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堃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很多企業也逐漸和國際接軌,在境外進行越來越多的工程項目承包活動,而在境外工程承包項目中,由于其和國內環境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同時還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也就導致其極易產生稅務風險。本文就針對境外工程承包項目的稅務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風險的應對方案,希望對境外工程承包項目企業的管理提供幫助。
關鍵詞:境外工程;承包項目;稅務風險;應對方案
在新時期環境下,我國積極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中,現階段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境外工程承包項目,而由于境外環境存在復雜性等特點,想要實現境外工程承包項目的有序開展,一定要全面掌握境外工程承包項目的稅務風險,并積極采取有效的應對方案進行風險的控制,這也是項目企業經營和發展中需要一直重視的內容。
一、境外工程承包項目的稅務風險
(一)稅收法律的風險
在我國境外工程承包項目中,由于在不同境外國家,其國家法律法規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執行過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差別,如果沒有對所在國家稅收法律法規進行全面了解,就會導致企業面臨稅收法律的風險。如菲律賓和委內瑞拉國家就存在不同稅收法律,菲律賓對設備的分包商進行設備款的支付就要代扣和代繳其所得稅以及增值稅,委內瑞拉則只需要進行增值稅的代繳代扣就可以,若沒有按照相應規定進行稅款的代扣和代繳,不僅不能夠進行成本列支,還會受到巨額的罰款。蒙古國個人所得稅的繳稅基數與社保基數必須一致,且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社保與個稅由稅務局統一征收。因此,如果對這些國家的稅收法律不夠了解,勢必會導致稅務風險的出現[1]。
(二)工程合同、各類分供合同的風險
在境外工程納稅中,工程收入為其納稅基礎,是進行對征稅范圍辨別與劃分的主要依據。各個國家征稅機構都會根據工程合同進行分析與判斷,從而對項目工程涉及的納稅人、稅種、征稅的基礎和稅率等進行分析,且工程合同內工程的范圍、稅務條款以及價格等為重要條款內容,如果條款存在不清晰等就可能會增加其稅務的額外負擔。一些項目合同中,往往會存在只列總額的現象,對設備以及土建的價格并沒有進行明確的區分,這也就導致對收入來源判定的不清楚,當地稅收機構在不清楚收入來源的情況下,就可能會將項目的所有收入的來源都作為當地的納稅基礎,這也就導致增值稅以及所得稅負擔的增加。在與分供商簽訂合同時,為了節約成本,有些境外項目存在與分供商私下約定不開具發票,在合同中沒有明確開具發票的事項,從而增加了境外項目的稅務風險。
(三)協定待遇執行風險
對于協定待遇的風險也有很多,主要包括境外的錯繳錯征和誤用優惠的匯率等情況。一些企業于境外已經繳納稅款,若在東道國有錯繳與錯征現象、沒有按照稅收協定的征稅范圍以及稅率進行征收、罰金罰息收取以及稅收返還和免征稅款等,會造成不應該抵扣而出現誤抵扣等稅收風險情況。誤用優惠的匯率主要是一些境外承包的企業是鼓勵類的產業類型,而此類型企業在我國西部具有相應優惠的政策,若主營業務的收入超過70%企業的收入總額,就能夠享受其減按 15%稅率的征收優惠,而此類企業在境外進行所得申報中,可能存在按照境內15%的優惠稅率進行境外納稅款的繳納[2]。
二、境外工程承包項目的稅務風險的應對方案
(一)加強項目所在國稅法研究
在境外工程的承包項目中,首先就需要做好對稅法的研究,各個國家涉及的工程項目稅種主要有財產稅、利潤稅以及流轉稅等,此類稅種在不同國家具有不同規定,為了對其稅法進行充分準確的了解,就可以通過境外的中介機構來進行稅收情況的分析,如稅務事務所,來加強對稅法的深入研究,避免出現對其地區稅法的理解不準確以及偏差等情況,防止稅收風險的出現,另外,企業還需要注重對新市場的稅務工作規劃,對工程涉及的稅務成本具體構成和設立結構的類型等進行掌握和安排,為其商談以及工程合同的簽署做好準備[3]。
(二)合理做好合同簽訂
