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帥,張天天
·專欄:健康老齡化·
基層老年協會發展策略研究:以上海市某街道為例
周 帥1,張天天2
1.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200025; 2.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上海,200032。
了解目前我國基層老年協會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基層老年協會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方向。 方法 選取上海市某街道基層老年協會作為調查對象,采用質性研究方法進行分析。當前,基層老年協會主要面臨的問題為:協會發展思路局限于依靠自身提供老年人服務,定位不明確;人員基本上是兼職,投入工作的時間和精力十分有限;協會工作經費不足,既缺乏政府撥款,又沒有創收能力;協會與其他社會組織的分工不清楚,既存在功能重疊,又存在功能空白。在發展方向上,建議:定位方面,對接各方組織,為老年人提供服務;人力資源方面,聘請全職人員,并要引進專業社工力量;經費方面,做好政府保障,并承接其他工作;組織機構方面,建立社區分會,明確上下級關系;樹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務項目。
基層老年協會;居家養老;發展;問題;建議
老人的養老模式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家庭為基礎的養老模式,包括傳統意義上的家庭養老和以社區照顧為基礎的居家養老;二是機構養老模式,即老人居住在專業的養老機構養老。伴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和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社區居家養老已成為符合老年人特點與需求的新型養老模式。實踐證明,基層老年協會在社區居家養老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也是老年人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重要平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老年協會要組織健康活動的要求。近年來,上海市老年協會在組織規模和組織影響力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然而,老年協會在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如組織不健全、基礎設施薄弱、服務內容單一、服務內容與老年人需求偏差、活動力度不夠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對老年協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本研究以上海市某街道老年協會為例,通過訪談等形式收集資料和相關信息,梳理該協會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結合專家咨詢結果,有針對性地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本研究采用質性研究方法來收集資料并進行分析。選取上海市某街道基層老年協會作為調查對象,訪談內容主要包括協會基本信息、現狀、現有服務、存在的問題等。在此基礎上,通過召開會議進行專家咨詢,咨詢對象包括相關部門的政府工作人員、相關領域的高校學者等。咨詢內容包括養老服務的發展趨勢、老年協會的發展思路和框架等。
該街道老年協會已經五輪換屆,現有理事27人,領導班子成員均為兼職,無辦事人員。協會自2012年起未能做到資產增值。協會理事會工作報告顯示過去3年內協會做了很多事情,但主要是由其他機構承擔落實,經辦都不在老年協會。協會內部制定實施了現金、銀行業務等管理制度,三重一大制度,重大資金使用決策前有可行性報告。協會運作總體上比較規范。未查到協會的會員登記情況。
老年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日常工作由協會會長主持。老年協會工作部包括項目部、服務部、外聯部、事務部4個部門。組織架構如圖1,各部門的職責分工見表1。

圖1 基層老年協會組織架構圖
老年協會經費主要來自:
(1)項目經費。包括自上而下的政府提供、協會申請的項目以及自下而上的協會自創、上級批準的項目;(2)政府撥給的日常運營經費,用途為:①組織文化體育活動,為老人購買演出服、小禮品等;②過節時給老人購買慰問品;③協會的辦公用品;④志愿者補貼;⑤協會運營;(3)企業贊助。協會的外聯部工作人員負責聯系企業和其他組織拉贊助,贊助資金只用于老年協會的活動;(4)其他。協會的經費來源還包括社會捐贈、利息等其他途徑。
研究通過多次訪談和調研,得到目前該老年協會主要面臨的問題為:
①定位不明。協會發展思路局限于依靠自身提供老年人服務,缺乏組織動員社會各類機構主動提供各類老年人服務的意識。②人力資源不足。協會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是兼職的,投入工作的時間和精力十分有限。③經費緊張。協會工作經費不足,缺乏政府撥款,又沒有創收能力。④分工不清。協會與其他社會組織的分工不清楚,既存在功能重疊,又存在功能空白。
研究結合專家咨詢結果,針對老年協會現存的問題,在組織定位、人員選取、經費渠道、組織架構、服務項目等方面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為相關管理者提供借鑒。

表1 基層老年協會工作部部門設置及分工表
一般而言,街道有三類機構與老年服務相關。一是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二是助老服務站,三是老年協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助老服務站屬于社會組織,側重于為家居老人提供直接服務。但老年協會不是老年服務的直接提供者,它介于政府和社會組織之間,要吸收會員,為會員謀福利;要動員志愿者,為有需要人群提供服務;要了解民情,將之傳遞給政府;要了解政府導向,將之宣傳至民眾。這決定了老年協會要發揮橋梁作用,在政府和社會組織之間建立起溝通聯系、組織服務的橋梁;要發揮平臺作用,組織各方資源提供為老服務。這些要求也決定了老年協會應當是非營利組織,是社會團體組織,要在街道政府的指導下工作,并對街道政府負責。因此可將老年協會定位于“老年人工作政策研究平臺,黨和政府福祉執行平臺,服務引入協調支持監督平臺,品牌項目培育創新平臺,資金籌集使用平臺,老年人權益維護平臺,老年人政治思想社會行為自律平臺”。要重點發揮平臺功能,不要大包大攬各類社會服務,要對接各類社會服務組織,支持各類組織為老年人提供服務[2]。尤其是在我國老年人整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的情況下,老年協會應組織開展健康知識宣傳、定期體檢等健康活動,充分發揮在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中的作用。
老年協會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廣,需要全職工作人員才能保障老年協會的正常運行。實地調研中發現,有些老年協會工作人員的老年化現象比較嚴重,從會長到工作人員,再到參與活動的居民基本都是老年人。老年人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和管理經驗,能夠很好地組織開展活動,但缺乏技術和專業知識,工作中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引進專業的社工力量是應對老年協會老齡化趨勢的可行性辦法。專業社工擁有專業知識和技巧,擁有較高的素質,能夠高效地完成工作,并從專業的角度看待協會的發展[3]。但是專業社工進入社區,需要政府政策和配套資金的支持,購買專業社工的崗位和服務。
