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如今的社會中,建設紅色文化是一項重要項目,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本文研究鹽城紅色文化的保護與開發相關內容,鹽城是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根據地之一,保護與開發紅色文化工作的開展存在一定問題,主要有兩方面的表現:建設單位不重視對紅色文化的有效保護;保護經費的投入明顯不足。
關鍵詞:鹽城紅色文化;保護經費;旅游風潮
總結實踐經驗,發現特色文化發展能帶動區域內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目前社會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人們的生活需求已經不再僅僅局限在物質消費層面。促進區域內的經濟發展,要從文化領域入手,開發紅色文化根基的同時,也有效拓展紅色旅游市場。
一、鹽城紅色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存在的問題
(一)建設單位不重視對紅色文化的有效保護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設新農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摧毀了紅色文化遺產。相關部門保護意識淡薄,沒有為紅色文化遺產設置有效的保護措施,任憑其經受風吹雨打。還有一些施工單位對相關法律法規是無視的態度,甚至會破壞已經被列入到文保單位的紅色文化遺產。文物部門勒令施工活動立即停止,媒體也一再曝光這些違法施工活動,但是建設單位卻仍在暗地里私下施工。導致紅色文化遺產的原有風貌和歷史信息遭到破壞,比較嚴重的情況是紅色文化遺跡被徹底摧毀。
(二)保護經費的投入明顯不足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與新農村建設的實際需要相比,鹽城紅色文化遺產保護經費的增長量明顯不足。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建設新農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鹽城紅色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使得紅色文化的保護和開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從現實情況來看,鹽城紅色文遺產的保護形勢比任何時候都要嚴峻。需要展開繁重的搶救任務,不僅如此還要大幅度的增加保護成本。第二,鹽城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本身底子薄,歷史欠賬也比較多。這種不良情況在經濟不發達地區非常明顯,就連工作人員的工資和工作經費都沒有保障,在此條件下,更無法提及鹽城紅色文化遺產的保護經費。第三,在新農村的建設中,鹽城紅色文化遺產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社會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也越來越多。就鹽城紅色文化遺產保護單位而言,不僅要重視自身的保值和增值,還要注意是否能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從實際情況來看,對紅色文化遺產保護的投入還遠遠不夠,從總體來說,鹽城紅色文化遺產保護的投入要想滿足實際需求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二、保護與開發鹽城紅色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凸顯鹽城旅游特色,形成紅色旅游風潮
發展特色文化使得區域特色旅游經濟的發展得到良好推進,現如今人們對精神文化有迫切的需求,人們的精神文化也越來越豐富。社會大眾的需求已經不能僅僅憑借物質消費來滿足。在這樣的消費背景下,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就不能單純從物質生產角度出發,而是要對文化消費的發展引起重視。鹽城富有紅色特色文化,在此方面有一定優勢。新四軍的紀念遺址作為鹽城的重要標志,在開發紅色旅游項目時,要重點關注這一部分。不僅要保護好新四軍紀念遺址,還應充分利用這一條件,實現對紅色旅游業的有效開發。利用該景點獨特的歷史情懷,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游玩,凸顯鹽城旅游特色,形成紅色旅游風潮,有力促進鹽城旅游經濟的良好發展。
(二)強化文化發展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必然聯系
加強文化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不難發現在任何時期,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發展二者之間都有緊密的聯系,而且是無法分割開來的。當前社會,世界范圍內的文化不斷融合,在經濟發展的脈絡中早已滲透了文化的發展。由此可見要想提高社會經濟水平,就應該重視紅色文化。紅色文化是富有中國特色的歷史文化,在新時代的社會發展中是重點內容。新四軍紀念遺址是鹽城文化發展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命題,在發展鹽城經濟事業時,要重視以新四軍紀念遺址為中心的文化發展工作,有效保護并開發新四軍紀念遺址。在完成這項工作時,應重視對政府和社會各界力量的有效利用,積極發掘紅色文化的潛在力量,實現有效開發,把政府作為重要依靠。把社會大眾的有效推進作為關鍵動力,這必然會明顯促進鹽城紅色旅游業經濟效益的增加。
(三)開展鹽城紅色文化的建設工作要體現系統性特征
建設鹽城紅色文化這項工作具有一定系統性特征,實現科學統一的規劃很有必要,要保證步調一致。遠景規劃工作的展開要發揮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作用,其中的重要基礎定位是鹽城特大城市,不僅要尊重歷史傳承,還應該積極結合歷史創新。紅色文化的建設要有主有次,保證紅色文化占據主導地位,與此同時要兼顧海洋文化、海鹽文化、灘涂濕地文化。做好調查研究工作,針對城市文化建設制定遠景規劃,要保證經過專家的評審,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保證歷史與現實良好結合,同時實現本土和外來的文化的有效結合。形象和標識應該是相互統一的狀態。制定發展規劃要突出統一性和科學性原則,突出以人為本的特點。
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鹽城紅色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工作,要從三方面入手:凸顯鹽城旅游特色,形成紅色旅游風潮;強化文化發展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必然聯系;開展鹽城紅色文化的建設工作要體現系統性特征。促進鹽城紅色旅游業更加強大,同時也帶動當地經濟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欣.鹽城紅色文化保護與開發淺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20):48-49.
[2]王登佐.基于鹽城紅色文化保護開發的幾點思考[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7(02):1-5+14.
作者簡介:
王一萍(1979-),女,漢族,江蘇省建湖人,本科,中級講師。研究方向:傳統文化。