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VES獎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數字電影特效的技術進階與藝術評價
——以VES獎為例

2019-11-11 05:29:04張燕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陜西西安710000
電影文學 2019年17期

張燕菊 唐 雅(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藝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00)

電影的產生依賴于電影攝影術的出現,攝影術的本質是通過膠片的感光效應,用影像再現鏡頭前的人、景、物以及光線效果。映在膠片上的影像對位于曾經發生過的現實,電影只是將它們再現出來。但電影制作者很快不滿足于這種對現實發生的再現,而致力于在電影中展現特殊視覺效果,將現實中不存在或不常見的人、景、物令人信服地在電影中呈現出來。

電影特效,又稱“視效”,指利用特殊的拍攝和制作技巧完成的特殊效果的電影畫面。電影特效的范疇應包括:非實拍手段而獲得的人、景、物的影像,以及實拍與非實拍影像的合成。在數字技術全面介入電影制作之前,電影特效主要是靠物理或化學方法獲得的,例如模型、特效化妝、繪景,以及借助玻璃、鏡子、銀幕放映等完成的人工接景或合成方法。進入數字電影時代,計算機CG(Computer Graphics)成為電影特效的核心技術。數字化的人、景、物、光、色,創造出虛擬的電影世界。電影特效之于電影的意義,不止于外在形式上的新意和變化,而是關乎電影在更廣泛的題材,時空環境和情境設定中進行藝術表達的可能。

一、數字電影特效發展及VES獎的誕生

視覺效果協會獎(VES獎)和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是視覺特效領域兩個重要的獎項,獎項的設立和發展伴隨著特效理念和技術技巧的成熟和發展。

1929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在第一屆奧斯卡獎項中即設置了“最佳工程效果獎”,這是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前身,是電影行業對電影特效領域工作的首次承認,首次獲得該獎項的影片也是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翼》。之后的十年間頒獎出現空缺,再到后來獎項名稱還常有微調。直到1978年,《星球大戰》《第三類接觸》《大白鯊》等一系列重量級特效電影的出現,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Academy Award for Best Visual Effects)才終于定名,之后奧斯卡獎“最佳視覺效果獎”的名稱被沿用至今。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從無到有的周折,體現著主流電影觀念對于電影特效的理解和認識,也是電影特效在電影制作中的地位和意義的確立。

伴隨數字技術對電影特效制作的全面介入,電影特效的應用范疇更廣,分工更細,視效評價也變得更為復雜。2002年,視效行業成立了屬于自己的行業組織,即視覺效果協會(VES)。視覺效果協會(VES)是一個全球性的專業榮譽協會和娛樂業唯一能最大限度地代表全方位視覺效果從業者的組織,包括藝術家、技術專家、模型制作者、教育工作者、工作室主管、主管、公關/營銷專家和制作人(1)視覺效果協會官網:https://www.visualeffectssociety.com。。VES有別于奧斯卡等綜合性電影獎中頒發的視效獎,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專業的細分。

每年的VES獎,除過最佳視效獎的影片,還分列評出十余個單項獎。涵蓋電影特效技術的各個方面,每一部最佳視效獎的獲獎影片常常也是多個單項獎贏家,例如:《阿凡達》《少年派》《復仇者聯盟3》等獲獎,可看出VES獎更細致也更精確地表達了視效獎影片的主要成就,展示了影視特效技術含量和藝術水準的全貌,特別見證了數字技術介入電影近二十年來,電影特效的一系列革命性進步。

二、電影視效獎與視效技術進階

在奧斯卡獎創立的前十年中,盡管有《金剛》(KingKong,1933)、《科學怪人》(Frankenstein,1931)等不錯的特效電影,但特效獎項在奧斯卡評獎中連續空缺,一直到1940年,這個獎項更名為“特殊效果獎”(special effects )重新進入奧斯卡評獎范疇。1964年,這個獎項被拆分為“特殊視覺效果獎”(special visual effects)與“音響效果獎”(sound effects),后來被改名為“音效編輯獎”(sound edition)。第二年獎項再次更名為“特殊視覺效果獎”(special visul effects),到了1973年,“特殊視覺效果獎”又改回“特殊成就獎”(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以非競爭性的榮譽獎形式,褒獎那些在視覺效果領域有杰出貢獻的作品。自1985年至今,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基本一直使用visul effects進行評獎。

