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珍
·調查研究·
上海市楊浦區急性病毒性肝炎發病趨勢分析
張 珍
上海市楊浦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200090。
分析2005—2018年上海市楊浦區急性病毒性肝炎發病趨勢,為本區急性病毒性肝炎預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據。采用描述統計分析、移動平均線分析等方法,對2005—2018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公布的上海市楊浦區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資料進行分析。2005—2018年共報告上海市楊浦區急性病毒性肝炎發病2177例,年均發病率為11.95/105;共報告甲肝251例,急性乙肝401例,急性丙肝66例,戊肝715例,未分型肝炎744例,年均發病率分別為1.38/105、2.20/105、0.36/105、3.92/105、4.08/105。楊浦區急性病毒性肝炎發病率呈大幅下降后走平趨勢;急性乙肝、急性丙肝、未分型肝炎發病率呈逐年下降趨勢,甲肝發病率在較低水平波動,戊肝發病率平穩近兩年有輕微上升趨勢。上海市楊浦區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發病率整體大幅下降,戊肝發病率近兩年小幅上升。
急性病毒性肝炎;發病數;發病率;趨勢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組傳染性疾病,其傳染性較強、傳播途徑復雜、發病率高,給家庭、社會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與經濟負擔[1],是我國目前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2]。我國是病毒性肝炎的高流行區,近20年來,發病數一直居于我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的前列[3]。病毒性肝炎由幾種不同的嗜肝病毒引起,目前已經分離出甲、乙、丙、丁和戊型5種型別肝炎病毒[4]。為了解上海市楊浦區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發病趨勢,本研究對本區2005—2018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發病資料進行匯總分析,為今后制定本區急肝防治工作策略提供科學依據。
收集2005—2018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公布的傳染病疫情資料,人口數據來源于上海市楊浦區統計局發布的《楊浦統計年鑒》。
采用描述性統計學分析、移動平均線分析等方法,對2005—2018年上海市楊浦區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數、發病率及其變化發展趨勢進行研究。
資料采用Excel 2017軟件進行整理分析繪圖。
上海市楊浦區2005—2018年共報告急肝發病2,177例,年均發病率為11.95/105。發病率最高的年份是2006年,為22.77/105;最低是2016年,為6.42/105;總體來說,2005—2018年急肝發病率大幅下降。見表1。

表1 2005—2018年上海市楊浦區急性肝炎發病情況
其中,各型病毒性肝炎發病構成比近14年發生了顯著變化。發病構成最大的型別由2005年未分型肝炎(51.72%)逐漸變化到2018年的戊型肝炎(61.86%)。未分型肝炎的發病構成比近14年大幅下降;急性乙肝、急性丙肝發病構成比在低水平波動;甲肝發病構成比低水平波動,近幾年有小幅上升;戊肝發病構成比逐年上升,從2005年的21.46%增加到2018年的61.86%。見表2。
2005—2018年急肝發病率的一年線、三年線和五年線逐步靠攏,表明其短期、中期的變化趨勢一致,為大幅下降后呈現走平趨勢,預計未來年發病率在5/105~10/105。見圖1。

表2 2005—2018年上海市楊浦區急性肝炎發病構成(%)

圖1 2005—2018年楊浦區急肝發病率移動平均線
楊浦區2005—2018年共報告甲肝251例,急性乙肝401例,急性丙肝66例,戊肝715例,未分型肝炎744例。其中,急性乙肝、急性丙肝、未分型肝炎年均發病率分別為2.20/105、0.36/105、4.08/105,其發病率基本呈逐年下降趨勢,降幅分別為55.94%、68.05%、99.26%;甲肝年均發病率為1.38/105,其發病率呈低水平波動趨勢;戊肝年均發病率為3.92/105,其發病率呈波動上升趨勢,2018年較2005年增長23.83%。見表3。
各型病毒性肝炎發病率的移動平均線分析顯示,急性乙肝、急性丙肝、未分型肝炎發病率總體呈大幅下降趨勢,但急乙、急丙發病率近兩年有小幅上升;甲肝發病率在低水平波動,逐漸趨于平穩;戊肝發病率呈輕微波動上升趨勢。見圖2。
楊浦區急性病毒性肝炎報告發病數最高月份為3月,3月出現高峰以后發病數逐月下降。甲肝、戊肝的發病分布情況基本與急肝總發病情況一致,3月出現發病高峰;未分型肝炎在三、四月出現發病高峰;急性丙肝發病數月份趨勢不明顯,12月報病相對較多;急性乙肝發病的時間分布無明顯規律,見圖3。
我國建立法定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后,傳染病發病的缺報、漏報現象明顯減少。有研究顯示,我國2004—2012年報告的病毒性肝炎發病數占傳染病報告總數的24%以上[5]。本文對楊浦區開展病毒性肝炎網絡直報后監測到的所有急肝發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2005—2018年上海市楊浦區急性病毒性肝炎發病率大幅下降。經過多年改造,楊浦區已由曾經的工業大區轉變成經濟創新。綠化覆蓋率高的新型中心城區,環境衛生、居民生活、醫療水平均有顯著提高,因此病毒性肝炎發病率從1994年開始呈現出逐漸下降趨勢[6]。

