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光山縣人民醫院,河南 光山 465450
直腸癌是發生于齒線狀至直腸乙狀結腸的臨床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疾病,早期無明顯癥狀,多數患者確診時已發展至晚期,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治療難度較大,預后較差[1]。晚期直腸癌手術治療風險較大,術后易復發,因此臨床對于晚期直腸癌患者多采用保守藥物治療。FOLFOX4化療方即奧沙利鉑、亞葉酸鈣、5-氟尿嘧啶是治療癌癥晚期常用化療方案,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延長生存期[2]。相關研究指出,長期化療易對腸道黏膜造成一定損傷,降低腸黏膜吸收功能,并對機體免疫功能造成不同程度影響,并對患者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3]。近年來,中醫在直腸癌治療中取得良好療效,認為直腸癌病機為邪毒滯留,阻塞腸道致熱毒熾盛、肉腐絡損,治療當以清熱養陰、溫陽益氣、化瘀利濕為主。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晚期直腸癌患者41例,觀察中藥聯合化療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選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晚期直腸癌患者82例,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n=41)和觀察組(n=41)。對照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59.63±8.24)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69±0.78)年;病理類型:黏液腺癌19例,印戒細胞癌3例,管狀腺癌19例。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43~76歲,平均年齡(58.69±7.69)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60±0.71)年;病理類型:黏液腺癌18例,印戒細胞癌3例,管狀腺癌2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2015年版《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范》[4]相關直腸癌診斷標準,并經病理確診,已發展至晚期;功能狀態(KPS)評分≥60分;預計生存期>3個月;簽訂本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近期接受相關治療者;合并腸穿孔、急性腸出血或腸梗阻者;其他惡性腫瘤者;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器質性疾病者;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者。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行常規對癥治療,并給予靜脈滴注鹽酸昂丹司瓊(四川美大康佳樂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759)止吐,口服地塞米松(遂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1255)抗過敏,同時對兩組采取不同藥物方案治療。對照組FOLFOX4化療方案,第1天,靜脈滴注85 mg/m2奧沙利鉑注射液(深圳海王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048);第1、2天靜滴200 mg/m2亞葉酸鈣注射液(開封康諾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1710);第1、2天靜滴靜脈推注 400mg/m25-氟尿嘧啶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959);靜脈泵入5-氟尿嘧啶600 mg/m2,22 h,4周/療程,持續用藥2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芪附龍葵湯治療,方劑:生黃芪30 g,茯苓20 g,白芍15 g,補骨脂15 g,仙鶴草15 g,丹參15 g,石菖蒲10 g,龍葵10 g,炮附片10 g,郁金10 g,陳皮10 g,干姜10 g,山茱萸10 g。用法用量:水煎煮2次取汁,早晚分服,1劑/d,持續用藥8周。
1.4 T淋巴細胞檢測 采集患者空腹新鮮血液3 mL,離心取上清液,Attune NxT流式細胞儀(購自賽默飛世爾)測定T淋巴細胞CD3+、CD4+、CD8+水平,均由同一高年資檢驗師檢驗完成。
1.5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 ①比較兩組治療前及治療8周后T淋巴細胞,即CD3+、CD4+、CD8+水平;②比較兩組治療前及治療8周后生存質量情況,以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評估,主要內容有環境、生理、社會關系、心理等內容,分值越高生存質量越高;③臨床療效,參照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 1.1[5],完全緩解:腫瘤消失,直腸黏膜恢復至正常水平;部分緩解:腫瘤體積縮小>1/2;穩定:腫瘤體積未出現擴大現象,但無明顯好轉;進展:腫瘤擴大或轉移。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例數/總例數×100%。

2.1 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8周后,兩組CD3+、CD4+、CD8+水平優于治療前,且對照組CD3+、CD4+水平較觀察組低,CD8+水平較觀察組高(P<0.05)。見表1。


組別例數 CD3+ CD4+ CD8+ 治療前治療8周后治療前治療8周后治療前治療8周后對照組4153.65±1.4165.03±3.30#27.92±2.3339.71±4.21#30.91±1.2129.36±1.11#觀察組4154.11±1.5270.36±3.71#?28.58±2.3045.59±4.63#?30.58±1.2427.10±1.24#?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兩組WHOQOL-BREF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WHOQOL-BREF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8周后,兩組WHOQOL-BREF評分升高,且對照組低于觀察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總有效率43.90%,較觀察組65.85%較低(P<0.05)。見表3。

表2 兩組WHOQOL-BREF評分比較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FOLFOX4化療方案在晚期直腸癌治療中較為常用,其中奧沙利鉑是第三代鉑類抗腫瘤藥物,可抑制DNA合成,活化相關信號轉導通路;亞葉酸鈣為甲酰衍生物,常用胃癌、結直腸癌等惡性腫瘤治療中,5-氟尿嘧啶可有效阻斷胸苷酸合成,對DNA合成產生阻滯作用,在胃癌晚期治療中取得一定療效[6]。相關研究指出,晚期直腸癌患者因藥物不良反應、耐藥性、機體素質差等因素,往往難以完成化療周期,需結合其他藥物強化治療效果[7]。
中醫認為,直腸癌屬“臟毒”、“滯下”、“下痢”等范疇,病機為邪氣侵犯、正氣虧損致臟腑氣血功能障礙,氣血津液聚積,日久致腸道紊亂發為腫瘤,治療宜清熱養陰、溫陽益氣、化瘀祛痰。本研究應用芪附龍葵湯,方中黃芪可入脾臟,利水濕、扶中州;白芍可滋肺養陰;補骨脂是壯火益土之藥,可暖水臟、補益腎陽之效;丹參、郁金可活血化瘀;仙鶴草可補虛強體;石菖蒲芳香走竄,可化濕辟瘤;龍葵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炮附片可化陰水、補元陽;陳皮可理氣化痰、醒脾;干姜可運化水谷、溫中散寒、促脾陽得溫;山茱萸可補腎填精,諸藥合用,可達清熱養陰、溫陽益氣、利濕祛痰之效[8]。現代藥理學表明,黃芪含有葉酸、膽堿、豆香素、蛋白質等多種微量無素,可有效保護肝臟,增加血液中白細胞含量,抵抗化學物質,增強癌細胞吞噬功能[9];龍葵有效成分龍葵堿,具有抗感染、抗腫瘤、清熱止痛作用[10];石菖蒲可促進機體消化液分泌,減輕胃腸內容物發酵,并可緩解腸管平滑肌痙攣,且其有效成分細辛醚對腸管具有興奮作用,可有效改善腸道功能[11]。本研究發現,對照組CD3+、CD4+水平低于觀察組,CD8+水平高于觀察組,可見化療聯合中藥治療方案,可有效增強患者免疫功能。此外,本研究亦發現,對照組WHOQOL-BREF評分、總有效率低于觀察組(P<0.05),表明化療聯合中藥治療方案可有效改善晚期直腸癌患者生存質量,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 晚期直腸癌患者采用化療聯合中藥治療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提高生存質量,且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