電影的視效不止于電影外在形式上變化,而是關乎電影在更廣泛的題材中,以及更廣闊的時空環境和情境設定中進行藝術表達的可能。

一些人認為,相比奧斯卡視覺效果獎,VES獎更具專業性和權威性,但事實上,自視覺效果協會(VES)獎誕生以來,與奧斯卡最佳視效獎就似乎達成一種默契,VES最佳電影視覺效果獎與奧斯卡最佳視效獎的吻合度極高,重復率達到80%。VES于每年三月份頒獎,被看作是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前哨。無論VES抑或奧斯卡最佳視效獎,大多是頒發給幻想類題材的電影(比如科幻片、奇幻片、災難片)。

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與VES最佳視覺效果獎之所以吻合度這么高,主要緣于評獎機制和原則的趨同。奧斯卡最佳視效獎的評獎原則和基本共識:第一,推動視覺效果行業進程。即視效在技術上對視覺效果行業有突出貢獻,對整個行業有啟發性意義。第二,有效提升作品品質(2)奧斯卡獎官網:https://www.oscars.org。。這里的視效對電影整體制作有突出貢獻,包括對作品的藝術性、技巧性和真實感的提升,特別是那些足以令觀者獲得以假亂真的視效幻覺。這兩項原則中的第一條,即推動視覺效果行業進程,是首要原則。盡管評獎帶有偶然性,難有絕對正確,但那些在電影特效進程中舉足輕重的影片,大都在獲獎名單之中。例如:1977年的《星球大戰》,盧卡斯不僅創造了視覺新鮮感的特效畫面,更創造了多項意義深遠的發明:他發明的一個機械裝置,可以把實拍畫面和后期合成畫面輕松地協調成同步,這把多少年來只能靠手工硬涂膠片記述的效率一下提高了幾十倍。這個機械裝置是后續特效合成技術發展的一個基本思路,對電影工業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VES獎與奧斯卡視效獎在評獎原則上基本一致,“促進和促進視覺效果的藝術和科學,支持和鼓勵視覺效果領域的技術進步,承認、推進和尊重作為藝術形式的視覺效果,使其成員基于特效工作上的成績,獲得應得的榮譽和利益(3)視覺效果協會官網:https://www.visualeffectssociety.com。”。雖然說評獎帶有一定偶然性和部分的不可控因素,但明確的評獎原則,基本代表了電影視效觀念和走向,代表了視效技術和藝術的前沿水準。

三、VES的獎項設置與數字時代的電影視效評價

數字電影特效技術,總體上可分為數字影像生成技術,以及數字影像合成技術。數字影像生成技術,即用CG技術參與電影中人、景、物、光、色的制作;數字影像合成技術,即數字技術對多重影像元素(CG制作的或者實拍的)進行的合成。

(一)數字影像生成技術

1.數字角色CG技術參與電影人物和動物角色制作

這涉及兩方面問題:一是逼真度,即要做出精細逼真且新穎奇特的CG人物或動物;二是規模,即做出大規模(實拍難以實現的規模)的人或動物。論及逼真和奇特的CG角色,1992年的《終結者續集》里的T-1000液態機器人是應被寫入CG特效史冊的,CG技術完美呈現了劇情設定的能隨意改變自己身體的液態角色。而這一特效的前身就是1989年電影《深淵》(TheAbyss)中的段落——外星人制造出的那道有生命的水柱。CG角色更進一步發展得益于動作捕捉和表情捕捉技術的不斷成熟,《泰迪熊》里的毛絨熊、《阿凡達》里的部落公主以及《復仇者聯盟》里的滅霸等,這些CG角色擁有奇異的外觀,以及如同真人般的動作和表情。同樣,要做出CG角色中的規模,使視覺效果上更有氣勢。這屬于群集動畫或群集模擬的范疇了。群集動畫制作,是CG制作者通過研究群落中的總體規律和個體特征,用智能算法建立群落系統,控制群體的宏觀屬性(比如控制群體的整體運動方向),然后基于智能算法賦予群體中每一個個體一些隨機的變化,細致一點還可以讓群體中的個體有各種習性(比如進食、求偶、追逐等)。這樣整個群集動畫不僅有氣勢,而且生動逼真。

