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博 孫若曦 曾春花
摘 要:物聯網作為互聯網的信息承載體,有效將現實世界數字化。在很多高校實驗室的管理上,因為對物聯網技術使用的不重視,造成了很多問題,影響了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水平。文章試論物聯網條件下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保障工作,希望能夠為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保障工作提供一份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物聯網;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TP311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9-0061-02
一、對高校實驗室管理模式現狀、問題的分析
1.高校實驗室管理模式的現狀
科技的發展讓物聯網技術不斷進步,這種技術的優勢也被應用到了各個領域當中。高校實驗室作為讓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重要場所,需要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來提升實驗室的水平。如今,物聯網實現了信息數據間的通信、監控、管理、交換等工作,反觀采用人工方式來管理高校實驗室設備,其效率不高,且易于造成人力、財力的浪費。目前,傳統的管理方式對信息數據采集很慢且錯誤率高,再加上新設備的增加,管理人員需要花很多的時間來進行編號、校對、歸納、整理等。
根據高校傳統管理方式來分析,傳統紙質的記錄管理方法已經滿足不了設備的更新速度,在資源上會造成浪費。很多高校的辦學規模越來越大,高校實驗室的器材設備數量越來越多,不采用新的管理方式,一味使用傳統管理方法,就會降低對各種資源的利用率。實際的生活當中,高校對實驗室管理的忽視,增加了運營的成本投入,無法滿足高校實驗室實際的客觀需求。
2.高校實驗室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1)高校實驗室管理的手段問題。高校實驗室在管理技術上需要實現管理的信息化、動態化。很多高校對物聯網的了解和運用不全面,這也造成了儀器設備無法實現信息化管理,對物聯網共享技術運用的程度不高,造成儀器設備使用率低。
(2)高校實驗室分布較多,儀器較為分散。很多高校的規模不斷擴大,造成了高校實驗室分布較為分散的問題。高校實驗室分布分散,其儀器設備類別又較為廣泛,這也為管理提升了很大難度,無法實現對儀器設備進行統一化管理。
(3)高校實驗室平臺眾多,管理難度較高。很多學校普遍存在多個實驗室管理平臺,一個實驗室就有材料、化學品、儀器設備管理等工作,再加上無法對物聯網有效利用,儀器設備數據在整理之后,無法實現第一時間共享,導致師生無法掌握最新的信息,信息有誤無法及時改正等不便。
(4)材料類物資種類繁多,購置管理缺乏統一性。目前,高校實驗室缺乏相應的規章管理制度。尤其是在大學的化學品采購方面,因其存在采購種類繁多,采購頻率高等特點,對來源、采購數量需要進行嚴格的監管。但部分高校各實驗室都是以購置后獨立報賬的形式來進行管理,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
(5)創新意識與信息化應用的認識不足。創新是時代發展的需求,高校實驗室的管理同樣不能例外,管理流程如果一味采用舊模式,則不利于高校自身的發展。高校實驗室是學生學習的場所,管理不當會造成數據整理模糊,管理人員積極性不高,無法適應學生對實驗的要求和信息化時代的發展。
二、物聯網條件下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保障工作的應用
1.在實驗設備管理方面的應用
在物聯網條件下,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員有效利用物理網信息化技術,幫助改善傳統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高校實驗室有很多的設備,提升管理水平便于高校更好地開展教學。因此,物聯網條件下,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保障工作的應用體現在管理人員對信息化設備的利用、對實驗室設備的標識、對無線設備的運用等方面。
信息化的管理是利用信息技術將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基本信息(生產廠家、型號、使用記錄)存放在電子標識當中。這便于人員在進行管理時,節省大量的工作時間。管理人員只需要通過電子標識信息,就可以實現對儀器設備有效管理。這樣的方式可以讓管理人員及時了解、查找儀器設備,并利用無線終端設備來傳輸相關的儀器信息,不僅提高了實驗室管理工作效率,而且對購置實驗室材料成本進行了有效的監控。
2.在儀器設備外借情況中的管理應用
高校教學活動豐富,實驗室外借管理工作量較高,這也為整個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物聯網條件下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對儀器設備的外借可以進行跟蹤管理。例如,安裝識別芯片、安裝射頻識別裝置。
3.信息化管理便于儀器檢修管理
在高校實驗室管理當中,設備儀器的檢修,是管理人員的重要工作內容。若設備儀器無法及時檢修,則會影響到教師教學的進度。雖然傳統檢修進行了設備質量和安全的相關工作,但并未做到對檢修管理的精細化處理。
用物聯網技術將信息化管理應用到儀器檢修管理的工作流程當中,利用無線終端對標識數據進行及時分析,有效得知檢修情況,可以方便教師開展教學活動。
4.物聯網技術應用便于實驗室環境管理工作
管理人員可以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對實驗室環境管理因素進行有效的處理,降低實驗室受環境因素影響,導致無法進行教學的概率。管理人員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制定合理的教學流程,保障學生操作的準確性,可以為實驗教學提供便利條件。
管理人員或教師在制定實驗流程時,可以讓學生進行實驗結束后的清理工作,管理人員或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來進行統一監控。雖然學生在實驗結束后會進行清理,但也需要管理人員對實驗室定期開展清理工作,保障儀器設備的質量。例如: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實驗室環境溫度、濕度進行有效的檢測調節,保證實驗環境處于正常狀態,使學生的實驗更加順利。
5.物聯網便于實驗室安防管理
高校實驗室都會安裝攝像頭,雖然加強了監控力,但是仍存在很多攝像的盲區。部分高校采用攝像監控與人員看守的形式,但仍存在漏洞。物聯網可以利用射頻讀寫板準確感知標簽所在的位置,若標簽不在實驗室就會發出警報來告知管理人員。物聯網技術為高校實驗室安防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極大地降低了實驗室設備的丟失發生率。
三、結語
如今,物聯網條件下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工作保障了高校的教學活動順利開展,解決了高校購置與儀器、設備信息無法共享的問題,降低了高校對實驗室設備儀器的資金投入,減少了管理人員的工作任務。這也說明,高校實驗室管理人員需要掌握好信息化管理技術,從而保障實驗室管理水平與質量。
參考文獻:
[1]劉京驊,孫崇魯.試論物聯網技術在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中的研究與實現[J].科技視界,2018(4):179-180.
[2]李杰.高職院校電類開放實驗室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設計[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20):53-54.
作者簡介:陳智博(1987—),男,四川資中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學評價與考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