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趙苡萱
2019年4月15日,法國巴黎圣母院發生火災,震驚世界。事故損失慘重、教訓深刻,也給我國文物安全敲響了警鐘。目前,我國文物消防安全方面的形勢、現狀,主要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重點開展的工作方向是什么?本刊邀請國家文物局督察司安全監管處處長常金國,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介紹。
2019年4月15日下午6時50分左右,法國巴黎圣母院發生火災,著火位置位于圣母院頂部塔樓,屋頂燒毀,一座尖塔倒塌。巴黎圣母院火災事故損失慘重、教訓深刻,給我國文物安全敲響了警鐘。本刊邀請國家文物局督察司安全監管處處長常金國,針對我國文物消防安全方面的形勢、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下一步重點開展的工作方向進行了介紹。
我國歷來高度重視文物安全工作,強調文物安全是文物保護利用的前提和基礎,是文物保護的紅線、底線和生命線。國家文物局通過聯合督察指導、部署消防安全大檢查等方式排查整改火災隱患,強化消防安全措施;通過深入推進文物平安工程,不斷加強安全防護設施建設,全面增強文物安全防護能力,通過制定實施《文物消防安全檢查規程》《文物建筑電氣防火導則》《文物建筑防火設計導則》《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項規定》等一系列制度規范,提升文物安全管理水平。近年來,確保了我國文物消防安全總體形勢較為平穩。
“在我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記的7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文物建筑有40余萬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 296處中,文物建筑就有2 600余處,火災是危害這些文物建筑安全的主要風險。”常金國說,近年來我國文物建筑火災時有發生,據統計,2017年全國發生文物建筑火災事故17起;2018年全國發生文物建筑火災事故12起。我國文物消防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國家文物局督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東陵,現場進行消防演練
本刊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18年9月,應急管理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在全國部署開展為期半年的博物館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檢查,重點整治火災隱患、安全主體責任落實等問題,通過兩輪督查和調研指導,取得了明顯成效。常金國介紹說,全國共排查文物、博物館單位7萬1 389家,發現隱患問題10萬1 226處,整改火災隱患9萬3 168處,配置火災自動報警和滅火裝置17萬余套、電氣火災監控裝置5 300余套,將2 700余家接入消防遠程監控系統,3 911家建立了微型消防站,開展實地演練2.5萬余次,文物火災防控能力明顯增強。
據了解,木材屬于易燃材料,古建筑中的木材,又經歷了千百年的干燥,耐火等級低,極易燃燒;文物建筑一般采用四合院的形式,院落之間一般毗鄰而建,沒有防火間距,同一院落內,不同房間之間往往共用內隔墻、柱,樓板、地板、屋頂也往往是連續的,一旦失火,就會使得火焰向相鄰房間直接蔓延,很容易形成“火燒連營”的后果。“所以對于文物建筑,最主要的火災風險,就是用火用電不慎。”常金國說。
通過開展文物消防大檢查發現,目前我國文物消防安全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電氣故障、生活用火、燃香燒紙、施工現場違規動火等火災隱患,誘因突出。根據國家文物局統計,目前電氣故障引發文物火災事故占比近50%,主要包括電氣線路和用電設施老舊,安裝敷設不規范,超負荷使用,或者使用不合格電器等原因導致。部分文物建筑,尤其是私有文物建筑內還普遍存在隨意私搭亂接電線,采用價廉質次的開關、電線和電器的現象。二是一些基層文博單位消防基礎薄弱。如消防水源缺乏,消防報警和滅火設備不健全,消防器材配置不達標等,無法滿足撲救初起火災的需要。三是安全管理不規范。一些文物管理使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粗放,安全責任主體不明確、制度不健全,安全直接責任人缺位,安全檢查不到位、工作措施不落實、風險隱患不處置等問題依然存在。
說到這些問題時,常金國總結道:“根本原因是文物安全主體責任不落實,導致安全措施實施不到位。”目前,仍有一些地方對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安全意識較為淡薄,文物安全機構和人員的設置無法滿足實際需要,安全經費保障不到位。還有一些地方未按要求將文物安全工作納入地方政府年度考核評價體系;一些地方文物管理機構人員設置嚴重不足,執法力量薄弱,與繁重的文物安全管理任務不匹配,尤其是市、縣級文物管理部門,文物消防專業技術人員短缺,應急處置能力較弱。
文物消防安全是“人防”“物防”和“技防”構成的完整有機體系。常金國說:“我們要著力于全面提升文物防火能力,需要在上述3個方面上整體提升,不能存在短板,要在措施上、技術上、標準規范上、設備應用上下功夫。”
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會大力推進落實文物安全責任制,發揮全國文物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職能作用,開展各部門聯合執法督察,同時推動將文物安全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落實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公告公示制度,試點開展文物安全網格化管理,督促文物安全直接責任有效落實。
說到目前正在開展的工作,常金國介紹道:“國家文物局正在開展文物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行動,重點整治電氣故障、生產生活用火、違規燃香燒紙等火災隱患,增強火災防控能力。同時,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專業培訓,推動實施文物消防安全規范化管理,增強應急處置能力,提升文物安全管理水平。”
針對文物建筑火災難防的問題,國家文物局還將從立足長治、完善制度機制的角度,進一步強化文物消防工作。通過總結近年來文物消防工作的成效經驗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準備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加快推動文物安全有關制度標準出臺,推進文物安全規范化管理。同時完善文物消防安全聯合長效工作機制,通過定期會商、研判博物館和文物建筑的火災形勢,出臺有關政策措施;實施專項排查整治與日常檢查整改相結合,督促指導文物、博物館單位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化、常態化。全面增強文物安全防護能力,提升文物消防安全裝備應用水平,推動文物建筑火災預警與滅火等方面先進技術設備適用,深入推進文物平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