2.數字場景在數字技術之前,電影特技依靠繪景、模型、接景等技術進行特效場景制造

第一次運用綠幕支持的數字化外景技術的影片是《天空上校與明日世界》,這部電影的整個布景都是數字制作的。數字繪景在20世紀末進入高峰,2000年,《角斗士》用數字化斗獸場景贏得了奧斯卡,《罪惡之城》《300》《霍比特人》均將這一技術進行了充分利用。數字化外景技術最關鍵的問題是解決實拍人物與CG場景的位置和比例關系以及光影關系,而光影合成難度最大。《美夢成真》(WhatDreamsMayCome,1998)就用計算機創造出油畫般的背景。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數字世界與真實世界的距離越來越小。《阿凡達》中虛擬攝影技術的出現,讓數字外景技術應用隨之突進,因為新的技術實現了實拍與數字CG的實時合成,新近的影片《地心引力》《奇幻森林》《銀河護衛隊2》等使這項技術趨于完美。

3.數字物體(水、火、煙……子彈時間等)CG的景與物的概念,邊界看似并不清晰,但還必須分開詮釋

我們將CG物定義為電影中由CG制作的動態的事物,水、火、煙霧,這些事物屬于影片場景的一部分,但又獨立于景之外,這些事物在部分影片帶有強烈的敘事性。十幾年前,寫實火焰,真實級別的CG爆炸,大規模的動力學水,船和水的交互都只是大工作室的頂尖技術,現在已經是普及技術了。這得益于一些電影的先鋒實踐。以水為例,通常基本的流體建模方式有兩種:一是水滴算法,一個分子一個分子,一滴一滴地計算;二是體積算法,將水體作為體積處理,大規模建模構成一個大型網狀流動機質。但兩種方法各有缺陷,算法一的水滴模型并不能很好地組成大規模水體,算法二的水體模型又不能很好地展現出電影畫面中水的細節,而在2000年,《完美風暴》中首次將這兩種算法進行了結合,即以體積算法處理大片水體、以水滴算法應對迸裂的水滴取得了成功,并在之后的影片中大量應用。這樣的方法也用于其他流體,不僅是水,還有煙、火焰,也包括樹上落下來的蘋果,飛行的子彈時間等。

4.數字調色是并不引人注目的特效,卻可能是對今天電影拍攝手法影響最大的一個

傳統光化學處理負片雖效果不錯,但過于煩瑣,局限很大,數字調色極大地解放了電影作者們“光影寫作”的自由度。在電影《逃獄三王》中就應用了數字調色平臺,科恩兄弟與攝影師羅杰迪金斯想把電影實際拍攝中充滿綠意的盛夏,變成朦朧秋景的效果,實現那種干燥、蒙塵、褪色舊時光的畫面感覺。這一動機促使《逃獄三王》成為影史上第一部全數字中間片(Digital Intermediate)處理的真人電影。首先,完整掃描全片;其次,用數字技術調色。此后,基本每部影片都要經過類似流程。

5.數字光影光,是現實世界的重要表征

數字生成光影不難,難的是與真實世界的一致并被認為合理。在電影《地心引力》中,為了讓數字化的光影和真實光影相匹配,攝影師盧貝茲基和特技師卡隆算出了這些宇航員所處的空間里光影的實際變化特點,并進行了數字光影模擬,然后將演員拖入電子模擬游戲里,讓光影從各個角度投射在他們臉上。這與之前的數字化外景技術相反,不是將演員放入虛擬世界,而是將虛擬世界投射在演員身上,成就了了不起的特效景觀。

