達成協議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