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人民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擴張型心肌病是單側或雙側心室擴大而導致心功能出現障礙的心臟病[1],發展到終末階段時,可導致心力衰竭,不僅嚴重損害患者的循環系統功能、呼吸功能以及腎功能,嚴重者可導致死亡。臨床上治療該病的藥物較多,但整體療效不佳。筆者觀察西藥聯合黃芪保心湯對擴張型心肌病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神經內分泌因子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間于我院進行治療的86例擴張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抽簽法將所有患者平均分為兩組,每組43例。對照組男26例,女17例;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59.47±5.08)歲;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08±2.54)年;心功能Ⅱ級11例,Ⅲ級21例,Ⅳ11例;觀察組男27例,女16例;年齡41~77歲,平均年齡(60.14±5.55)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31±2.59)年;心功能Ⅱ級10例,Ⅲ級22例,Ⅳ11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以及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所有擴張型心肌病病例均符合《中國擴張型心肌病診斷和治療指南》中擴張型心肌病的臨床準斷標準[2]:氣短、水腫、乏力、心率加快。所有心力衰竭病例均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3]中心力衰竭臨床診斷標準:護理困難、心慌、發紺、水腫、乏力。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40~80歲;②心功能分級Ⅱ~Ⅳ級;③左心室射血分數<45%。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患者;②嚴重肝、腎、肺等重要器官疾病患者;③內分泌及造血系統疾病患者。
1.4 治療方法 均給予兩組螺內酯片(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070,20 mg/片)與依那普利片(揚子江藥業集團江蘇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567,10 mg/片)治療;螺內酯片40~120 mg/次,每日3次;依那普利片20 mg/次,每日1次。觀察組則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以黃芪保心湯治療。組方:黃芪30 g,黨參、丹參、連翹、茯苓、鱉甲、當歸各12 g,桂枝、五味子各6 g;水煎取汁200 mL,每日2次,每次100 mL。兩組持續治療12周。
1.5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指標,包括心排出量(CO)、心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等;觀察兩組血漿N末端B型鈉尿肽(NT-proBNP)、血管緊張素Ⅱ(AngⅡ)、腎素活性(PRA)、內皮素(ET)以及醛固醇(ALD)等神經內分泌因子水平;觀察兩組臨床療效。
1.6 療效判定[3]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體征恢復正常,心功能提高2級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緩解,體征明顯變化,心功能提高1級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以及心功能無變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兩組心功能比較 治療后,兩組CO、SV、LVEF、LVEDD等指標明顯改善,但兩組相比,觀察組各項指標改善程度較對照組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例數時間CO /L/minSV /mLLVEF /%LVEDD/mm對照組43治療前4.14±0.8864.31±14.0932.31±5.7663.32±5.73治療后5.21±1.5171.29±15.4144.82±6.7151.48±4.27觀察組43治療前4.74±0.8665.71±15.5230.18±5.2564.12±5.23治療后7.87±2.42?85.32±15.25?55.81±5.09?41.61±4.31?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神經內分泌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各項神經內分泌因子指標均明顯下降,但兩組相比,觀察組較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35%,高于對照組的72.0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組別例數時間NT-proBNP/ng·L-1AngⅡ/pg·mL-1PRA/ng·(mL·h)-1ET/ng·L-1ALD/pg·mL-1對照組43治療前3244.24±283.98143.32±4.734.01±0.1993.01±7.16120.04±4.15治療后1165.01±231.41129.41±4.233.79±0.5171.02±5.81100.23±6.78觀察組43治療前3214.84±281.76154.12±4.234.81±0.4293.18±7.25120.86±4.59治療后753.97±192.32?113.01±4.41?2.42±0.15?42.21±5.39?83.51±6.14?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有研究表明心衰的發病機制與心室重塑及神經內分泌細胞因子的激活有關[4]。在心衰的發展過程中,神經內分泌細胞因子過度的激活可導致心肌重塑,心肌細胞逐漸凋亡,從而加深心肌損傷程度以及功能的惡化[5];同時,保護性因子功能的發揮也受到抑制,致使心衰更加嚴重[6]。因此,改善心功能與神經內分泌因子水平對于心衰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以往多采用西藥治療擴張型心肌病心衰,螺內酯與依那普利是臨床上常用的藥物。螺內酯可對腎臟遠曲小管及集合管產生作用,抑制鈉氫與鈉鉀的結合,進而阻斷醛固酮產生的保鈉排鉀作用[7]。依那普利的主要作用則是擴張血管,降低血壓[8]。兩者藥物均能夠在短時間內控制患者病情的發展,但臨床發現,長期服用螺內酯以及依那普利均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反應,其治療效果尚有待加強。中醫認為,心衰的主要表現為心病日久,陽氣虛衰,運血無力或氣滯血瘀,心脈不暢,血瘀血停[9]。黃芪保心湯由黃芪、黨參、丹參、連翹、茯苓、鱉甲、當歸、桂枝、五味子等中藥組成[10]。黃芪具有補氣固表、托毒排膿的功效,是臨床上常用的抗腫瘤輔助藥物,黃芪中的黃芪皂苷具有較高的生物活性,可以增強機體細胞的免疫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同時促進心肌能量代謝[11];黨參、丹參、當歸活血化瘀、行血通脈,連翹、桂枝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茯苓、五味子利水滲濕、健脾寧心,鱉甲養陰清熱、平肝熄火[12]。上述藥物共同使用,對降低心肌梗死程度、抑制血小板凝聚以及血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各項心功能指標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觀察組各項神經內分泌因子指標較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35%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2.09%(P<0.05)。表明擴張型心肌病心衰的治療上采取常規西藥聯合黃芪保心湯的治療方式可取得明顯的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神經內分泌因子,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