(二)數字影像合成技術

數字影像合成技術,又稱視效合成,最初的視效合成是在電影后期制作中完成的,其基本原理是選擇要追蹤的畫面,并定義圖像的特征區域,由軟件自動分析圖像中的特征區域隨著時間變化而發生的數值變化,取得這些數據信息后,把它賦予另外的圖像元素,使其按照這些不斷變化的數據信息進行同步運動。但近幾年隨著電影特效的發展,電影前后期分界趨于融合,新出現的虛擬攝影技術,可以做到在拍攝階段就完成實拍影像與CG虛擬影像的合成,屬于數字影像合成技術的新樣態。

VES獎并不僅僅是一個電影獎,視覺效果的評獎對象包括視效技術涉及的各種作品類型:包括電影(真人電影和動畫電影)、劇集、廣告、直播節目等,而并非一個專門針對電影視效的獎項,故而每年VES獎的名目會有20項左右,其中針對電影的獎項也在十項以上。數字視效分工細密、類型繁多,再加發展變化比較快,在十余年的時間里VES的獎項設置,經歷各種名稱上的微調和增增減減,直到近幾年才逐漸穩定下來,其中關于真人電影和動畫電影的特效獎項,最終穩定為以下獎項,其中真人電影8個、動畫電影7個。如下表所示:

視覺效果協會獎(VES獎)主要獎項一覽表

依照序號,第1項和第2項,最佳視覺獎果獎、最佳輔助視覺效果獎,關于電影視效的綜合評價;第3至第6項,是關于電影中人、景、物、模型(繪景),以及關于動態物體的視效模擬,是關于各類數字影像的生成技術的獎項;第7和第8兩項,是關于數字影像合成技術的獎項,最佳視效合成獎以及最佳虛擬攝影獎等。相對于奧斯卡最佳視效獎,VES獎更加專業、更加細分,評價也相對更為準確。以下針對真人電影的視效獎項進行分析:

1.關于電影視覺效果的綜合評價:“最佳視覺效果獎”和“最佳輔助視覺效果獎”

(1)最佳視覺效果獎(Outstanding Visual Effects)。作為對影片視覺效果的整體評價,這是VES與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含義相近的一個獎項,但VES的最佳視覺效果獎特別強調該獎項參評影片的所謂“效果驅動”。即影片中視覺效果是故事中可見的,必要的和不可或缺的部分,并在電影中扮演主要和積極的角色。而用于定義電影是否為“效果驅動”的法則是該片是否可以在沒有廣泛的非人類CG角色、CG場景以及各種視效的積極參與下講述故事。總的來說,效果驅動的電影一般都包含那些普通觀眾很容易識別的視覺特效,也就是通常說的視效大片。最佳視覺效果獎是VES獎最早也是持續至今的獎項之一,獲獎影片包括了近年來眾多的數字特效大片,這份名單與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吻合度高達80%。

事實上,歷年的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大多也是發給那些顯而易見的視效電影的,只不過,VES更明確地強調出來。這一強調,還有另外的含義,就是VES獎還針對采用了視效技術,但又并不十分外顯的影片,另外頒發“最佳輔助視覺效果獎”。

(2)最佳輔助視覺效果獎(Outstanding Supporting Visual Effects)。最佳輔助視覺效果獎幾乎是VES獎之初就設置并持續至今的獎項之一,旨在關注電影特效技術對于非視效大片的輔助作用,被稱為“隱藏的特效”。這個獎項強調的理念是,特效所追求的并非外顯的形式,而更在意特效對影片的自然融入,也包括為影片節省人力或成本,實現實拍難以拍攝或無法達成的視覺效果,以及對電影中的人景物的修飾和氣氛的強化。輔助視覺效果對于未經專業訓練的普通電影觀眾,常常是不能識別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影片以這種隱性的方式使用特效,如:《登月第一人》《敦刻爾克》《深海浩劫》等。2019年,第17屆VES評獎中,獲得最佳輔助視效獎的是達米恩·查澤雷執導的傳記片《登月第一人》。影片具有很強的紀錄片感,但在拍攝地球飛行至月球過程中的失重感時,攝制組也用很多CG技術,比如鏡頭里尼爾拿起磁帶傳給巴茲的場景時,在后期中用CG生成他們之間飄浮的磁帶來營造一種太空失重感。