表3 2005—2018年各型急肝發病率(/105)

圖2 2005—2018年楊浦區各型急急性肝炎發病率移動平均線

圖3 2005—2018年上海市楊浦區各型急性肝炎發病數時間分布
不同型別的急肝發病數構成比近14年發生顯著變化。發病數最大的型別由未分型肝炎逐漸變為戊型肝炎,這與楊浦區提高病毒性肝炎診斷分型工作水平有關。未分型肝炎的報告易出現誤診、誤報等情況[7],隨著楊浦區加強病毒性肝炎診斷分型工作,近年來病毒性肝炎診斷分型報告工作質量顯著提高。
發病趨勢分析顯示,楊浦區急肝總體呈大幅下降后走平的趨勢。通過多年努力,楊浦區急肝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強監測管理,力爭繼續降低急肝發病水平,爭取早日達成世界衛生組織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的目標。
各型肝炎發病率及趨勢分析:甲肝發病率及發病趨勢穩定在低水平,這與衛生條件改善和疫苗接種相關;急乙、急丙、未分型肝炎的發病率呈大幅下降趨勢,但急乙、急丙肝炎的發病率近兩年有小幅上升。一方面,提示疫苗接種效果明顯及診斷分型報告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需注意高危人群防控,防范疫情回升。丙肝近一年報告呈上升趨勢可能與上海市提高丙肝檢測和診斷報告水平有關;戊肝發病率呈輕微波動上升趨勢,提示應重視本區戊肝防治工作。戊肝病毒具有難以徹底消除、傳播途徑多樣、人群普遍易感、潛伏期較長等特征。在戊肝流行區域,接種安全有效的疫苗可能是預防戊肝發生、控制傳播的最有效措施[8]。
發病時間分析顯示病毒性肝炎發病高峰在3月,這與病毒性肝炎人群的自身免疫力受季節交替與氣溫變化的影響有直接關系。甲肝和戊肝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在3月出現發病高峰,除了溫度適宜外,還與春節期間人群流動大、密切接觸頻繁有關[9]。
綜上所述,楊浦區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發病率呈下降趨勢,防治工作效果明顯,今后應加強疾病監測和疫苗接種工作,加強宣教,減少高危行為,預防醫源性感染,來控制乙肝、丙肝的傳播;做好水、食品、環境衛生來加強戊肝防控。特定的高危人群可以考慮接種戊肝疫苗。
[1] 梁曉峰. 我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對策[J].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0(6):561-564.
[2] 中國病毒性肝炎防治規劃(2017-2020年)[J]. 中國病毒病雜志, 2018, 1(8):1-5.
[3] 劉小暢, 趙婷, 趙志梅, 等. 中國居民病毒性肝炎流行趨勢分析[J]. 預防醫學, 2018, 5(30):433-437.
[4] 劉曉芬, 趙金亮, 于式德, 等. 膠南市1990-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 2014(7中):4226-4227.
[5] 楊麗春. 2004—2012年我國法定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3, 45(5):572-576.
[6] 王琳, 蔣昱偉, 胡進. 1994~2005年上海市楊浦區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趨勢分析[J]. 預防醫學論壇, 2008, 14(4):289-292.
[7] 王琳. 上海市楊浦區急性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例未定型原因分析[J]. 上海預防醫學, 2009, 21(2):65-66.
[8] 鄭亞, 李亞飛, 姚星妹, 等. 戊型肝炎疫苗臨床研究進展[J]. 病毒學報, 2018, 34(6):951-957.
[9] 陳秀蘭, 婁東華, 姚根紅, 等. 2005—2013年泰興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學分析[J]. 職業與健康, 2014, 30(21): 3069-3071.
Analysis on the Incidence Trends of Acute Viral Hepatitis in Ya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 trend of acute viral hepatitis in Ya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from 2005 to 2018,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cute viral hepatitis in Ya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moving average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pidemic data of acute viral hepatitis in Ya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published by China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 from 2005 to 2018.The number of acute viral hepatitis in Yangpu District from 2005 to 2018 was totally 2177 and the annual average incidence was 11.95/105. There were 251 hepatitis A cases, 401 acute hepatitis B cases, 66 acute hepatitis C cases, 715 hepatitis E cases, and 744 unidentified hepatitis cases,with the annual average incidence of 1.38/105,2.20/105,0.36/105,3.92/105and 4.08/105,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trend of acute viral hepatitis in Yangpu District ha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n leveled off; incidences of acute hepatitis B, acute hepatitis C, unidentified hepatitis showed year by year decline trends; incidence of hepatitis A kept in a low level; incidence of hepatitis E was stable but showed a slight rise trend nearly two years.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acute viral hepatitis in Ya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h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incidence of hepatitis E has increased slightly in recent two years.
Acute viral hepatitis; Incident number; Incidence; Trend
10.16117/j.cnki.31-1974/r.201905019
張珍(1986—),女,江蘇鹽城人,碩士,主管醫師,主要從事傳染病流行病學研究工作,378856162@qq. com。
201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