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靜
葉圣陶認為,“美育是幫助學生自然生成美好天性的最好方式,也是生命質量自然形成、自然提高的最好方式”。因此,學校教育應當以美育人,立德樹人,切實改進美育教學策略,提升美育教學質量。在此,以華東師范大學松江實驗高級中學(以下簡稱華實高中)為例,闡述學校美育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1.培養學生對藝術感知的創意表達
學校積極開發新媒介素養校本課程,強調校本課程的多樣性、豐富性以及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選擇性,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改善知識結構、轉變學習行為、增強課程意識,引導學生通過多感官的體驗方式領略世界文化的多元魅力,啟迪學生發展多元的想象力,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和發展。
2.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學校圍繞“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的教學目標,落實“明理尚美,多維發展”的課程理念,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遵循藝術的感知規律,全面實施有機教育,通過藝術感受、藝術鑒賞、藝術表現、藝術創造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同時為學生構建施展藝術才華的舞臺,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此外,學校還充分挖掘藝術作品中蘊含的崇高美、壯麗美、悲情美和歡樂美,用對藝術獨特的感悟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以美育人,以情感人,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在學科教學和美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感受美、欣賞美,激勵學生創造美。例如,教師以創新實踐為初衷,以藝術作品為載體,在民歌《茉莉花》的表演中有機融合西樂和民樂,貫穿人文主線。教師以恢弘大氣的花腔主旋律,配以學生富于動感的說唱,使經典與現代相融合,打造了建校十周年慶典上深受師生歡迎的《茉莉芬芳》。時尚化、年輕化的《茉莉芬芳》將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有機融合,展現了豐富的音樂層次,表達了新一代年輕人對傳統音樂與文化的致敬和傳承,促進了學生對“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深刻內涵的理解,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引導學生追求理想與和諧,賦予生命以明亮的基色。
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1.加強美育與學科教學之間的滲透與融合
在教學藝術課“學堂樂歌——那些留在校園的記憶”時,筆者從學堂樂歌教學和民族精神教育兩個角度向全校師生進行了展示,由學校草莓合唱團的學生們或吟或誦或唱,既誦出了學堂樂歌的意境,也使全校師生感受到了古詩詞的豐富精神內涵和漢語特有的形象之美、韻律之美、情感之美,獲得了全校師生的贊賞。這種體驗式的拓展實踐活動豐富了課堂元素,活躍了課堂氣氛,深化了教學內容,夯實了學生的文化底蘊,培養了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學生們的精彩表現扎根于日常教學,一年一度的古詩詞吟誦也已成為學校的傳統節目。而學生們在搜集資料、探究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自主創編并進行個性化創意表演的過程中,也點燃了自己的熱情,激發了民族情感,增強了審美體驗,培養了正確的價值取向。總之,學校將美育與基礎學科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引導學生從社會、歷史、文化情境中鑒賞藝術美,并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創造藝術美,表達了豐富的思想和內涵,體現了樂觀積極、健康向上的價值取向,展現了高雅的審美情趣。
2.強化校園文化環境的育人作用
學校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校園廣播電視臺、校報、校園網、教室、走廊、校園宣傳欄等多個平臺,從深諳傳統藝術文化的內涵與價值起步,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引導學生發現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藝術之美、文化之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使校園文化環境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育人作用。
校歌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所學校對內的號召和激勵,對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因此,學校應將辦學理念、校園精神和學校特色融入歌曲之中,通過歌聲傳遞和表達學校的理想和要求以及學生的成長心聲。為使校歌廣泛傳唱,弘揚積極的理念,在校歌征集創作時應把握以下幾個核心要素:一是體現地域特點,即抓住學校所在區域的標志性詞語,如華實高中校歌開篇即是“云間外山水含翠,茸城上華高爭艷”;二是體現辦學思想,要讀之發人深省、看罷催人奮進,如華實高中校訓“明理尚美,勤樸和美”;三是體現文化環境,即將學校的校園環境、文化氛圍融于歌詞之中,如華實高中校歌中的“品質為舟,情懷為楫,思想為媒,課程為介”;四是體現學校特色,即在校歌中體現學校的核心價值理念,如華實高中的特色在于“文體特色,有機教育”等;五是體現發展趨勢,即校歌應指明學生努力的方向,如華實高中校歌歌詞中的“同學們,同學們,最好的年華里,我們一起追夢,同學們,同學們,最好的年華里,我們相守相伴”。
三、加深美育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
學校結合“互聯網+”發展新形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如微電影、微視頻、微課堂、交互軟件等,創新美育教學方式,探索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培養學生多種思維方式,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創造美育的新形態,展現新時代賦予的文化使命。例如,在國家憲法日時,為弘揚憲法精神、培育法治信仰、推進學校法治建設、提升師生法律意識,學校鼓勵學生進行相關微電影的制作,并舉行國家憲法日暨法治微電影首映禮活動,期望學生能夠在創作、演出和后期制作的過程中感受到弘揚憲法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鏡頭向憲法致敬,用憲法為青春護航。此外,為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要求,學校草莓合唱團緊貼時代脈搏,推出了原創MV《不忘初心》向黨的十九大獻禮,激勵學生們勇立潮頭、勇往直前、奮發有為。而在“科技創新 與你同行”松江區第十四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終評展示活動中,學校高一學生在開幕式中表演了融合科技與藝術的《炫動光影》舞蹈秀,給與會師生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四、探索構建美育協同育人機制
在深化已有美育教學成果的基礎上,學校將深度挖掘現有辦學優勢,整合教育資源,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協同育人機制,推進美育協同創新。從“做有機的教育”立場出發,堅持以“品質”為舟、以“情懷”為楫,圍繞“打造學校改進升級版,強化高中生活新體驗”的改革立意,將學校建設成為一所講品質、重情懷的優秀文體特色高中。
(責任編輯 ?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