2.關于數字影像生成技術的獎項

最佳動畫角色獎(Outstanding Animated Character)、最佳場景獎(Outstanding Created Environment)、最佳模型獎(Outstanding Model),以及最佳動態視效模擬獎(Outstanding Effects Simulations),人、景、物是電影的基本元素。在視效領域,CG技術已全面融入人、景、物等全部電影元素的再現和再造。VES獎17年中均設有上述相關獎項。杰出的CG制作展示了不斷提升的想象力、真實感及其帶來的技術難度和藝術水準。形式新穎、真實細膩、生動感人,是特效領域人、景、物視覺設計和技術研發的三個層次。特效的人物、動物角色,特效的場景,特效模型是人、景、物視效的四個方面,具體包括:

(1)最佳動畫角色獎(Outstanding Animated Character):特效的角色設計和研發。1985年電影《年輕的福爾摩斯》中,出現了電影史上第一個電腦生成的角色“彩色玻璃人”;1989年科幻經典《深淵》誕生了影史上第一個電腦三維角色;1991年《終結者2》中的T1000大放異彩,成了影史上第一個CG角色;1994年的《侏羅紀公園》是影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由數字技術創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實皮膚、肌肉和動作質感的角色。但做《侏羅紀公園1》的時候,斯皮爾伯格很巧妙地配合使用了CG和實體模型,CG被用來制作奔跑的相對小的恐龍,以及夜景下的部分場景。近景等CG級別達不到的部分都用實體模型來拍,而且CG鏡頭嚴格控制長度,在觀眾快要感覺到不真實的時候就切掉。實拍和CG交替使用,這種方式被好萊塢導演一直沿用至今。近年動畫角色的技術突破主要在于特效生物角色(人物或動物)皮膚、毛發、動作的仿真。《復仇者聯盟3》《奇幻森林》《指環王》《猩球崛起》系列,都因成功塑造CG角色而獲獎,并因最佳動畫角色獎,而獲得代表視效整體水平的VES最佳視效獎。

(2)最佳虛擬場景獎(Outstanding Created Environment):許多時候電影拍攝并沒有去耗時費力地搭建出真正的建筑物,不得不通過特效手段制作出視覺真實、形式新穎、滿足電影情節及氣氛要求的場景。特效角色和特效置景、特效物體一起構成電影特效人、景、物的三位一體。VES的最佳場景獎正是用于表彰這方面的技術或藝術成就。評獎要求參賽作品創建的環境須為虛擬的人造環境,或者通過添加攝影期間不存在的元素來增強實景。所有參賽項目都必須是影片中的一個場景,比如整個城市這樣的大型環境,也可以是較局部的一片森林或一座建筑物,該場景可以在影片中多次出現,但必須是由一個團隊制作完成的。值得關注的是,這一獎項不僅評判場景創作本身,還關注場景與攝影的結合。比如廣角俯瞰中的大型環境,以及細膩手法描述的私密環境。2017年VES最佳虛擬場景獎的五項提名中三項都是來自《銀翼殺手2049》一部影片,分別是該片中CG制作的洛杉磯(Blade Runner 2049-Los Angeles)、拉斯維加斯(Blade Runner 2049-Vegas)以及飛旋車飛過的那座城市垃圾場(Blade Runner 2049-Trash Mesa),最終《銀翼殺手2049》洛杉磯的場景獲得了當年的最佳虛擬場景獎。