工程合同是項目重要的建設依據,其具著嚴肅的法律意義,工程合同主要包括有項目的勘察和設計、土建安裝以及設備供貨等內容,由于貨物以及勞務的提供方以及發生地存在國別差異,則其納稅責任界定也是很復雜的,一些國家稅法對國外的企業承辦項目并沒有明確納稅規定,只是進行了一定準則的限定,為了避免出現不同項目內容稅收風險的存在,就可以采取將工程項目不同來源進行有效區分,以更好的實現對稅務成本控制[4]。如企業在工程合同簽訂中,可以將設備供貨與土建安裝等和相應的業主進行工程合同的分別簽署,若只是土建安裝合同在當地國家發生的,則只需要進行土建安裝工程增值稅以及所得稅的交納,設備合同就不涉及這些,這樣就能夠實現對工程合同的有效拆分,對其納稅范圍進行有效的明確。對于分供合同的簽訂,財務部門應當參與,嚴格審核合同中關于開具發票的相關條款,控制稅務風險的發生。同時,在支付分供商款項時,要求分供商及時提供發票,如果分供商未按時提供發票,必要時向對方致函,及時催促對方提供發票。如對方仍不提供的,采取向當地稅務局投訴的方式解決。
(三)遵循協定待遇
對于境外存在錯繳和錯征稅收的情況,企業一定要對相應協定待遇法規進行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可以根據匯算清繳的數據以及申報的信息等來進行稅務分析,并和東道國的稅收協定進行結合,對企業的申報抵免相關數據準確性進行核實。企業在稅收征繳中,一定要嚴格按照相應的協定規定進行申報。對于優惠稅率的誤用情況,企業要對減免企業所得稅的明細規定進行全面的了解,在進行稅務繳納中,要對減免的要求和規定進行全面的了解,避免出現認識不清而導致沒有按照稅收優惠的要求進行稅收繳納,從而有效防止出現優惠政策誤用或者錯用情況的出現。
(四)建立完善的稅務管理體制
在境外工程承包項目中,企業要重視對稅務管理體制的完善,來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從規范化稅務管理中實現對稅務風險的控制。要對境外新市場以及新業務進行稅前的調研工作,并對調研的信息整理與分析,進行國別性的稅務信息相應檔案建立,來為其稅務繳納提供準確的依據;同時對不同階段稅務工作還要落實到每一個責任人,來構建出多層次的稅收管理體系構建,保證稅收管理的規范性和有序性;在稅務工作的管理中,還要規范其稅務流程,對工程量確認、項目發票的開具以及境外機構日常報稅等內容都要流程化管理,避免出現前后的不一致;另外,還需要有相應的管理反饋機制,來對稅務的管理體系效率進行定期的評價,避免出現稅務管理漏洞的出現,對于稅務籌劃的方案還要進行可行性的研究以及評估,來實現對稅務風險控制[5]。
(五)進行稅務管理內部人才的培養
想要保證境外工程承包項目具有良好的稅務管理情況,還需要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具有較強的綜合素養,因此企業就需要做好對稅務管理內部人才的培養。稅務管理人員要對各個國家稅收的法律法規進行充分掌握,同時又對企業內部業務流程比較熟悉,這就能夠更好地促進其稅務工作的開展,防止稅務風險的出現,另外企業還需要注重對財務管理人員風險控制意識的教育,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來實現對稅務風險的控制。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境外工程的承包項目中還存在諸多的稅務風險情況,為了實現對稅務風險的有效控制,就需要企業積極采取有效的應對方案做好對其稅務風險的處理,加強項目所在國稅法研究、合理做好合同簽訂等,這既有利于防范增外工程承包項目稅務風險,還對促進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吳強,索文婷.承包工程境外EPC項目稅務風險及防范[J].稅務研究,2018 (07):95-100.
[2]白建輝,趙琳.如何應對企業境外承包工程涉稅風險[J].注冊稅務師,2018 (06):28-29.
[3]崔高強,張妍.海外施工項目在白俄羅斯的稅務風險防范策略[J].財務與會計,2018 (1):24-26.
[4]洪生.淺談海外電廠EPC總承包項目的工程供應鏈主要風險及其應對措施[J].機電信息,2018 (24):165-166.
[5]柳華.境外工程項目施工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 (14):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