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東照 袁春賢

2016年,史厚忠被評為淮安市最美安監人
今年45歲的史厚忠被任命為淮安市清江浦區應急指揮中心主任。5年前他從海軍某部防救船大隊副團級崗位轉業到淮安市原清河區安監局,從最基層辦事員干起,雖然崗位變化了,但軍人的作風沒有變,史厚忠說:“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我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但我這塊磚一定要有強度、有擔當。”
懷著這樣的初心、使命和擔當,5年來,史厚忠在安監應急崗位上孜孜以求,努力實現自身價值,先后榮獲淮安市“最美安監人”“安全生產執法演練標兵”“市安全生產先進個人”“區深化改革先進個人”等榮譽。2019年史厚忠被國家應急管部推選為“應急管理系統先進典型”,成為淮安市應急管理系統的一面旗幟。
5年前,初入安監崗位,業務不熟、任務繁重,史厚忠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史厚忠是那種“不用揚鞭自奮蹄”的人,為了提高業務水平,他每天早早就來到辦公室,他制定學習計劃,給自己壓擔子,學法規、學理論、學執法程序、學文書制作。5年時間他摘抄筆記10余本,近50萬字。
“剛到我們辦公室那會兒,他打開電腦點擊的是安全生產專業網站,閱讀的是專業教材和雜志,講話也是三句不離安全生產。”同事回憶史厚忠剛到安監局工作的情景說,“他一直以來,都是這樣一種珍惜時間、刻苦學習、‘急于求成’的狀態。”
除了自學,他不放過任何機會跟同事學習、進企業交流、借出差機會跟外地同行交流,積極參加安全生產業務培訓。2015年5月,是他進入安監系統的第五個月,史厚忠報名參加市里的安全生產綜合執法演練競賽,他把這次比武當作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投入大量的業余時間,廢寢忘食地復習,一有空就跟著執法人員到企業,向專業人員請教隱患排查重點,向企業負責人了解生產實際。在考場上,他胸有成竹,面對小他十幾歲的同行,信心滿滿,最終取得了全市綜合成績第三名的好成績,被市局授予安全生產執法標兵。

史厚忠在淮安市安全生產綜合執法演練競賽中獲獎
史厚忠除了勤于學習,還善于思考總結,他腿勤、嘴勤、筆也勤,5年來,他進企業、進鄉鎮街道執法檢查、服務指導600多家次,先后參加事故救援、現場調查30余起;給企業、街道提供專題培訓40多次,撰寫刊發專業文章200多篇。
史厚忠的業務水平得到了同行的認可,在安全監管的道路上,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史厚忠在部隊從事多年的政治工作,先后擔任干事、指導員、教導員等職務,率先垂范、鼓舞斗志是他的工作法寶。他把部隊的作風帶到應急管理工作中來,不管是對同事還是對監管對象,他始終充滿熱情,走到哪里,把滿滿的正能量帶到哪里。
“應急管理事業無比壯美,也任重道遠,需要將責任扛在肩上,把困難踩在腳下。”這是史厚忠對同事們常說的一句話。
今年剛被任命為區應急指揮中心的負責人,史厚忠深感責任重大,應急指揮體系要理順,應急救援隊伍、裝備要摸清,應急預案要修訂,指導部門單位應急演練,開展企業應急管理專項檢查,處置可能遇到的各種突發事件,要做的工作很多。
“事事有壓力,但做完一件,壓力也就減掉一點,隨之,工作動力就增強一點,有成就感呀!這就是我一直使用的消壓增動法,消除壓力,增強動力。”史厚忠認真地說。
“跟他在一起工作,從來聽不到半句怨言,他總是樂觀積極,即使在遇到困難和委屈的時候。”“史厚忠在工作中總是像打了雞血一樣,充滿激情。”執法大隊大隊長孫軍說。
毛主席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從史厚忠身上,你能時刻感受到那種昂揚向上的精神,那種肩負使命的激情和那種一心為民的情懷。“作為一名應急人,要像軍人那樣,始終保持一種沖鋒的狀態,關鍵時刻要有革命加拼命的大無畏精神。”史厚忠經常這樣告誡自己。
今年3月23日,他從法規科調任應急指揮中心主任,新科室的運轉,需要立即完善應急值班、應急快報等多項工作制度并開展工作。當時他正因病住院,他拔掉針頭,拿上要敷的藥,立即上崗,一人挑起應急指揮中心的擔子。同事們勸他多休息幾天,可他付之一笑:“不值一提,誰還沒有身體不適,咳嗽感冒?我是應急人,我怎么能連輕重緩急都分不清呢!”
史厚忠常說:“安全監管是一項實打實硬碰硬的工作,如果把10 000前面的1去掉那叫‘一失萬無’,搞安全生產工作一定要有萬無一失的決心,必須要把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到首位,這是我們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2015年8月14日,史厚忠接到舉報,一小區住戶存放35箱疑似危險化學品,事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他立即趕到現場,通過查看安全技術說明書,確認確實有危險性,當即決定,調用危險化學品運輸車,將這些不定時炸彈及時拖出小區,送到專業倉庫存放。
2016年8月17日,史厚忠在檢查中發現某危化品生產企業沒有加裝自動切斷裝置。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動安全裝置沒有安裝嚴重影響生產安全,一旦處置不當,極易釀成重大乃至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會危及周邊上百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他要求該企業立即拿出可行方案。
他向局領導匯報,并要求企業立即加裝自動安全裝置,確保安全。該企業分管安全負責人考慮年底要搬遷,不想花這“冤枉錢”,一開始抱著軟磨硬泡的態度,想著拖拖就過去了。生產不停,動工不見。他立即啟動約談機制,約談該企業安全總監,要求他們立即局部停產,防止出現小患拖大,大患拖炸的嚴重后果。

史厚忠(中)到企業檢查指導工作
“約談那天,史厚忠胃痛得很厲害,頭冒汗珠。強忍著疼痛與對方講利害關系、講法律法規。”同事李夕紅想起約談那天的場面,還真為他的身體狀況捏了把汗。
可他當時始終表現得底氣十足,與安監總監攤牌:“小患拖大、大患拖炸的道理你不是不懂,如果不按期整改到位,我們將依法下達全面停產整頓指令書,到時你的企業會納入征信系統,你算好這筆賬!”對方見他態度堅決,根本沒有回旋的余地,只能妥協,并承諾加班加點,按期完成整改。
9月15日,該企業根據計劃加裝安全裝置截止閥。他接到報告后,放棄了中秋節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到現場進行督導,直至安全裝置正常投入使用后才回家。
2015年12月下旬,淮安市有軌電車進入試運行的關鍵時期,史厚忠每天都加班加點謀劃有軌電車安全保障規劃,連做夢都惦記著工作,經常深夜撰寫安全計劃,經過五天五夜的努力,保障有軌電車安全運行專項活動實施方案一舉完成,為預防有軌電車運行安全突發事故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史厚忠有一個自己的公眾號“奮斗者的詩與遠方”。奮斗者是史厚忠的真實寫照,從部隊到地方,他始終孜孜追求,呈獻出一個奮斗者的生命狀態。記者問他:“你的詩和遠方是什么?”史厚忠回答得樸實、真誠:“每個人都有對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而生命財產安全是人們實現美好生活的前提,我有責任通過努力減少轄區事故、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保護轄區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