(3)最佳電影模型獎(Outstanding Model):這個獎項原則上涵蓋物理模型和數字模型兩類特效模型。在膠片電影時代,模型、化妝、貼圖、繪景等是傳統的電影模型工藝。這些工藝如今仍然在電影中使用,即使是那些特效大片。所以,這個獎項一直持續至今。2014年的獲獎大片《星際穿越》之所以獲得最佳模型獎,傳統模型工藝發揮了重要作用。影片中重要場景元素的堅韌號飛船和探路飛船等都牽扯大量模型制作,探路飛船在電影中制作的是全尺寸模型,用于外景拍攝的堅韌號是通過微縮模型和數字特效實現的。探路飛船對接堅韌號時氣壓差導致飛船爆炸以及探路飛船駛向黑洞被碎塊沖擊等場景,都須借助模型和motion control控制的模型拍攝才能精確完成。

(4)最佳視覺效果仿真獎(Outstanding Effects Simulations):指對于動態物體的視覺效果模擬和仿真,模擬效果是動態效果,通常包括粒子、動態、流體、布料、頭發和人群(或動物群)模擬等。2003年的《加勒比海盜》因為對于水特效的革命性探索高票獲得了該獎項。工業光魔公司為了制作出影片中逼真的海水和漩渦,邀請了一大批物理學、數學和海洋方面的專家,甚至不惜租用衛星,對太平洋海域進行了長達一年的遙感測量,得到了極為豐富的數據,才模擬出海洋的洶涌波濤。近年視效技術在流體研發,如水(海水、海洋)、火(火焰火球)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十幾年前,寫實火焰、逼真的CG爆炸、大規模的動力學水、船和水的交互都只是大工作室的頂尖技術,到了《2012》的時候,水特效已經有了現成的插件,不需要特別攻關了。

3.關于數字影像合成技術的獎項

(1)最佳視覺效果合成獎(Outstanding Compositing)。該獎項旨在表彰多重影像合成最終視覺效果上的杰出成就。主要針對真人電影發獎。每年VES的最佳視覺效果合成獎是與作為視效綜合評價的最佳視覺效果獎重疊率較高的獎項之一,特別是最近幾年,從2014年《猩球崛起:黎明之戰》、2015年《荒野獵人》、2016年《奇幻森林》、2017年《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2018年《復仇者聯盟3》都同時獲得了VES的最佳視覺效果獎,可見逼真且完美的視效合成在特效制作中的重要程度。

(2)最佳虛擬攝影。虛擬攝影(Virtual Cinematography)的最初含義是指在CG環境中設置虛擬攝影機針對CG中的人、景、物進行的模擬電影攝影操作。2003年的《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一片用動捕技術將實景和真人演員采集為CG世界的人、景、物,然后在計算機中進行虛擬拍攝(例如攝影機鏡頭在尼奧和100個史密斯中進行任意速度和角度的環繞、穿插),真實且奇幻的視覺效果使虛擬攝影一度備受關注。2009年的《阿凡達》給予這一技術實質性推進——導演卡梅隆及其特效團隊開發的虛擬攝影系統實現了實拍真人影像與CG的同步合成,通俗地講是在拍攝現場直接將真人演員實時“拍”到了CG環境當中。在這里,虛擬攝影連接了現場拍攝和CG制作,成為一種新的電影虛擬制作手段。《阿凡達》之后,虛擬攝影得以持續推廣。2011年,VES增設虛擬攝影獎,以鼓勵虛擬攝影對于傳統電影攝影影像質感的模擬,此后每年都有視效大片上榜。如:《奇幻森林》《銀河護衛隊2》《頭號玩家》等。虛擬攝影不對應于明顯的視聽形態變化,卻讓電影呈現出越來越顯著的精度和逼真感。“攝影”的原初意義在于對現實存在物的記錄和證明,而“虛擬”一詞則指向非真和虛構,“虛擬攝影”一詞在字面意義上似有悖論,但其技術動因和發展軌跡都在印證著電影CG技術的審美邏輯和未來走勢:將虛擬影像推向極致真實。

