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水
所謂的數學思想,是指人們對數學理論與內容的本質認識,是從某些具體數學認識過程中提煉出的一些觀點,它揭示了數學發展中普遍的規律,支配著數學的實踐活動,這是對數學規律的理性認識。所謂的數學方法,就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即解決數學具體問題時所采用的方式、途徑和手段。二者在本質上往往是一致的,所以通常把數學思想和方法看成一個整體概念,即數學思想方法。
掌握科學的數學思想方法對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對數學學科的后續學習,乃至對學生的終身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有計劃、有意識地滲透一些數學思想方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究竟應如何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呢?
一、在教材挖掘中領悟數學思想
小學數學雖屬啟蒙階段,但在教學過程中卻無處不見數學思想方法的存在和應用。例如,結合有關內容向學生滲透一些現代數學思想方法,如對應思想、歸納思想、符號化思想等,這是小學數學教育的目的之一。這些都是數學知識的有機組成部分,只要稍作挖掘,并不難發現教材中許多地方都或明或暗地體現著一些數學思想。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鉆研教材,思考如何結合具體內容進行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同時必須把握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思想方法教學的契機,進行教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要將其有機結合、自然滲透,有意識地啟發學生去領悟蘊含于教學知識之中的種種教學思想方法,樹立他們數學的思想意識。
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思想方法是增強學生數學觀念,讓學生形成良好思維素質的前提,有利于對其創造能力的培養。數學思想方法是把傳統知識型教學轉化為能力型教學的關鍵。因此,在數學課堂中加強數學思想方法教學不但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更好地構建和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發揮學生的數學潛能。如果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僅僅按照課本的安排,沿襲著從概念、公式到例題、練習這一傳統的教學過程,那么即使教師對教材講深講透了,學生對教材結論也記住了,掌握了解題的類型和方法,如此培養出的學生也只是“知識型”機器,并不能適應社會對綜合素質人才的需要。
1.在實際操作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動手操作是學生參與數學實踐活動的重要手段。因為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的數學思想方法更形象,更深刻,更能實現知識遷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時,不能僅停留在為理解知識而操作,更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操作,領悟其中的數學思想。
如:在六年級“購物策略”一題中,學生初步觀察比較三家超市不同的優惠策略后(打折、滿減、買二送一),教師提問:你認為哪種優惠策略更合算?學生們意見各不相同。教師接著問:那有什么好辦法可以驗證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呢?請同學們先自己思考,然后試著寫一寫,和小組成員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這樣先讓學生直觀判斷哪種策略最劃算,再想辦法來驗證自己的觀點,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教學“雞兔同籠問題”問題時,已知雞、兔一共28條腿,8個頭,問:雞有多少只?兔呢? 學生在觀看微課后,基本上已經掌握了雞兔同籠問題的解決方法,只是在遇到不同的問題時,解題思路有點混淆。在課堂上我讓一個小組同學上黑板來做實際演示;即一組8人,有一些人扮演雞,另一些人扮演兔子,通過游戲活動,可令學生豁然開朗。既可以把他們全部假設為雞,也可以全部假設為兔,很快大家就列出了(28—8×2)÷2和(8×4—28)÷2的算式,真正理解了假設的含義。一位女生大聲地補充道:“我不僅能知道,而且只說一句話,雞和兔都要給我乖乖的現行!扮演雞和兔的同學,請你們同時抬起一只腳,好,再同時抬起另一只腳!”只見話音未落班里立刻是笑聲一片,一些激動不已的同學,立刻指出,最后剩下2只腳站著的是兔子,一屁股坐在地上的是雞……
在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對解決問題的探究欲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以前所接觸過的可以解決問題的知識,能在學生的頭腦中迅速整合,在這些方法里有具備可行性的,也有不具備可行性的。在這一個大跨度的實踐思考環節中,學生的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2.在解題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解題過程是從問題起始狀態出發,經過一系列有目的、有指向的認知操作,達到目標狀態的過程,也就是未知的新問題不斷地轉化為已知的舊問題的過程。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就能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一條路走不通時,就要考慮走另外一條路,不能局限于某一思路,要學會多角度看問題的思想方法。當學生掌握了這種數學思想方法,思維就會更活躍、更靈活,恰當的運用一些數學思想方法,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解題效率,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在教給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更要重視挖掘知識發生、形成和發展運用過程中所蘊藏的數學思想方法,不失時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指導學生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去思考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素質,促進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新課程 新理念
[2]小學數學案例分析
[3]范永利.數學思想的滲透與訓練[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4]王曉華.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例談[J].山東教育
[5]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重要性[J].群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