老年協會的重要經費來源是項目經費,但項目具有短期性、分散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從項目資金中預留出協會的日常運營資金會有不確定性的特點,而且項目資金的撥付方式是階段性撥付方式,會嚴重制約協會的日常運營和發展,因此政府應每年撥給老年協會一定的日常運行經費,保障老年協會的平穩運行[4]。目前,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除了承擔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外,還負責街道的老年教育、項目等工作,造成工作人員力不從心。研究建議,當老年協會組織的活動與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有交叉時,可通過協調,共同舉辦活動。老年協會新的團隊組建完畢后,老年教育、項目等工作應逐步由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轉移到老年協會。
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社區資源的利用是十分重要的,而社區分會更貼近、更了解老年人,方便整合社區的各種資源。需要在各個社區設立分會,作為街道老年協會的“腳”,配合街道老年協會工作[5]。此外,明確街道老年協會與社區分會是上下級關系,社區分會服從街道老年協會的管理和指導,除了自身可開展活動外,還要配合街道老年協會的工作。
基層老年協會應建立常規合作機制,同時定期調查老年人的需求,更新和拓寬服務內容,樹立自己的特色
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的加重,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商機轉向了老年產品、養老地產等,這是社會企業發展的商機,同時也是老年協會發展的契機。企業產品下社區,是將產品直觀呈現給客戶的最好辦法,老年協會則是企業進入社區的有效平臺。企業需要宣傳,老年協會舉辦活動需要物質,老年協會可以積極引進社會組織,達到雙贏效果[6]。此外,老年協會也需要擴大影響,讓外界有更多的了解才能得到支持。例如強以建立自己的網站或微信公眾號,加強媒體宣傳,擴大老年協會的影響。引進社會組織后還應該通過有效的方式與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從而擴大協會的資源領域;另一方面,老年人的需要是不斷變化的,如果老年協會的服務內容保持不變就很難滿足老年人的需求。老年協會可以定期通過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老人的需求,不斷更新服務內容,樹立自己的特色。實地調研了解到許多喪偶的單身老人需要精神寄托和生活依靠,可以舉辦“中老年陽光單身沙龍”,等活動,讓單身老人找到了傾訴的場所和對象,為許多單身老人找到了另一半。
[1] 李駿. 城市街區空間的組織特征: 國家-社會關系視角[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 14(2): 36-41.
[2] 譚婷. “合作模式”下社區民間組織的運行邏輯——以上海市W老年協會為例[J]. 理論月刊, 2012(2):154- 158.
[3] 孟寧寧. 基層老年協會運行的雙向動力結構研究[D].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16.
[4] 深圳市老年人協會. 深圳老協發展三大保障: 組織、經費、管理[J]. 中國社會工作, 2013(5):52-54.
[5] 王超軍. 城市老年協會的社區參與研究——以深圳市K社區老年協會為例[D]. 武漢: 中南民族大學, 2014.
[6] 李歆媛, 劉林, 王振, 等. 社會資本參與下的農村老年協會發展——以國際助老會陜西項目為例[J]. 安徽農業科學, 2014(13):4137-4141.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rimary Geriatric Associations: Taking a Street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
Zhou Shuai, Zhang Tiantian.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rimary geriatric associations in China, so as to propose practical development directions for the primary geriatric associations.A primary geriatric association of a street in Shanghai was selected as the survey object,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were used for analysis.At present,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by the geriatric associations are as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idea of the association is limited to providing services for the aged by itself, and the orientation is not clear; the personnel are basically part-time, and the time and energy invested in the work are very limited; the work funds of the association are insufficient, which is lack of government appropriation and income generating ability; the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the association and other social organizations is not clear, which has both overlapping and blank functions.In terms of development direc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in terms of positioning, it is necessary to connect with various organizations and provide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in terms of human resources, it is necessary to hire full-time personnel and introduce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in terms of funds, it is necessary to do a good job in government guarantee and undertake other work;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community branches and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perior and the subordinat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service projects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Primary geriatric association; Home care for the aged; Development; Problem; Suggestion
10.16117/j.cnki.31-1974/r.201905008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政策研究課題(2019HP34)。
周帥(1989—),男,博士,主要從事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研究,zhoushuai219@126.com。
張天天(1993—),16211020041@fudan.edu.cn。
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