四、從VES獎項的細微變化看數字特效走向

(一)獎項名稱表達語匯的微妙變化

VES獎的獎項設置并不是一成不變,2002年設獎以來,同樣的獎勵目標,獎項表述發生過多次微調。比如,第一屆“最佳獎”對應的英文詞匯是“Best”,但之后糾正為“Outstanding”,措辭更恰切地表達了評獎的理念,鼓勵“杰出”,但并非評出絕對高下。再比如,對于非動畫電影描述的細微變化,先后使用過Feature Motion Picture(電影或故事電影)、Live Action Feature Motion Picture(真人故事電影)以及a Photoreal Feature(攝影真實感電影)描述過真人表達的電影,反映出在CG技術大幅度介入電影制作之后,VES對于動畫電影和傳統真人電影內涵的表述更加審慎。

從2005年開始,Photoreal一詞出現在VES的獎項名單中。這反映了電影特效模擬攝影影像質感的訴求,特效技術參與到攝影造型的方方面面,并以虛擬攝影獲取傳統攝影的真實質感。特效制作者把電影中的模型做得盡可能逼真,而特效行業檢驗這種逼真感的標志叫作“攝影真實感”。早期計算機圖形制作往往生怕別人不知道是計算機做的,會故意制造出馬賽克等具有明顯數字影像特點的特殊效果;或者將計算機圖形渲染得晶瑩剔透,毫無瑕疵。但隨著技術和制作觀念的進步,特別是當計算機圖形用于電影的目的時,更高的追求變成臟兮兮的做舊效果,越來越接近攝影手段獲得的影像,甚至加上攝影機抖動、眩光、膠片的顆粒感等只有電影攝影拍攝才會具有的缺陷。比如影片《明日之后》,結尾的場景完全是計算機所生成的畫面,卻加上了鏡頭的眩光,模擬攝影機實拍的效果(4)屠明非:《電影特技教程》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3年,第51頁。。

(二)逐漸淡出或消失的獎項

從2002年VES設立至今,獎項的設立大致呈現出增長的趨勢,2012—2018年設獎項目達到12個。有的獎項從最開始設立到取消到再次出現。但也有一些獎項逐漸淡出和消失了。

淡出的獎項之一,最佳電影繪景獎(Best Matte Painting in a Motion Picture)在2002、2003以及2008年評過三屆之后,沒有再出現過,相關影片在繪景方面的成績并入最佳場景獎以及最佳輔助視覺效果獎進行表彰。繪景(Matte Painting),即繪制場景,是電影場景特效中的關鍵環節。電影發展初期簡陋的模型和繪景技術成就了那些經典電影景觀。比如,拍攝于1919年的表現主義電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眾所周知,成就這部影片的不是導演維內,而是三位“狂飆社”畫家出身的繪景師赫爾曼·伐爾姆、華爾特·羅里希和華爾特·雷曼,是他們將夸張的光影關系、變形的幾何圖案繪制在了影片的布景上,形成了強烈的表現主義風格。進入數字時代,計算機技術的介入,綠幕及遮罩固化為場景特效制作中的一種通用技術,雖然繪景師這個崗位依然十分重要,但繪景本身很難獨立于場景特效進行評價,于是影片繪景方面的成就合并在最佳場景獎以及最佳輔助視覺效果獎和最佳模型獎中給予表彰。

最佳特效角色表演獎(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n Effects Film)也是從VES獎中逐漸淡出的獎項。《海底總動員》中的多莉和《加勒比海盜》的僵尸們都曾得到過這個特效角色表演獎。VES獎設置該獎項用以鼓勵那些由CG制作而成的人物或動物角色惟妙惟肖的表演狀態,但這個獎項很快就不發了,因為特技角色的表演,是一個復雜的技術范疇,而這些,已經包括在最佳特效角色獎當中了。

