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黨的宗教工作,把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好,關鍵是要在“導”字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準,做到“導”之有方、“導”之有力、“導”之有效。習近平總書記同時強調,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支持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黃岡市宗教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孕育了佛教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術發明人畢昇,明代醫圣李時珍等科學文化巨匠。黃岡也是全省乃至全國宗教工作大市,佛、道、伊、天、基五大宗教俱全,以佛教為盛。近年來,黃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宗教工作,堅持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貫徹“導”的方針,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保持了宗教領域的健康有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宗教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宗教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關系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關系社會和諧、民族團結,關系國家安全和祖國統一。加強和改進黨對宗教工作的領導,是做好新形勢下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證。黃岡市委、市政府從加強學習入手,不斷深化對宗教工作的認識,著力健全完善宗教工作三級網絡,壓實兩級責任,構建齊抓共管工作機制,積極引導各級黨政部門站在全局的角度做好宗教工作。
抓學習提升站位。2016年以來,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每年至少兩次專題研究宗教工作,市委中心組連續三年邀請省民宗委專家授課,集中學習全國、全省宗教工作會議精神,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及宗教政策法規。市委書記劉雪榮帶頭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及中央、省委系列會議、文件精神,多次深入鄉鎮村組和宗教活動場所調研檢查,經常性就宗教工作作出批示。2016年11月在全省市州率先主持召開宗教工作會議,會議直接開到鄉鎮一級。市委、市政府領導、各縣市區主要領導特別是各級統戰部長將宗教工作真正視為分內事,主動履行主體責任,全面統籌安排轄區內宗教工作。市委明確將宗教政策法規納入市、縣兩級黨校主體班教學內容,每期主體班安排一次宗教政策法規課程,分級組織對全市鄉、村主職開展宗教政策法規培訓,全面提升各級黨政干部對宗教工作的認識。
抓網絡壓實責任。宗教工作的重、難點在基層。借助本輪機構改革機遇,黃岡市采取統戰部與民宗委(局)合署辦公的辦法,全面加強了市縣兩級宗教工作機構建設,壯大了宗教工作隊伍。加大了宗教工作在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年度考核中的分值權重,市委對縣市區黨委的綜合考核,將統戰宗教工作考核分值由2分提升到3分,宗教工作在統戰工作考核中的比例提升一倍。按照“主體在縣、延伸到鄉、落實到村、規范到點”的要求,全市各鄉鎮街道均在社會事務辦公室加掛民族宗教事務辦公室牌子,鄉鎮統戰委員聚焦主業,切實履行好民族宗教管理職責,部分鄉鎮還實行副科級以上干部包保宗教活動場所,通過“一人一廟”壓實管理責任。進一步明確村級宗教事務管理責任,特別是壓實村支部書記的第一責任人責任,村主職對場所及信教群眾情況做到一清二楚。
抓協同健全機制。宗教問題具有長期性、群眾性和復雜性,宗教工作不僅僅是統戰、民宗部門的事,必須整合力量,打組合拳,變“風雨一肩挑”為“千鈞重擔眾人擔”。我市充分發揮統戰工作領導小組、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小組牽頭協調作用,明確各成員單位責任,建立定期會商、研判機制,通過聯席會議研討宗教領域重點問題的解決路徑,構建起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近年來,我市圍繞提升宗教活動場所規范化管理水平,綜合運用政策指導、典型帶路、跟班學習、進出機制等方法,創新“導”的舉措,走出了一條獨具黃岡特色的宗教活動場所規范化管理之路。
出臺十有十無,提煉管理經驗。為了將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和中央關于宗教工作的決策部署特別是佛道教去商業化及和諧寺觀教堂創建各項要求具體化,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聽得懂、做得到的語言表述出來,以進一步推進宗教活動場所規范管理。2018年我市緊密結合黃岡宗教工作實際,出臺《宗教活動場所(佛道教)規范管理“十有十無”標準》。“十有”是指有備案教職人員、有民主管理組織、有完備管理制度、有責任落實機制、有人事管理臺賬、有活動管理記錄、有規范財務賬目、有定期收支公示、有安全設施設備、有法規學習宣傳。“十無”是指無未批活動、無違法建設、無安全隱患、無借教斂財、無假僧假道、無封建迷信、無違規收徒、無商業經營、無燃燒高香、無隨意放生。“十有十無”與省里確定的“四進”要求一脈相承,并且更加具體化。這一管理標準的推出落地,實現了“四個提升”,即提升了宗教界規范管理的意識,提升了佛道教場所整體管理水平,提升了黃岡宗教對外形象,提升了統戰宗教工作部門的引導能力。《中國民族報》于2018年7月刊發專文推介這一經驗。
倡導跟班學習,樹立典范坐標。黃岡雖然是宗教大市,但真正在全國有影響的“典范”并不多,絕大多數宗教活動場所還是農村小廟,教職人員少,宗教活動場所建設不規范、質量差,活動不規范。為此,我市在佛教、道教領域推行跟班學習制度,指導市佛協、市道協每年至少各組織一次全市宗教活動場所負責人到四祖寺、普陽觀等示范型場所進行跟班學習。學習內容包括行為規范、宗教儀軌、教理教義、法律法規、消防安全知識等方方面面。通過兩三年以大代小、以強帶弱的實踐,對全市460余名中小宗教活動場所負責人進行了一輪輪訓,其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明顯提升。
推行進出機制,激發內生動力。黃岡市宗教活動場所多,宗教活動多,宗教領域情況復雜,依法管理難度較大,特別是一些已登記場所存在著內部管理混亂、無教職人員駐守、多年來未正常開展宗教活動、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等突出問題。一段時間內,宗教活動場所一旦通過設立審批便實現終身制,缺乏動態管理措施和制約手段,沒有退出機制,廣大信教群眾對此意見很大。2014年以來,我市圍繞深化宗教活動場所設立審批登記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建立進出機制。一方面,要求各縣市區民宗部門對存在前述問題的已登記場所予以撤銷登記,并報市級宗教部門備案。另一方面,把牢宗教活動場所“進入”關口,在不增加登記場所數量的前提下,對少數規模較大、活動規范、具備籌設登記條件的場所予以籌備設立,遞補進登記宗教活動場所。進出機制建立以來,全市依法撤銷了16處宗教活動場所的登記資格,收回登記證,在遞補一批場所后,全市登記宗教活動場所總數仍然從538處下降到534處。這一機制的建立,增強了各宗教活動場所的責任感,激發了宗教團體和場所民主管理組織規范內部管理的內生動力,樹立了民宗部門的權威,促進了依法管理,提升了全市宗教活動場所整體建設管理水平。2014年以來,全市“和諧寺觀教堂”創建達標率90%,表彰先進集體76處。
積極引導宗教界堅持中國化方向。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是黨的宗教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內容。黃岡宗教以佛道教為主,我們將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的重點放在引導宗教界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依托市、縣兩級佛教協會組織開展講經交流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規教義與日常講經活動,不斷推進宗教本土化、社會主義化進程。在基督教領域組織開展中國化神學思想演講比賽。2019年5月,黃岡市佛教場所負責人宗教政策法規培訓班在黃梅四祖寺舉辦,培訓班上就如何提升宗教活動場所規范化管理水平進行了系統的講解和輔導,有力地推動了宗教中國化。
積極發揮宗教界代表人士領頭雁作用。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的關鍵在人,我們高度重視宗教界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他們在信教群眾中的影響力,帶領宗教教職人員及信教群眾朝著愛國愛教、正信正行的方向前進。近年來,黃岡共有正慈、明基、何誠道等5人被中央統戰部、國家宗教事務局表彰為和諧寺觀教堂創建先進個人,我們積極推薦他們擔任國家級、省級宗教團體負責人,以更好地發揮他們的影響力。同時,積極穩妥地抓好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發揮他們在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正慈、明基、何誠道分別當選新一屆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委員,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協委員宗教人士也增加至13人。
積極指導宗教界參與獻愛心活動。以“宗教慈善周”活動為平臺,依托宗教團體,引導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及宗教界人士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公益慈善等活動,發揮宗教正能量,努力回饋社會。幾年來,蘄春普陽觀共幫助貧困患者治好疑難雜癥病人數萬計,扶助130多位孤寡殘老人,累計向社會捐款1000多萬元。浠水斗方禪寺愛心助學10年不斷,累計捐資480萬元,幫助240余名貧寒學子圓夢。以臘八、六一、重陽為重點的溫暖系列關愛活動已成為黃岡宗教公益慈善的重要品牌。
衡量一個地方宗教工作搞得好不好,根本標準是看能不能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的周圍。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學習,提升站位,全面貫徹“導”的思維,落實“導”的要求,提升“導”的能力,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不斷提升黃岡宗教規范化管理水平,為促進宗教和諧,加快黃岡在高質量發展中爭強進位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