另外,一些很快取消或合并的獎項,如最佳視效藝術指導(Best Effects Art Direction in a Motion Picture)只發了一屆就取消了,因由于視效制作極強的團隊性和協作性,很難將獎項發給個人;又如年度最佳單個視覺效果獎(Best Single Visual Effect of the Year in any Medium),也是時有時無,最終淡出,單個的特效場景、角色或特效物體方面的創作成就,歸入最佳場景獎、最佳角色獎以及最佳視效仿真獎中進行表彰。

(三)和奧斯卡最佳視效有分歧的獎項

美國視效協會VES獎通常是每年1月公布提名名單,2月初頒獎,一般情況下,奧斯卡的頒獎日期固定在每年2月的最后一個周日,所以VES獎也被看作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的前哨,每年視效協會獎獲獎電影都會在奧斯卡中摘取獎項。但也偶有例外,2016年的第十四屆VES獎,《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StarWars:TheForceAwakens)一片獨得針對真人電影的七個獎項中的四個獎項,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電影虛擬場景、最佳電影虛擬攝影、最佳電影模型,還獲得了最佳模擬效果獎提名,但這一年的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卻頒給了在VES獎中連提名都不曾有過的小成本電影《機械姬》。事實上,從特效數量和種類上看,《機械姬》與《星球大戰》這樣的特效大片幾乎無可比性。這也可能是它被VES所忽略的原因。《機械姬》的制作成本僅1500萬美元,影片特效量并不大,涉及面也十分單一,沒有宏大而壯闊的特效場景,《機械姬》的視效僅用于女主艾娃的造型——用CG替換真人飾演的女主部分軀體。影片場景中大量的玻璃和鏡子,大大提升了視效制作的難度,但影片視效合成的完成度極高,觀眾明知軀體是視覺特效,卻找不到實拍鏡頭與CG影像的絲毫瑕疵。《機械姬》獲獎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其特效完美體現了奧斯卡最佳視效獎的兩個標準:首先是特效的準確度和逼真度;其次是特效完美地服務了劇情,服務于電影生產。

(四)特效獎所表征的電影特效觀念

藝術挑戰科技,科技啟發藝術。特效參與電影創作,讓一些不可能的題材進入電影,將電影的敘事與表達置于更廣闊的時空、更復雜的情境,以及更廣泛的題材之中。特效服務于影片,以新奇而逼真的形式講述新鮮的故事,這也正是特效的藝術訴求。

盡管不斷有《機械姬》這樣的小成本電影在各大特效獎中劍走偏鋒地獲獎,但就總體而言,關注前沿、關注創新,一直是特效獎的重要目標。特效獎重點關注的還是特效大片及其代表的特效技術前沿。如《加勒比海盜》系列中的海水特效,《阿凡達》的虛擬攝影技術,《猩球崛起》系列的動作捉捕和表情捕捉技術,《變形金剛》系列的集群渲染技術等,都是因具有革命性的技術探索獲得表彰。電影特效不同于單純技術研發,而是依附于產業、服務于劇情、受限于成本,只能進行有限的技術開發。但奧斯卡和VES等特效獎項仍然大概率地把持住了鼓勵創新的原則,而不是特效數量的多多益善。

電影是真實,還是虛幻?這一辨題指向抽象意義上的電影本體思考,也關聯著具體及微觀層面的電影藝術訴求與技術走向。“特效”這一概念的關鍵字是“特”,是因為電影有了超出現實常規影像形式的需求,才出現的特殊的技術技巧,然而,特效技術從一開始追求的卻是逼真感,即要獲得實拍不可能達到的影像,這是特效技術最有意味的審美特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美女毛片在线| 久久精品66|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91小视频在线| 91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无码在线激情片| 久久综合色视频|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日韩高清成人|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婷婷综合亚洲|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靠逼视频|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亚洲综合18p|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国产91精品最新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亚洲最大的色成网站www|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美女被躁出白浆视频播放|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日韩午夜片|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国产成人免费| 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AV| 亚洲免费毛片| 伊人久久婷婷|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内毛片视频|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日韩AV无码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伊人色天堂|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国产精品粉嫩| 99久久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